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岩:“他啊,回庄府了。”
并不是庄思宜自己想回庄府,而是被他二叔给叫回去的。
原因嘛……
“宜儿,你为何要到处与人说我不同意议和,还叫你安分点儿?”庄明和忍着怒气,这些天他走在路上,都有人冲他指指点点,真是好不丢人!
庄思宜无辜道:“二叔,侄儿哪儿有到处说?无非是被人问到为何不请你帮忙时才提一提,何况我也没胡说啊?”
庄明和气得直抖,“庄思宜,别忘了你姓庄!”
“二叔勿要生气,气坏了身子,侄儿可就罪过了。”庄思宜展颜一笑,毫不在意地说起了别的事,“二叔,庄府的兰园已修整好了吧?等殿试过后我想办一次兰宴,就烦请二叔多安排些人手了。”
“你——”
庄思宜收了笑,冷漠地看着对方,“我姓庄,乃庄家长房长子,这庄府的下人我还使唤不得?”
气氛有一瞬间的凝滞,半晌,庄明和往椅背靠了靠,露出个和善的笑,“好,我会安排的。”
当天,庄思宜心情很好地离开了庄家,可怜庄府的下人们却胆战心惊地收拾着茶厅里的一地瓷渣,连大气也不敢出。
转眼就来到了三月二十,也就是殿试当日。
对于程岩来说,科举中每一场考试,他最喜欢的就是殿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因为殿试不但预示着他即将成为进士,还不用在脏水里聚众泡澡——不,沐浴更衣。
比起其他几场考试,殿试的搜检简直可以用草率来形容。
走了一番过场,程岩和庄思宜等人在两百个大汉的注目下,随着礼部左侍郎往太和殿而去,至于右侍郎……还在床上躺着。
此时正下着小雨,雨水晕染了朱红的宫墙,犹如残阳欲退,别有意境。
大多应试者都是头一回进宫,但他们也不敢随意张望,就连庄思宜都有几分拘谨。
唯有程岩神情轻松,毕竟对于皇宫,他已经很熟悉了。
程岩瞧了瞧前头的宫侍,又看向阮小南绑着绷带的肩,小声道:“小南,你真没事吧?你伤得可是右肩。”
阮小南苦着脸,也不是很有信心的样子,“应该没事吧,殿试只考一道时务策,我应该能坚持下来。”
林昭见状安慰道:“阮兄,你乃会试第三,只要不是发挥得太差,一个二甲总该有的。大不了等朝考时你再扳回一成。”
他口中的朝考,便是殿试后选拔庶吉士的考试。
“我呸!”尽管压低了声音,阮小南的怒气值还是表现得非常明显,“会不会说话?我非要考个一甲给你看看!”
程岩被他生动的表情逗笑了,“好,我就等你的一甲。”
皇宫很大,走到太和殿至少也要一刻钟。原本殿试是在太和殿外的丹墀举行,但今日有雨,便改在了东西两庑。
临入殿前,程岩感觉有人拉了他一下,转头就见庄思宜偷偷跟他比了个手势——一个一,再一个三。
他愣了下,随即明白了——一则是状元,三则是大三/元。
程岩抿唇一笑,点了点头。
这时候的程岩可谓踌躇满志,可等他走入太和殿就傻掉了,事实上,所有考生都陷入了呆滞。
因为太和殿上坐着的不止有诸位官员,还有皇上!
要知道,殿试名义上是由皇上主持,但大安的皇上却很少亲临,至少真帝就从来没有参与过。
“跪——”
一声尖细的嗓音响起,所有考生如梦初醒,纷纷跪地叩首。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等行完三拜九叩之礼,偏偏没有得到回应。
整个大殿安静得可闻针落,一众士子更是胆战心惊。
考生们一动不敢动,就怕落得个殿前失仪,也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听见了一道威严的声音,“平身。”
“谢皇上!”
程岩才刚刚站直,又听真帝道:“谁是程岩?”
他心中一紧,匆匆出列,垂首道:“回皇上,正是学生。”
“抬起头来。”
程岩心里窘了下,总觉得这句话像是纨绔调戏良家妇女时爱说的,好在这时他已经消化了皇上突然出现这件事,从容了许多。
如此,当真帝见到一张年轻清隽的脸上没有畏惧,只有恭谨和坦然时,心中颇为欣慰,甚至有种自豪——朕的眼光,果真不错!
