南恩州的府堂内,有一人坐在椅上。此人约六十岁,将军装扮,高鼻深目,脸须棕黄,眼神似刀,目光如电,甚是锋锐。这人左手拿着一块玉佩,右手拿着一缕棕黄色头发,身边又立了一人,年约四十六、七岁,身材微胖,颔下无须,像是个师爷的模样。这师爷神情间甚是紧张,过了片刻,小心翼翼地问道:“**,这是少将军之物?”
那将军沉吟不语,双手微微颤抖,沉声道:“龙先生,来的是何人?”听他说话时,出言吐句甚是清晰,但口音却并非中原人氏。
龙先生道:“还不清楚,此人正在院内等候,听士兵说,像是个无声士。”那将军吃了一惊,失声道:“无声士?是个默士还是默客?”龙先生道:“此人腰间有剑,像是默士。”那将军闻言,吃惊不小,犹豫了一阵,道:“传他进来吧。”
这将军模样的人,名叫阿里海牙;此人自幼聪敏善辩,少怀大志;十一岁那年,他弃耕就学,习兵书,二十六岁时投效于蒙古大将不怜吉带麾下,后来又成为忽必烈的怯薛,即王府卫士。
阿里海牙骁勇善战,因功受赏,又在攻打襄阳时立了大功,一路升任,后官居元朝右丞相。
去年四月间,阿里海牙进攻琼州,掠夺一番,又将前任太守赵与珞,守将冉安国俘获,后处以车裂之刑。七个月之后,亦即去年的十一月,阿里海牙再次攻入琼州,却遇到了时任太守范志远的抵抗。当时,南宋朝庭驻于崖山,阿里海牙急着灭宋立功,也无心恋战,遂退出琼州,进驻南恩,意图堵截宋朝庭的退路。
阿里海牙年轻时,曾有一子,名叫忽鲁不花,可惜此子命不长,早夭。阿里海牙后来娶了九位夫人,谁知连着生了十七个,均是女儿;直到二十年前,阿里海牙终于老来得子,又担心这个儿子也不长命,因此取名特尼迟,意为“一生平安”。
崖山一战之后,元朝认为宋庭名存实亡,因此在**内地起义的同时,内部也在进行着大规模的人事调整。阿里海牙使足了劲,将特尼迟升任为广南路的水师将军,谁知这特尼迟心高气傲,擅自出海试船,竟然一去无回。
阿里海牙手中拿着的那玉佩,正是特尼迟身上之物,至于那缕棕黄色头发,也与阿里海牙自己的头发完全一样。显然,特尼迟已落入旁人之手。
阿里海牙身边那位师爷模样的人,名叫龙文貌;此人是金人后裔,跟随阿里海牙多年,曾任了三天的琼州太守,后被范志远驱离。
龙文貌走到门口,对着门口的士兵低语几句;那士兵会意,转身离去,未过多时,又带回一人。这人年约二十七、八岁,一袭白衫,容如冠玉,潇洒闲雅,双目有神,虽是书生打扮,却又腰悬长剑;他缓步走来,到了门口之后,被士兵拦下,示意解了腰间的剑,也未见他有丝毫犹豫,顺手将剑带一拉,剑鞘直落入那士兵手中,随即举步走入屋内,往堂内一站,抱拳施礼,然后立于原地,再也不动。
阿里海牙看得惊讶,这书生显然是敌非友,但对自己的礼数却是周全,心知此人不易对付,寻思一阵,转向龙文貌道:“龙先生,烦你问他,特尼迟现在何处。”龙文貌听得一愣,犹豫道:“**,我不懂手言,或许门外有士兵能懂。”阿里海牙摇头道:“我的亲随均非南人,怎会手言?你去大街上随便找几人,或许有一人就会。”龙文貌忙点头称是,转身出了门。
阿里海牙再次打量那书生,只见他站在堂内,望着自己,面带微笑,神色谦恭,顿时惊出一身冷汗,寻思:“此人虽然只有二十多岁,但处事却如此沉稳,我在这年龄时,远不及他。”又念及自己的爱子,再与眼前这人一比较,顿时气上心头,暗自想道:“南人风范如斯,远非色目人可比,特尼迟回来之后,须给他也寻个汉人老师。”
