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拨敌人出现在了阵地的背后。顾子城立即组织部队反击。
打仗最怕腹背受敌。子城所有的计划都是想让敌人腹背受敌,然而,那时他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被敌人上下夹击。
不仅如此,担任主攻的连队并没有消灭敌人主力,那些敌人如果再冲上山来,游击队就被三面围攻了。
子城不敢恋战,指挥部队从侧翼撤退。队员们背着牛大力一起钻入一条山谷。
天台山是子城游击队的根据地,凭借熟悉的地形,他们总算摆脱了敌人的追击,在一个大山洞里驻足。
子城清点了一下人数,只剩下五十多人。一连在长板沟口设伏,不知战况如何。这五十多人,包括了二连三连的人。搞不好,游击队的全部家当就都在这里了。
失败导致的消极情绪开始在队伍中蔓延。有的队员趁乱开了小差,还有几个伤员行动不便,急需治疗,而游击队一没医生,二没药品。
在这样的队伍中当领导,子城的压力是巨大的。
他需要不断壮大队伍而不是越打越少。他需要能救治伤员,以便他们伤愈之后重返战场。可是哪样都不如人意。
背着受伤的牛大力撤退,也让子城在游击队员心目中的地位有所下降。
队员们觉得带一个受伤的俘虏逃命,实在不划算。
这样一个重伤员,起码需要两个健全的队员轮着背或者抬,游击队自己的伤员都照顾不过来,还样保护俘虏,有些队员想不通。
直到牛大力讲出了一些事情。游击队员才对他另眼看待。
牛大力告诉子城,工农革命军的军医卢起就住在他家,秘密救治伤员。负责后勤保障工作的冷铁虎负伤之后,就是经过卢起的治疗,已经快恢复好了。
队员们听到这个消息,一下子扫去了失败的阴霾。
这两员大将正是游击队最需要的,一个可以负责后勤,为队伍提供吃的用的。另一个救治伤员,可以让战士们解除后顾之忧。
于是,子城当即立断。留下大部分队员在山洞附近隐蔽,他带着五六个身体结实的,护送牛大力返回家中。
一来是要处理牛大力的伤,二来就是想劝铁虎、卢起二将尽早归队。
这才有了他们星夜回牛家的事。
……
铁虎听了子城所讲的经历,心头像压上块石头。刚才与子城见面时那种兴奋劲过去了,他们即将面对的是更为困难的局面。
本以为子城在天台山打游击可以另辟局面,现在看来,革命的力量在萎缩,前途很不明朗。
不过,作为工农革命军的一员,铁虎的心里已经种下了革命的种子,不管风吹雨打,种子总是要发芽,总是要成长。
卢起的内心更加矛盾了。
当初加入工农革命军是自愿的,他不忍看到那么多伤员无人医治。
他同情他们,愿意为他们疗伤,但他有时也不理解这支队伍。这样一仗一仗地打,到底为了什么?
推翻一种旧制度,建立一种新制度?可是,新制度是什么样子的?
依云镇曾经建立的制度是不是新制度?如果是新制度为什么没有生命力?轻易就被敌人摧毁?
难道因为她是新生的,还很脆弱,所以更需要有人付出,有人保护?
苏遇没有参加工农革命军,他对三姐的所作所为有时看不懂,有时看不上。
如果说子城的游击队曾在他心里留下一点火种的话,那么今天,他看到的是即将熄灭的火种。他觉得苏兰姐用生命追求的东西,越来越暗淡了。
众人坐的坐,卧的卧,不知过了多久,都睡着了。只有凤娟一人醒着。
马灯的油快烧干了。凤娟拿着蜡烛去找牛顺儿。看到牛顺儿趴在床边睡着了。她不忍打扰他们父子,便又退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