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我失望地要离去时,在大王庙西侧的一座石桥的桥头,我竟意外地发现了一个瞭望哨塔。这个瞭望哨塔就像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那样,有两米多高,下面是一根粗粗的柱子,上面有一个四面空的房子,房子很小,仅够一个人坐在里面。我询问村里的老人,这是干什么用的?老人说:“这是战争年代,留下来的,好像当年有战士在上面观察附近情况。”旁边好几个大姐,也纷纷证实,曾经听老人讲过,这是打卢沟桥那年留下的。
激战南苑,佟麟阁、赵登禹殉国之处
日军在卢沟桥受到29军的顽强抵抗,于是他们开始改变策略,运用缓兵之计,以谈判赢得调兵遣将的时间。在谈判期间,日军由陆路和海上调运重兵到北平地区。
7月25日,日军飞机突然轰炸了驻廊坊的中国部队,27日又轰炸了正在团河集中的中国部队,大战已迫在眉睫。为便于指挥全军作战,29军军长宋哲元于27日决定29军军部移至**怀仁堂,并派赵登禹为南苑方面指挥官。
27日夜,日军开始进攻南苑。宛平、北苑、衙门口、八宝山等地,同时遭到日军疯狂进攻。29军官兵与日军在南苑的战斗,是其中最为惨烈的。
南苑地处北平南郊,是通往北平的必经之路。驻南苑的中国部队,有29军军部和各直属单位,以及骑兵第9师1个团,第37师炮兵团和1个步兵团,还有一个以学生为主的军事训练团、军医院,共约7000余人。
南苑军部外围种植有大量的农作物、茂密的庄稼地,将南苑营垣包围起来,防御阵地前方的视野被遮蔽着,这对于29军防守极为不利。七七事变爆发后,驻南苑军部各大队加强防御工事,加筑防空掩体,做好随时应战的准备。
■南苑机场里有南苑兵营司令部旧址
当时29军军部,就设在南苑的七营房,七营房在南苑机场内。我来到南苑机场时,看到候机大厅里,聚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旅客,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平静的。但此时他们有谁想到,早在71年前,
这里却是残酷的战场,我们今天平静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中华民族的热血男儿用生命换来的。
在南苑机场的最深处,有一群建筑,这就是南苑兵营的师司令部和旧营房了。司令部和营房的房子,都是灰砖结构,中西结合的样式。院子的大门外,有一个影壁,影壁墙是白白的,上面有冯玉祥手书的“进步”二字。1922年,冯玉祥调北京任陆军检阅使时,这里曾是陆军检阅使署。1924年,北京政变驱逐清帝,此处是冯玉祥师司令部。1936年春,29军曾在此办大学生训练班,成立军事训练团。1937年七七事变时,此处为29军指挥部。
当时佟麟阁将军时任29军副军长,兼任军事训练团团长及大学生军训班主任,常驻南苑29军军部,主持全军事务。
■南苑一带地势平坦,易攻难守
7月27日傍晚,佟麟阁与赵登禹商讨南苑防务时说:“日军飞机连续轰炸了廊坊、团河等地,南苑在日军觊觎之中。对南苑的统一部署,宜早不宜迟,以便统一指挥。”
然而,7月28日凌晨,日军统帅香月清司指挥着华北驻屯军步兵旅团和第20师团,在空军配合下,从东、南、北三个方面向南苑发起猛攻,切断了北平与南苑之间的主要道路。
南苑一带地势平坦,易攻难守,29军的士兵、马匹来不及疏散隐蔽,在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中,损失惨重。通讯设备被炸,各部队失去联络,只好各自为战。佟麟阁将军指挥军队奋起抵抗,与日军展开激战,但终是寡不敌众。同时部队接到城里军部的命令,令南苑军队一律撤退进城。佟将军立即决定,分路撤出南苑。
■佟麟阁率部由大红门与红寺之间的南顶路向北,进入时村,遭遇日军阻击,牺牲在时村
据时任29军军事训练团教育长的张寿龄先生回忆,佟麟阁将军当时率领军事训练团撤退,学员都是18岁左右的年轻人,携带武器不多。佟将军在撤退途中,不断收容伤兵,以图回到北平重新整编。
由于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已经控制道路要塞,所以佟将军决定率部走小路,穿越青纱帐,掩蔽部队。当撤退部队跨过凉水河,到达大红门东北时,在大红门与红寺之间的南顶路,与日军遭遇并发生激战。日军飞机轰炸了29军的军事高地九龙山,封锁了南顶路和西侧直通永定门的大路。同时,由南顶路向东,经红寺向北,通往左安门的道路,也被日军封锁。
佟将军只得率部由南顶路向北,进入时村,不料在时村,又遭遇日军阻击,在时村路和周围的青纱帐里,佟将军率部与日军激战一个多小时,身上多处负伤,最后不幸牺牲。
我来到佟将军牺牲的时村,这里早已没有了青纱帐,是一片片新建起的高楼大厦。据居住在这里的老居民回忆,当年,佟将军和众将士牺牲后,冀察外交委员会派秘书欧秋夫率警卒十余人,驾红十字会汽车,来这里寻找佟将军遗体,在村民的帮助下,用排子车,将佟将军遗体由时村小路运到南顶大道,再由汽车运回北平城里。而其他将士的遗体,则由村民就地掩埋了。
有老居民指着慧时欣园小区旁的土路说:“佟将军牺牲的地点,和将士的遗体,就在那里。”
■赵登禹牺牲在大红门一带
在佟麟阁与日军展开激战的同时,赵登禹也亲自上阵,他挥舞大刀,跃出战壕,率将士杀入敌群,豪气惊天,杀声动地。赵登禹身先士卒,众官兵士气倍增,一鼓作气,退敌一里多地。日军死伤不计其数。然而南苑一带地势平坦,易攻难守,赵登禹部伤亡惨重。
赵登禹在接到军部立即撤回城内的命令时,指挥部队
且战且退。行至大红门玉河桥时,遭日军伏击,赵登禹身中5弹。士兵为他包扎后,他仍指挥突围。行至黄亭子,他胸部又中弹,弥留之际,他对满脸泪水的传令兵说:“军人战死沙场原是本分,不必悲伤,你回去转告我的老母,忠孝不能两全,他老人家的儿子为国死了,也算对得起祖宗。”
7月28日,下午4时,南苑陷落。29军五千余人,牺牲在南苑战场。宋哲元指示,29军移驻保定,再做长远打算。宋哲元此时已将北平军政事务交给张自忠代理,他率领29军,从北平撤军。随即,日军进入北平,北平陷落。
佟麟阁、赵登禹是抗日战争期间,最早牺牲的中国军队高级将领。抗战胜利后,1946年7月28日,北平各界为佟麟阁、赵登禹举行了公祭和安葬。为纪念这两位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1947年3月,北平市政府命名南沟沿为佟麟阁路,北沟沿为赵登禹路。
历史知识链接:
1931年6月,由冯玉祥将军领导的西北军改编为新编陆军第29军。军长宋哲元,副军长先后由刘汝明、秦德纯、佟麟阁担任。29军编制最初设2个师,即37师,师长冯治安;38师,师长张自忠。后增编2个师,即132师,师长赵登禹;第143师,师长刘汝明。29军在七七事变前,是华北地区举足轻重的非蒋嫡系地方武装集团。七七事变时,驻守在宛平城和卢沟桥的是29军37师110旅219团第3营。110旅旅长何基沣,219团团长吉星文,第3营营长金振中。
发动七七事变时,日本侵略军中国驻屯军司令官是田代皖一郎,后改为香月清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