过了一阵,龙文貌返回堂内,带了一人,看其装扮像是哪个客栈的店掌柜。这店掌柜进屋之后,也不多说,慌忙与阿里海牙见了礼,又道:“**唤小的前来,可有吩咐?”阿里海牙问道:“你可会手言?”那掌柜点头道:“略通一些。”
那书生站在堂中,将几人举动看得清楚,又看那店掌柜的打扮,已知其身份,当下走到掌柜的跟前,双手比划一阵,那店掌柜顿时明白过来,转向阿里海牙道:“**,这位先生说要纸与笔,又说他离开的时候不可派人追踪。还有,他说我可以走了。”
阿里海牙闻言,极是惊讶,也不知这书生此举何意;如果他只想要纸与笔,刚才进屋时便可做手势索要,为何等到这店掌柜来了之后,才说明自己的意思?想了片刻,阿里海牙顿时醒悟过来,寻思:“这书生说的事情必定是绝密,因此不可让外人知道,他是担心离开之后,我将这店掌柜杀了灭口,因此不愿对他讲明。”想到此处,冲那那店掌柜点了点头,示意他可以离开。
阿里海牙称这书生为“无声士”,其实是对聋人的一种称呼。
在中国古代,聋人有特别的待遇。早在商朝时期,中国就出现了专门针对聋人的教育场所,称为“聩宗”。到了周朝,这一制度被继承下来,并加以完善,成了专门的教育机构。春秋时期,孔子创办私学,明确道出“有教无类”这一宗旨,所以孔子的学生中,有不少是盲人、聋人、哑人;孔子也因材施教,对聋人学生只教六艺中的五艺。所谓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分别为礼节、乐律、射箭、驾车、写字、算数。对于聋人学生,音乐方面的内容肯定是没法学了,因此只学五艺。
这种针对聋人的教育制度一直延续到宋朝。
北宋时期,朝庭为了方便聋人生活,专门在首都汴京设立了聋人街。由于宋朝不禁武,因此又出现诸多聋人武士,称为无声士。到了南宋末年,聋人书生曾经有组织地参加抗元,甚至有几百人加入宋军,专门任职火炮手,因此“无声士”这一词,又将聋人书生也包括在内。
为了区别起见,人们将聋人武士称为“默士”,将聋人书生称为“默客”,这是当时的一种俗称,只存在了十几年。南宋灭亡之后,此种称呼再也不存在,史料中也均无记载,后世学者自然也无法获悉这一史实。
宋朝灭亡之后,中国历史上首次中断了对聋人的教育,直到后来的明朝。
在中国的汉族统治的历朝历代,朝庭都专门设立了聋人武士组织,因为聋人武士不会泄漏机密,绝对可靠。例如秦朝时,聋人武士被称作“喑士”,专门有二十名暗士负责皇宫安全,以及执行更多的机密任务。同样的职位,汉朝称之为“默士”;晋朝称之为“聪士”;唐朝为“绝声士”;宋朝为“无声士”,宋朝初期,朝庭最多有一千一百名无声士,乃是大将军杨信亲手训练的,因为这位大将军也是一个聋人。到了最后一个汉人王朝,明朝,聋人侍卫改名叫做“绝声卫”,数量最多时,达一千六百余人。
南宋末年,各地参加义军的无声士,总人数达到了四千余人。这些聋人武士有固定的组织,专门刺杀元军首脑。其实,宋末抗元的那段历史,远不止此,许多书籍中都有记载,只是到了满清时,这些典籍被胡人皇帝尽数毁了;后人知道的真相,其实都经过了篡改,有些甚至面目全非,却还被当作“史实”来考证。
阿里海牙面前的这位书生,显然就是个无声士了,但他又带有兵刃,想必是个默士。
龙文貌取过笔纸放于桌上,那书生挥笔疾书,写了十数字之后,交与龙文貌。龙文貌接过细看,顿时吓了一大跳,忙将那纸递与阿里海牙。
阿里海牙伸手接过,只瞧了一眼,面色骤变,霍地站了起来,目光锐利,直盯着那书生,却见那书生站在原地一动未动,过了片刻,对着自己施了告别礼,神色依然谦恭,随即转身走出房门,从士兵手中取过长剑,飘然而去。
