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宪法第五十五条
29
午夜过后,弧管炮的机械安装基本做完,工程部的20几个人在教授带领下转入细部整理调试,人拉肩扛的场面没有了,事情一进入专业技术阶段,号称数学好的杨拓就帮不上忙了,自己讪讪地到海滩一侧巡逻,明知菲军的反应速度这会儿不会有什么东西爬上来,也许有几只海龟要爬上来产卵,那个不在自己管辖范围之内。掏出山寨版侦制通来,把教授的作业再研究一下。
100户的组合,地是100乘以10等于1000亩,面积667000平米,边长817米,周长3266米,100个壮汉人均分摊只有33米了,相邻在目视可见距离就有主动支援的必要条件,相邻在武器有效射程内就有相互主动支援的充分条件,武器有效射程,弓箭吧。弓箭有效射程射穿什么棉甲皮甲还要有把握的准头,一般庄稼汉子,取80米吧,2人间距不超过160米,嗯,150米,3266除以150是28人,寨门总得加强防卫,加15个人,还有57人,4个方向放出去4组哨兵至少骑骡子的,昼夜2班是16个人,看来侦察也占人啊,还有41人,自然是指挥员带的机动打击队。这么一个防卫组合,对付一个来敌自是不成问题,最多能对付几个?若是从2个方向攻,指挥员的机动部队至少要分成2部分分别支援,3个方向攻要分3部分,N个方向N个吗?最大限度是全线进攻,间距150米的兵力密度够吗?一般方向上相邻两人相互支援力为1人,你射人家人家也射你,游牧单兵的作战能力远好于庄稼汉子,不过庄稼汉子占有院墙掩体和高度双重优势,人要射箭,手肘以上是暴露的,大约有50-60厘米高的头肩部,占人体高度的三分之一,而对方自然是全身暴露,以盔甲防护力相等,对方被弹面积是你的三倍,如果射箭能力的准头一项庄稼汉只是游牧的三分之一,双方还是相当,对方是仰射庄稼汉是俯射,这一点拉平双方射程能力的差距的话,总体还是相当,战损比一比一吗?唉,果真如此也孬了点儿。战损比一比一的话,双方拼掉一人之后,守方就出现一个80米左右的火力空档,两边的弓箭都够不着,出了空档就得呼叫指挥员带着机动队支援,如果机动队在中心,距离四周都是400米左右,而攻击方距离院墙大约是守方弓箭有效射程外,按100米算,双方跑步速度相等的话,攻击方只用增援到达的1/4时间即先爬上院墙,因此对方以2人一组/150米的兵力密度全线进攻的话守方即吃不消,这岂不是说,对方来个30人这土围子就悬了?如果把沿线兵力增加一倍,150米4人,那机动队就要减掉28人还剩13人,这13太保个个一身横练的功夫也不过堵住一个重点攻击方向吧?那对方兵力也增加一倍,60人,守方还是不行。
防御力包括工事。增加院墙高度,让来敌扛着梯子来爬墙,扛梯子,沿途平均被射死2个,因此要3人一组才能有效攻击,我方兵力不增加,对方要加50%,150米3人才有效,这是工事的力量。而且,院墙高了,俯仰射差距拉大,战损比将优于1比1 ,这也是工事的力量。工事可以顶兵力,古来如此,看来一些军事原理总是颠扑不破的。问题是100个壮劳力的寨子能打多高的院墙呢?对方必须扛梯子的高度是下限,越高越好,用5米试算一下,顶宽1米,底宽不小于2米,干打垒也勉强了,梯形截面底加顶除2是1米5,乘以高度5米,按8平米的截面积,总土方量8乘以3266米,好家伙,这就2万6千多立方米了,这种有高度的干打垒,一个工一方算不错了,要2万6个工,时间长于农作物生长期,因此一百壮劳力还要同时生产,拿出一半来干这个事是极限,50个劳力,2万6个工除以50人,老天,要干一年半啊?
