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七七事变71周年
1937年7月7日,在北京城西南的宛平城、卢沟桥,日本侵略者制造了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中国人民全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由此爆发。从1937年到今年,七七事变爆发71周年。当年的战场,现在是否还留有遗迹呢?顺着这样的想法,我们决定以寻找七七事变地理遗迹的行程,作为对这一重大历史日期的纪念。卢沟桥、宛平城是从北京通向华中腹地的重要门户。
在能够到达宛平城、卢沟桥的众多公共汽车中,我选择了从广安门乘坐715路公共汽车去卢沟桥。广安门是明清时期北京外城西南的城门,出广安门到宛平城,过卢沟桥就可通向华中腹地了。因此,卢沟桥、宛平城是从北京通向华中腹地的重要门户。
清雍正三年(1725年),雍正皇帝下令自广安门经小井、大井、五里店至卢沟桥、长辛店、良乡修筑一条宽阔的石板路,百姓称这条路为“九省御道”。那时南方的学子进京赶考、外省官吏来京述职、商贾运送货物,皆从卢沟桥沿此路入京,这条路是北京城通往华中地区的一条咽喉要路。
715路公共汽车出广安门到卢沟桥所走的一段路线大致与当年的“御道”吻合。
汽车出广安门,一路经过大井、五里店开向了卢沟桥。“大井”、“五里店”这些地名曾经在历史教科书上频频出现,七七事变前,驻丰台的日军就是从大井,经五里店开始了他们的“阴谋演习”。
我在抗战雕塑园站下车,穿过马路就到了宛平城下。我到宛平城时,正好是中午时分,盛夏的骄阳,不知疲倦地向大地喷下滚滚热浪,像是要把一切烤焦。在这样的天气里,宛平城里行人稀少。
宛平城与一般的城池不同。它的城很小,有一东一西两座城门,城内只有一条马路。很多人一定奇怪,宛平城虽说是小,可也不至于小到只有一条马路吧。您还别说,这座宛平城从建成的那一天起,城内就一条马路,不但如此,当年整座城内还没有民居、商铺等建筑。
宛平城自古即是军事重镇,城池建于明末。当时,明政府内忧外患,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日益壮大,大有攻入京师推翻明王朝之势,而后金的军队又屡屡犯境。明朝的崇祯皇帝对此万分焦虑。崇祯十一年(1638年),崇祯皇帝决定在卢沟桥之东建城屯兵,以此扼住北京的西南咽喉。
因这座城池是拱卫京师的军事要地,故名拱极城,城内设拱极营。因为建城本身不是为民居住,而是为了屯兵,故城内建设按兵营规制,现在宛平城内临近西门的地方,还留有拱极营旧址。
1928年,宛平县衙署从城内迁到拱极城,城也因此更名为宛平城。七七事变中,日军炮轰宛平县衙,将整个衙署轰毁,致使宛平县衙署被迫迁往长辛店。1987年,为了纪念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这段历史,在宛平县衙署旧址,建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七七事变前,日军强占了丰台、南口、通州等要地,从三面包围了北平。
当时,北平只剩下卢沟桥和宛平城,作为城内与华中地区联系的唯一通道。日军为了扩大侵华战争,早已企图占领这个战略要地。
7月7日中午,驻丰台的日本华北驻屯军第1联队第3大队第8中队,从丰台驻地,沿大井、五里店,来到卢沟桥以北,永定河东岸回龙庙一带进行军事演习。这一天的演习与往日不同,日军全副武装,荷枪实弹,他们平日戴的布帽,此时也换成了钢盔,还在演习地构筑工事,就如同大敌降临一般。
■日军的一系列反常举动,引起了29军219团第三营营长金振中的注意
