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天下局势在阵痛中巨变,又在巨变中阵痛。
宋与金结盟灭了辽国,大宋国还未及在清偿夙怨的喜悦中庆祝喘息,金国就翻脸撕毁了两家的蓬莱之约。
金国军队在太子完颜宗弼率领下,悍然入侵关内。
金国骑兵骁勇善战,一路势如破竹,大宋国军队无力抵抗。不过两年,如摧枯拉朽之势,金军越过黄河,攻破大宋京城汴梁。
汴梁沦陷,大宋国遭遇灭顶之灾。不仅无数财富珍宝被劫掠一空,连皇帝父子也被掳走,还有数不清的皇亲国戚、官员名士,在汴梁城的,几乎无一幸免。
俘虏的队伍排出几十里,凄惨嚎哭之声不绝于耳。史称靖康之难。
汴梁一破,黄河沿岸旧臣仕子,富裕人家,为避兵祸,纷纷往江南逃去。
国不可一日无君,仓皇中,逃到江南的遗老遗少拥立皇九子赵构为新君,建立新宋。
赵构发誓为父兄雪耻,号召国人奋力报国。可惜这时的王师早已如一盘散沙,短时间难以凝聚,更别提战斗力了,黄河已失守,幸亏有长江天险勉强维持。
在中原大地,沦陷区的宋国百姓则自行组织起来发起抵抗运动,各路义军纷纷涌现。
一场旷日持久的两国战争就这样拉开了大幕。
近年,金国为了巩固黄河流域,暂时收缩了对江南的进攻,开始对占领区内的义军进行清剿。
同时,他们还给听话的宋人封官,既保持地方的稳定,又可以监控百姓的言行动向。这是完颜宗弼最得意的发明,所谓以南人治南人。
毕竟不是人人有钱逃去江南的,一家老小的,逃不掉就得认命。也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有不怕死的血性,为了眼前利益,见风使舵投靠金国的同样大有人在。
沦陷区的中原百姓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战战兢兢地努力生存着。
相州汤阴,沦陷区之一。
山水环抱着百多户人家的村落,除了村头改挂了金国的军旗,里正穿上了金国的官服,四季的风景和从前一样明艳着。
春天来了,草长莺飞。清晨,村里的私塾中传出孩子们稚嫩的背书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年逾花甲的夫子半闭着眼睛,手里拿着戒尺,摇头晃脑地听着。
课堂的外面,却有一个男孩子靠墙坐在窗台下,身边放着一担柴。他正借着明亮的天光,专心致志地读着一本书。
他还不到12岁,没有到束发的年纪,黑亮的发丝披散在肩膀,虽然穿着粗布衣裳,却十分整洁。
也许是因为他五官生得实在俊美,被阳光晒成的麦色肌肤又实在健康,加上少年的稚气未脱,所以就算没有华裳,依然挡不住他天然的吸引力,令人无法忽视,忍不住从心里夸赞一句,这孩子生得真好!
晨曦里他安静地坐着,朗朗书声传入他耳中,又好似全无干扰。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嗯……”课堂里背书的有个孩子卡壳了,支支吾吾接不下去,眼看夫子的戒尺就要招呼过来,他一急探头到窗外,“岳云,快告诉我下面一句……”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外面悄悄传递给他语音。
夫子瞥了一眼讲台下,未说破。唉,窗外的孩子是岳家的大儿子岳云,小字应祥,一个从来没进过课堂的旁听生。
这孩子天赋极好,自己授课的进度对他来说实在太浅显,所以到后来他只好把藏书借给他看。但岳云很自觉,从来不肯把书带回家,总是在他一早教书的时候坐在外面看。
早课散学了,夫子踱出门外,岳云站起身来,恭敬地向他鞠了一躬,把书本递上,“谢谢先生的《论衡》,我看完了,可以换一本吗?”
夫子笑道:“应祥啊,不说四书五经,就连诸子百家,我手头有的你都看完了,我实在没书可借喽。”
少年的眼睛里有一点点失望,他有一双特别好看的眼睛,黑如曜石,明如星辰,有着这个年龄的纯真,又似乎多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稳重。
“不过呢,我有个老友在府衙为千夫长当师爷,有空我带你去府学借,那里的藏书好几间屋子呢。”夫子很喜欢这孩子,自然不肯让他失望。
“如此多谢先生,我回家了。”岳云笑着扬扬手,转头跑了。
“应祥,你的柴禾……”夫子在身后叫道。
“是送给先生的……”声音已和人影一起飘远了。
夫子不禁感喟地摇摇头,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