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三爷无悔 > 第十三章 分家

第十三章 分家

丰舒焕告诉高氏,如果将家中的地和房子都卖了,就举家搬到宜昌城里去。用在老家卖房卖地的钱,在城里或买或租个小屋子,他再介绍大哥、三弟、四弟去做工。这样也能维持一家的生计。

搬到了城里,他们就不是地主,就不是专政对象了。

不得不说,当时丰舒焕的这个建议是相当高瞻远瞩的。

可是高氏可听不进这些,她就不信了,新中国难道还不讲道理,不让他们丰家的人活了?

丰舒焕的这个意见是把高氏气得直拍桌子,说他是个败家子。

高氏情绪激动地指着丰家的祖宅教训几个儿子道:“这丰家的祖宅传到你们这里已经是第七代了,难道就在我手里给败了?如果真是那样,我将来死了还有什么脸面见你们丰家的列祖列宗?”

高氏是这个态度,老大、老三和老四都觉得母亲的话有理,也认为**的小道消息有点儿不靠谱,这事就只好作罢。

**丰舒焕虽然大过年的挨了母亲的骂,心情极不畅快,但在临回城之前,还是私下找老三商量,让他跟他去城里。

丰舒焕是担心老三这当过国民党的兵的身份。对于二哥的这个担心,丰舒彩颇有些不以为然。

春节后不久,高氏终于是将备好的聘礼送到了王家。王家见了这么多好东西,当然是高兴得不得了。高氏与王家商定,婚事就定在来年开春之后举行。一年的时间,足够丰家筹办一场风光的婚礼了。

可是形势很快就朝着**丰舒焕预料的那样发展了。

1950年上半年,开始了巩固基层政权、减租退押等运动。原有的保甲制度取消了,取而代之的是行政组、农协组等基层组织。

因为丰家所在的地区是长时间的国统区,在建国初期为了肃清国民党残余势力,上级对当地的农村基层建设相当重视,派驻了多名干部。

到了6月份,声势浩大的土改运动就展开了。按照当时的政策,要消灭地主阶级,对地主阶级实行专政。

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对各家各户进行户口登记,并划定阶级成分。地主、富农少分地,甚至不分地,贫下中农可以多分地。

高氏与几个儿子一合计,为了在接下来的土改运动中能多分回一些地,赶紧分家。

只要分了家,顶多高氏被定为地主分不着地,几个儿子可以定为中农,还是可以分地的。

时间不等人,高氏立即让老三丰舒彩去宜昌城,将**丰舒焕一家叫回来分家。

在丰舒焕回家之前,高氏还亲自去农协组咨询政策。但她被告之,分家可以,但至少要有一个儿子跟她在一起,不能她一个盲眼老太婆是独自一家。

丰家的分家会除了高氏与四个儿子,还请了村里两个年长有威望的人当证人。

至于让哪个儿子跟她在一起,高氏还真有点儿为难。

从最有利的角度,当然是和老四丰舒培在一起,三个大一些的儿子分出去。

因为大儿子、二儿子都已成家,人口多就能分地分房多。三儿子也马上就要成家了,也是这个道理。

按照丰家这些年的传统,也是大一些的儿子都出去,最小的儿子在家继承祖业。

但在农村也有一个通俗的说法,当爹妈的最疼幺儿子。如果让小儿子跟她在一起,那么就意味着,她最疼的这个幺儿子将来可能要跟她一起吃苦。

另外,虽然丰家这几代以来都有小儿子继承祖业的传统。但在当地,大儿子继承祖业似乎又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规矩。

正因为高氏左右为难,这分家会上的气氛就显得格外尴尬。

打破这尴尬气氛的是丰舒彩。他突然开口说道:“妈就跟着我吧!大哥、二哥都是拖家带口的了,妈跟着你们不合适。至于四弟嘛,还很年轻。也就我最合适。”

丰舒彩的这个表态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高氏本想说点儿什么,真要想开口时,却又不知该说些什么。都是他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似乎她又是最不该开口发言的那个人。

老大丰舒耀正欲开口,丰舒彩立即阻止了。他用不容置喙的口气说道:“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吧!还请两位叔叔帮我们写个分家协议出来。”说着,他看向了那两名母亲请来的证人。

分家协议很快拟定好了,一式四份。四兄弟和证人都签了字、按了手印。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