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受阎司令的盛情、邀请,将带领“南洋华侨慰问团”造访克难城的消息,直到这个时候、才在克难城里传开,这再次让这座诞生在抗日烽火中的小城沸腾了。
陈嘉庚,著名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陈嘉庚在南洋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战争都募集了巨额资金,组建了“南洋机工”等华侨团队、直接投身到抗日战争中,为祖国作出了不朽贡献。
因为陈嘉庚先生的事迹广为流传,受到大家一致崇敬,一个这样近乎传奇般的人物要来克难城,引起轰动在所难免,政卫处、警察署一面组织明天的欢迎队伍,一面加强了克难城各个进出口的盘查力度,即便有合理理由进入克难城,在最新命令下达前,任何人都不能出克难城。
这种严格的管制措施、目的只有一个,防止“南洋华侨慰问团”抵达晋省克难坡的消息泄露,确保陈嘉庚一行的绝对安全,日寇对陈嘉庚先生恨之入骨,之前就组织过多次对他的未遂暗杀,这也是阎司令把这件事列为最高机密的原因。
说陈嘉庚先生在抗日战争期间呕心沥血、毁家纾难,那是一点儿不为过的,他及各国华侨在抗日战争期间,为祖国捐献了巨额资金、大量物资,为祖国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然,绝大部分资金、物资都交给了重庆的国民政府,但这次“南洋华侨慰问团”回国所见所闻、颠覆了陈嘉庚对国民党政府的认知,他不顾蒋介石的反对、亲赴延安考察,期间,接受了阎司令的热情邀约,陈嘉庚先生不惧个人安危,坚持要到克难城来的目的、就是想看看祖国抗战最前沿军民的面貌。
陈嘉庚先生婉拒了胡宗南的盛情邀请,仅在西安稍事逗留后,就马不停蹄地赶往晋省了。
阎司令贵为第二战区长官,虽然蒋介石并不敢公开克扣他的粮饷、可也绝对不会多给他一粒米,这让阎司令扩大军队、扩充实力变得很困难了。
阎司令诚意满满地邀请陈嘉庚一行访问晋省,其实就是打着绕过重庆、直接获得海外华侨捐献的钱物,然后再逐步扩充自身实力的重要目的。
由于阎司令对这件事儿非常重视,很早就开始各项秘密准备工作了,阎司令回到克难城的当天下午,各种欢迎“南洋华侨慰问团”的横幅就挂满了克难城的各条沟里,无数彩旗也插遍各个道路两旁,整个克难城变成了欢乐的海洋。
阎司令派出了最高级别的迎接队伍去孟门津渡口迎接“南洋华侨慰问团”,当他们第二天回到克难城时,受到了无数军民的夹道欢迎,有组织的高呼着各种热烈欢迎的口号,“南洋华侨慰问团”成员频频向欢迎的人群挥手致意。
由于孟门津渡口只能在天亮后、才能开始渡河,可以用于渡河的又是为数不多的小渡船,“南洋华侨慰问团”还携带了大量慰问抗日军民的物资,所以全部渡过黄河都已经到中午,陈嘉庚他们婉拒赶到克难城赴宴的请求,大家就在孟门津渡口简单吃了一点儿东西、然后才启程。
锣鼓喧天、热情洋溢的欢迎大会结束后,阎司令把陈嘉庚一行请到阎公馆休息,在会议室举办了一个小规模欢迎茶话会。
由于考虑到阎司令一口浓重的晋北方言,陈嘉庚先生半生半熟的粤式白话,怎么都难免会有些语意理解上的偏差,于是,上学时学得一口标准民国官话的肖玉兰,被阎慧卿安排做这次重要会面的招待兼“翻译”。
一旦阎司令说的话、不容易让人听懂的,肖玉兰就赶紧帮着“翻译成”民国官话,陈嘉庚先生说的粤白有一些粤语独有词汇时,肖玉兰也要“翻译”成相同意思的民国官话,之所以不直接“翻译”成晋省话,主要是肖玉兰怕自己的理解可能有误、便于陈嘉庚先生他们纠正。
由于阎慧卿这个临时安排,让茶话会一直欢声笑语不断,大家不是取笑谁的方言,而是感慨语音、语言差别极大,几乎没法直接沟通的晋省、粤省人,自秦朝以降、千年绵延,依旧同处在华夏民族这个大家庭里,由此乐观的得出小日本必败、华夏民族必将浴火重生的共同信念。
晚宴时,发生了一点儿小小的尴尬,阎司令听说了陈嘉庚**在重庆、因为国民政府奢靡的宴请,颇为不以为然,所以专门交代、一定不要太浪费。
阎慧卿对“浪费”的理解、就是不要“吃不完而浪费”,所以她安排的晚宴的菜式确实不多、量也不是很大,但是相当精致,食材也是尽所能搞到的、最顶级的食材,厨师不仅有本省的,甚至还找来了一位粤菜大厨。
看到已经摆到桌上的冷拼,不论是刀工、还是雕花,都很好的衬托出高级食材的品质。
陈嘉庚先生是最反对铺张浪费的,虽然主人的盛意他能理解,但谁都看得出来,陈嘉庚先生的脸色与刚才欢迎茶话会上的情形完全不同,甚至拒绝发言,这让宴席陷入了很尴尬的境地。
肖玉兰见状、连忙走出了餐厅,她找到阎慧卿后、讲了一下会议室里面的情况,然后到她一起来到厨房,跟厨师们交代不要再上山珍海味了,按照原来定的数量,后面的菜全都改成晋省小吃。
得到阎慧卿的允许,肖玉兰把那位粤菜大厨叫到一边,简单跟他沟通了几句,没成想,把这位大厨激动的直给肖玉兰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