他微一颔首,笑道:“生得不错,难怪关爱卿赏识你。”
程岩:“……”
人尽皆知的外貌协会成员关庭:“……”
不过见了真帝的笑容,程岩可算是放松下来,又听对方道:“如果朕没记错,你从院试到会试都是案首吧?”
程岩:“回皇上,是的。”
真帝:“朕想考考你。”
程岩:“……”
前生他进来就直接考试了,哪儿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他暗自吸了口气,“请皇上出题。”
真帝见他一点不怵,心中更为满意,想了想道:“何为帝王之学?”
这道题可算是为难人了,一来,题目的字越少往往越是难答;二来,程岩一介平民,偏让他品论帝王之学,岂不是强人所难?
关庭飞快地瞅了皇上一眼,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庄思宜更是心头狂跳,脑中一片空白,明明答题的不是他,可他却比任何时候都要紧张。
片刻后,太和殿中响起了程岩的声音。
“回皇上,帝王之学本原在于一心,欲求帝王之治,当求帝王之道;欲求帝王之道,当求帝王之心。”
前生多年的殿前奏对经验,早已锻炼出了程岩的急智,他分条析理,侃侃而谈。
真帝见程岩言之有物,博学多通,面上的笑意愈发明显。
不少人都暗自松了口气,庄思宜低着头,想象着程岩此刻的风姿,只觉得心驰神往,竟跟着兴奋起来。
等程岩结束了奏对,真帝又招来张怀野和庄思宜,这次倒是没提出考校,只闲话了一番。
眼看殿试的时辰快要到了,真帝终于挥手让现任首辅张心岚宣读圣旨,旨意中也包含了策问的题目。
“盖闻道之大,原出于天,巢湖无极太极之妙……”
洋洋洒洒,一共五百多字。
殿试的题目,都是由皇上亲自所出。
这篇策问,真帝先问了何为“道”?随后,他就天象、人文、帝王治政、纲纪制度、社会风气、国计民生等八个方面提出问题,最后又总结了一番大安当下面临的困境,并表示疑惑——这些情况的出现,究竟是天道失去了威严,还是教化没有普及?
所有学生听完圣旨,便跟随礼部左侍郎退出殿外,依次在东西两庑入座。
等钟鼓声齐鸣,立刻有执事官发放策题和答卷纸,考生们便能答题了。
所谓策问,也就是针对题目所提出的问题加以辩证和分析,并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是非常有难度的一种策题。策问不但要求考生熟读经史,笔力深刻,还要擅于观察、思考,更关键的是,要把握好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为策问看似是皇上来问你,但不代表皇上真的要请教你,你若真把如今的制度贬得一文不值,肆意指责朝政,那你多半要凉。
考生们提出的建议一定要委婉,委婉的同时还得吹捧皇帝,吹捧又不能太过明显。
程岩和许多学生一样凝神苦想之际,对策问特别擅长的庄思宜却已下笔。
他先就试题中的“道”做了一番见解,称道存乎于天地人心、上下四方、古往今来、阴阳五行之中,是修家治国平天下,是礼乐刑政,是道德教化的核心。
接下来,他就开启了吹捧的节奏。
说真帝如何一心以“道”治天下,如何勤政爱民,而后话锋一转——
“上而天变不能以尽无,下而民生不能从尽遂……”
从提笔以来,庄思宜没有半点停顿,他将皇上的八问合为四问,一一作答。
到了考卷的最后一小部分,庄思宜又施展出他表忠心的技能,非常隐晦地表达了自己的赤诚。
等他作完一篇策文,时间不过刚刚到正午。
而这时候,大多人还在奋笔疾书。
庄思宜抬起头,恰好就见到几位内阁大学士正要离开,庄思宜愣了愣,顿时明白皇上已经走了。
只是他刚刚太过投入,竟然丝毫没有觉察。
其实这时候,庄思宜只要将文章誊抄在答卷纸上就可以交卷了,但他要等程岩一起,便坐在位置上闭目养神。
庄思宜等待的人还在跟八问中的第六问作斗争,而坐在程岩旁边的张怀野却已写到了卷尾。
会试的失利让张怀野心中憋了口气,他很想在殿试上赢过程岩,向世人证明北方士子的本事。
可由于争胜之心太过迫切,不免就有些用力过猛。
一位执事官慢悠悠走到张怀野附近,见这位考生答题十分流畅,不免多看了两眼。
可这一看他就迈不动腿了,对方居然针对殿试题目中要求考生“勿激勿泛”这几个字顶起嘴来,言辞十分尖锐,甚至颇为不恭!
执事官两眼一瞪,吓得瓜都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