龙文貌道:“**,可要将其拦住?”阿里海牙微微摇头,沉声道:“由他去吧,也如他所要求的,不可派人跟随;不过今日之事,绝不可走漏半点风声。”随即瘫坐在椅上。
那书生出了南恩府,也不见他回头查看是否有人跟踪,一路缓步行去,走出南恩府城之后,抵达海边,转乘了一艘渔船,径直出海向南驶去。小船行了一阵,已是傍晚,未过多时,天空繁星密布;小渔船借着星光,继续向西南方向行去,到了第二日中午,终于靠岸。
岸边站了几名士兵,均是宋军装扮。
这书生下了船,与船家道了谢,又转向岸上的一名士兵做了手势,那士兵也跟着回应,紧接着,手指向前方不远处。
这书生微微示意,像是道谢,随即向前方走去。走了一阵,已看到前方的岸边停了两艘大船,正是琼海舰与崖山舰。战舰旁边的岩石上坐了三人,其中一人手持纸卷,正对着纸卷细看,乃是大将军张世杰;张世杰旁边坐着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是军器少监郭笨聪;紧挨着郭笨聪的,是一妙龄少女,这书生远远望去,已认出她是大宋朝左丞相的千金,陆听琴。
旁边另有三位女子,其中一位坐在沙滩上,看其背影,似乎只有七、八岁,正是每日出入行宫的郭三小姐;其余两位,是大宋公主赵玉竹,以及侍女云竹。这二人蹲在沙滩上,瞧那模样像是在教郭三写字。
郭笨聪并不是带郭三来玩耍的,他其实是有要事在身。
今日一大清早,郭笨聪就去了海边的瓷窑。这个瓷窑极为简陋,是临时建造的,专门烧制汽油弩的瓷罐。
其实这瓷窑里烧制出来的,并不是瓷器,而是陶器。汽油容器用于火弩,盛装汽油的瓷罐最终会爆裂,因此没必要花大工夫去烧制精美的青花瓷,只需做一个环型容器,使汽油不至外泄,便可以了。
郭笨聪去的时候,陶窑里已有十多人。唐兴手中拿着一只模具,正在细看。有一名工匠走了过来,问道:“唐司制,样品已烧出。”说着,递过几只瓷罐。
郭笨聪转头看去,只见这瓷罐大约三十厘米长,外径约五厘米左右,内孔稍小,约两厘米,刚好套在弩矢杆上。
唐兴将那瓷罐接在手中,细看片刻,张嘴对着容器口吹了一阵,又取过身边那几支弩矢样品试了一下,点头道:“如此大小便可以了,只是烧制时,千万要小心,不可有任何暗缝。”那工匠应了一声,转身离去。
唐兴将那样品递与郭笨聪,口中说道:“少监请看,如此形状应当可以了吧?”郭笨聪道:“唐司制只管放手去做,只要弩矢射中目标之后,能保证瓷罐爆裂,汽油飞溅,然后火药能顺利引爆,便可以了。”说着,将那样品拿在手中,细细看去,不由得大为赞许。
这陶罐制作得极为讲究,前端是流线型,正好装在弩矢头部;陶罐的里面其实是两层,就像一个圆柱容器从中间被隔开了一样,前端是一个盛装汽油的燃料室,燃料室与火药室之间有两个小孔;汽油从小孔装入之后,再用木棒沾了石灰密封,然后在后端装入火药与火绳,便是一支完整的汽油弩弹了。
唐兴道:“其实无需汽油飞溅。火药爆炸时的力量,自然会使陶罐破碎,同时将汽油点燃。”郭笨聪喜道:“果是如此。”
烧制陶器并不太难,其步骤主要有配泥、成型、施釉、煅烧等四步。宋朝的烧陶工艺,郭笨聪从未怀疑过,因此看了片刻便转身离去,因为他今日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崖山舰要开始改装了。
崖山舰的主桅已断,后来由陆英带着船师修复,但修复后的桅杆已不可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