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大改造 > 十七章 一夜兴起新都市

十七章 一夜兴起新都市

翠岭湖大坝的建设工作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建设大军将从全国各地涌来:大批有经验的建筑工人、工程师、大学生,沿淮的农民组成了浩大的民工队伍,也是建设大坝的重要力量。

大量的建筑材料和工程机械运抵工地现场,在大量人员还未到来之前,他们都被统一编成了搬运队、洋灰队、木工队等不同的工程队伍之中。

杨立民所在的治淮劳改支队承担了搬运队的任务。建设大坝的第一步是平整地基,在这期间,搬运队暂时没有任务,他们便承担了建设住房的任务。

一下涌入了这么多人,住房成了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搭帐篷只能临时使用,对于长达近三年的工期来说,只是简单的搭个帐篷显然不能解决问题。淮总在经过调研走访后,决定搭盖草屋。

这个任务落在了杨立民的八支队肩上。

杨立民其实并不愿意去接这个任务,这个活看起来简单,但实施却不容易。数万人的住房问题要在短期内解决,这根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淮总的副总指挥陈大年给杨立民打来了电话。他声如洪钟,在电话里说:“我当然知道有困难,没有困难要你杨立民干什么?你杨大个子就是要解决问题。行了,别像个娘们一样跟我絮絮叨叨,大道理不多说了,盖好房子咱们的队伍住得舒坦,才能建好大坝。这个任务就交到你们八支队头上了,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别客气,直接跟我提出来,我能解决的一定帮你解决。不过前提是任务一定要保质保量的完成。”

话都说到了这份上,杨立民自然没有再回拒的道理,他斩钉截铁地应承了下来。

其实对于能否顺利完成,他心里还是没底。盖房子也是造工程,急不得更马虎不得。

杨立民有个优点,他能够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这样才能找到更加合适的人去干这件事。

盖房子他不懂,即便是草房子。首先要解决原材料问题,就算是土坯,也不够用。再说还有房顶,进出的门、砖瓦等等。

不过他知道,这里有人比他更懂这些。

他找来了孙二喜。这个曾经腰里别着瓦刀靠手艺吃饭的砖瓦匠,现在已经是治淮民工队的劳模,每天忙活的脚后跟打后脑勺。

不过听说杨立民来找,他还是抽出身来,找来了自己的一帮干过泥瓦匠的兄弟伙,来到了八支队驻地。

杨立民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他开门见山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孙二喜听后沉吟起来,思索了一会儿后他说:“既然是盖草房子,不如就用松木和毛竹来做。”

“松枝和毛竹?你细说说。”

杨立民虽也是淮岸的人,但淮河连绵千里,他所在的地区是平原,而翠岭山则是山区,他对本地松竹盖房子还真不太清楚。

孙二喜摆开架势,如数家珍:“草屋子其实不难,就是用毛竹搭建一个屋架,上面再铺上干稻草,四周就用涂泥的竹笆当墙,里面再找木匠做好木门和窗户,屋内就活好三和土打地坪,这样的屋子建造速度快,只要各项用料跟得上,一天就能盖好。”

赵勇听后一拍大腿:“就盖这样的房子了,再也不用住帐篷了,帐篷里是冬天冷夏天热,真不是常待的地方。”

杨立民却没有很兴奋,他想了想问:“这样的房子结实吗?”

孙二喜说:“虽说结构上不如土坯房子结实,但用上个三年五载也不成问题。”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