建寨一年半以后才有基本防御能力,那院墙高度5米已是极限了。那么,这个一百户、600人的寨子的防御力大约是对付30-50人的游牧来攻,30个有把握一点,50个就悬。
还有什么办法?老大说过,一维的办法用到头,就从与其正交的另一维想办法。
兵力不能增加,增加兵力密度就要缩短战线长度。把四方形变成圆形有最小周长。667000平米除以3.14是212420,再开方,是461米,半径461米直径922米的圆形,周长为922乘以3.14等于2895米,比四方形的3266米缩短了11%。也不起多大作用啊?而且,好像有射击死角,相邻2个人,各自引一条切线与中间的圆弧夹出一个类似三角形的东西,这东西里是射击死角,一个游牧兵跑进两人中间靠墙根的地方就两边都射不着他了。射击死角违反工事原则,圆形的不行。我说古时候的城围子怎么不做成圆形的呢。用多棱形,即接近圆减少周长,又每一条线都是直线没有射击死角,啊哈俺懂了,多棱堡比四方堡略好一点,这里还有什么马面、凸出的小棱堡带来的交叉射击的好处什么的。教授出这题目不是让俺学习古时候城防工事技术细节的吧?继续从基本原理上考虑。
再怎么正交?数学上最简单的正交因素是相乘的因子。兵力密度是兵力除以周长出来的,周长的因子是边长,减小边长——设法减小面积?总产出是总需求设定的,总需求是总人口设定的,总产出不能少,要减小面积,那只能提高单位面积产出,那就要提高亩产量?宋明时代的亩产量还能提高吗?
上次研究林队长给的作业时,把一大堆资料当在U盘里,临来时俺把U盘资料灌进山寨侦制通硬盘了,调出来看看。嗯,宋代的粮食亩产在封建时代算比较好的了,南方的高一点,北方的比较低, 宋1亩合现在大约0.9亩,.南方水稻的亩产, 范仲淹在奏议《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臣知苏州,田出税者三万四千顷,中稔之利,每亩得米二石至三石。” 朱熹在《奏救荒事宜状》中说:淳熙时浙东路绍兴府六县“每亩出米二石”。大概其南方亩产按2石米算是4石稻谷,折合今天亩产381斤,北方旱地的粮食亩产,够低,北宋神宗熙宁时王韶说:“渭原城而下,至秦州、成纪,旁河五六百里,良田不耕者,无虑万顷,治千顷岁可得三十万斛”。(《宋史·食货志》)也是亩产3斛,即亩产3石。考证认为这3斛之数是谷而非米,也就是亩产米一二百斤了?
明代的粮食亩产,南方的稻麦两熟田的稻谷亩产,据顾炎武《日知录》中引洪熙已年周干说:“如吴江昆山等田,亩旧税五升,小民佃租富室田,亩出私租一石。”什伍之租,亩收应是2石。亩产稻谷2石,折合今天为亩产288斤。稻麦两熟田,麦的产量据明末清初桐乡的经营地主张履祥在《补农书》中所说:“田极熟,米三石,春花一石半,然间有之。大允共三石为常耳。”张氏所说上熟之田,是稻谷“3石”,“春花一石半”,常田的稻谷产量应当是亩产2石,春花亩产1石,合起来是亩产3石。亩产稻谷4石,折合今天亩产577斤。
明代北方的粮食亩产据《河间志》卷三记载:“一夫耕田三五十亩,亩收麦一石以上。”夏麦秋粟合起来还是2石,合今天亩产300斤。
.这样看来,从宋到明几百年间农业生产力的进步不过使亩产量提高50%左右。年平均提高远不到1%。这个历史轨迹就是这样了,除非俺穿越回去,不然亩产不会有大的增长。要就是这等亩产的话,那俺一户10亩的下限还是不能减,这一维看来也用到头了。
再正交一下。咱不研究单位面积产量了,研究与土地正交的那一维——至少,人是与土地正交的因素,单位人的产出——劳动生产率啊?WK,政治经济学快忘光了。
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总之是受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农业机械化那时候总是搞不起来的。要不然,发展一点手工业、商业,搞一些作坊,劳动生产率比农业高,抽出农业劳动力干这个的结果肯定减少粮食产出,粮食生产不一定恰好自给自足,手工业作坊的产品也不会恰好自给自足,所以生产力进展到手工业作坊出现后必然大幅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既然如此,为什么不能跟游牧部落做生意互通有无呢?你们拿牛羊马匹,啊,还有羊毛牛奶什么的跟我们换粮食,盐,茶叶什么的,铁器少换,这个得控制一下,是吧,双方互通有无,是不是这种经济上的互补关系一旦建立起来,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打仗的可能?你可以得到粮食,不用抢的,用换的,行不行?贸易是否等效地提高了院墙?
正觉得政治经济学没弄懂弄通的时候,政治处刘主任走过来对杨拓说:“有两个西方通讯社记者非要采访,我们这里别的地方都不适合采访,你现在也是闲着,英语水平又比较高,怎么样,陪他们俩聊聊?谭组长说这里的警戒任务你不用管了。”说着朝百余米外沙滩上站着的两位记者努了努嘴。杨拓眼珠一转,也好,就拿这些政治经济学问题跟大红他们讨论一番,看看能不能跟他们在南海问题上取得一些共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