日军的一系列反常举动,引起了驻守在宛平城内的29军37师110旅219团第三营营长金振中的注意。他立刻将这个情况,报告给旅长何基沣,何基沣马上向师长冯治安进行了汇报。冯治安命令,日军进入我方阵地百米之内可以射击。金振中营全体官兵密切注意演习日军的动向。
营长金振中马上部署。第三营有4个步兵连,及轻重迫击炮各一个连,重机枪一个连,约1400余人。金振中把较强的第11连部署在铁路桥东段及其以北回龙庙一带,第12连部署在城西南角至南河岔一带,第9连驻守在宛平县城内,第10连是营预备队,驻守在石桥以西的大王庙内。重迫击炮连部署在铁路桥西头,主要负责歼灭日军的战车和密集队伍。轻迫击炮连部署在宛平城东门内,以便支援各部队。重机枪连部署在城内东南、东北两城角,以便及时支援前方队伍。宛平城东西两门有兵把守,不准日军随意出入。一切部署完毕,29军官兵严阵以待。
■日军找了一个荒唐的借口,开始攻打宛平城
晚7时30分,日军从距宛平城仅千米的回龙庙、大瓦窑,向宛平城前进。10时40分,在城东北的日军演习方向传来枪声,不一会儿,几名日本兵跑到宛平城下,声称丢了一名士兵,要求进城搜寻。29军守军当即拒绝,表示日军演习丢失士兵,与我军无关。
8日晨5时30分,日军开始向宛平城开炮,日本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了。当时的战斗异常激烈,卢沟桥和宛平城被包围在了炮火中。日军的大炮轰塌了宛平城城楼。
现在,我在宛平城城墙上,依然能发现当年日军炮轰宛平城,留下的累累弹坑,历历在目。
战斗的惨烈程度,我想用语言是难以形容的。我曾经听过当时一首广为传唱的《卢沟桥歌》,歌中唱道:“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多么悲壮的歌词。每一次听到这首歌,我都不由得想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寻找卢沟桥西大王庙29军留下的遗迹
我出了宛平城西城门,来到卢沟桥。这座拥有近千年历史的古桥,虽然经过无数次战火的洗劫,但它雄姿不减当年。我从上小学起,就多次来过卢沟桥,但那时每一次只顾着数桥上数也数不清的狮子,而忽视了其他。
现在,卢沟桥开发成卢沟桥文化景区,为了保护石桥,整座桥用铁栅栏围起来了。我走在卢沟桥上,向桥下望去,昔日水流湍急的永定河,早已干涸,河底长满了高高的杂草。
■七七事变时,日军为了抢夺交通线路,向平汉铁路桥发起猛攻。著名的29军大刀队,就在铁路桥上与日军进行肉搏
再往北望去,当年平汉铁路的铁路桥,近在眼前。著名的29军大刀队,就在铁路桥上与日军进行肉搏的,“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这些热血男儿展现了中国军人英勇顽强抗击入侵敌寇的斗志。
以前,我们到卢沟桥参观,往往走到桥西头,就停住了,而我这一次的行程,是为了找寻29军的遗迹,我决定走出卢沟桥景区,来到西边的村落,去寻找大王庙。
卢沟桥附近寺庙众多,原有大王庙、龙王庙、河神庙等等。这些寺庙中最著名的要数大王庙了。民间传说此庙并不供奉神像,每年到汛期,就从永定河里寻一只乌龟或蛇,供奉在正殿,还要在戏楼为它唱戏,举行祭祀仪式,以求免于洪泛之灾。
不过我到大王庙,不是为了搜寻民间传说,而是因为1937年,29军37师110旅219团10连,在七七事变中就驻守在大王庙内,负责保卫卢沟桥。
■我竟意外地发现了一个29军当年的“瞭望哨塔”
大王庙紧挨着卢沟桥,在一个陡坡下。因此,感觉上大王庙好像是被镶嵌在战壕中一样。我顺着陡坡下到了大王庙前。大王庙是一座明代的皇家庙宇,可惜经过战火摧残,当年威严的庙宇,现在仅存二层戏楼和一层券门,券门是石制拱形,上面雕刻着精美的龙形图案。我在庙里庙外,转了几圈,本想能找到点当年战争的痕迹,但却一无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