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大汉中兴录 > 第四十九章 广陵士子

第四十九章 广陵士子

郭蕴没有猜错,站在府衙门口的正是前太原太守,护匈奴中郎将臧旻(音,民)之子臧洪,以及臧洪在广陵的同窗好友,出身寒门的士子陈容。

臧洪在十五岁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因为他凭借父亲的军功推为童子郎,一直在洛阳太学读书。(童子郎就是大汉朝廷对那些通晓儒家经典的少年的称号,司马懿的大哥司马朗也获得过这个称号)郭蕴写信到广陵后,臧旻立即让陈容携带回信和一些书籍赶到洛阳,找到臧洪后在一同北上并州的。

郭蕴对两个年轻士子的到来很开心,一番寒暄之后又问及臧旻的近况。臧洪说他的父亲听到并州有英雄独闯鲜卑王庭,大涨汉军威风的消息后一连高兴很久,身体状况也大有好转。

随后两个年轻人好奇地问起有关刘烈的事情,他们很想知道这个让臧旻大为称赞的汉军军官到底是什么来头。

应该说这个问题问得正是时候,因为郭蕴刚刚暗下决心要大力扶植刘烈,这样既可以抵御鲜卑入寇又可以平衡将来丁原对雁门郡国兵的染指。郭蕴于是添油加醋像在茶馆说评书一般将刘烈从出现到主动进驻阴馆的事迹详细说了一遍。

一番传奇故事讲下来,听得两个年轻人从好奇到惊奇,在从惊奇到赞叹,最后变成由衷的佩服。因为他们分明听到一个对朝廷和百姓极端忠诚,对士兵爱护有加,对鲜卑人充满仇恨,作战勇猛且充满智慧,敢于担当且做事很有分寸的义、勇、严、智、信的完美形象。

臧洪听得感慨万千,他对郭蕴说,父亲虽然因战败获罪,但却从没有抱怨,心中时时刻刻牵挂北疆。今雁门郡有此英雄人物在,父亲一定会感到欣慰的。

陈容在旁边补充说,伯父大人特意把他花无数心血誊写的兵书、政论和北疆风土人情录交给自己带到并州来,他说自己虽不在其位,但乐意把这些东西托付给值得托付之人。

郭蕴这才想起臧旻的回信,安排两个年轻人坐定后,他在书房案几后打开书信仔细阅读起来。正如臧洪陈容二人所说,臧旻在字里行间对雁门的关切可谓是感人至深。除了让陈容替他送上那些花了无数心血誊写的兵书战策政论之外,臧旻还提到了陈容这个人。

臧旻说陈容家境贫寒,但此子心怀忠义、治学刻苦,大有古人之风。不过无论是在广陵还是在其他什么地方,此子能出仕的机会都十分渺茫。此次特别把他叫到雁门来,其实是想请郭蕴能够给陈容提供一些出路。

“老师啊老师,你对我期待太高了。”郭蕴自言自语,“我一个小小的太守,能给他什么出路?”

郭蕴谦虚了,其实以他太守的身份,给读书人举孝廉的权利还是有的。可陈容是外地人,又没有什么名气,郭蕴不可能冒着得罪雁门士族的风险举陈容为孝廉。

不能举孝廉,那就只有给他找个有名气的老师了。这样的老师雁门郡可没有,非得去太原不可。可他的面子在太原不好使,太原的王允等大族对他们郭家一直不感冒,估计像陈容这样的寒门士子,也如不了他们那双高傲的眼睛。

还是先听听这个年轻人的想法再说吧。郭蕴想。

书信最后,臧旻再次提到当年他的旧部,说这么多旧部中他最放心不下,同时也最为看重的有一个人,此人曾经是他的亲卫屯队率,在熹平六年的大战中他身负箭创又遭鲜卑重兵包围,是这个人率亲卫屯三十多士兵浴血苦战才把他救出重围的。

臧旻说他此举绝非是简单的报恩,最主要的目的还是因为此人乃是军中栋梁之才。他为人清白有威严,律己尤甚,且熟读兵法,擅长战阵练兵。臧旻说,这样的人才正是雁门郡最需要的,而且他实在不愿看到一个本来很有前途的人才在田间地头老去。

臧旻说此人当年在他战败获罪之时,因组织兵士围困营门而获罪,后因各级军官求情,自己又帮他出了赎罪钱,这才免罪,但也因此失去了军职。最重要的是此人在这件事后心灰意冷,宁愿租种土地也不愿再回到军营。

为了说服他,臧旻说他特意让自己的儿子北上,希望太守大人能抽出时间和犬子找到这个人,并且给他一个在雁门效力的机会。

信件看完之后,郭蕴又重新粗略浏览了一遍,他发现臧旻在信中所用笔墨最多的地方,竟然就是讲述这个人的一切。能够被臧旻看重并极力推荐的人,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看完信,郭蕴抬头向臧洪询问,“子源,令尊提到一个人,此人姓甚名谁?籍贯何方?”

臧洪恭恭敬敬地回答,“叔父,他叫高顺,定襄人!小侄年少时曾在家父军中见过一面,只知道他出身贫寒,父亲大人常教他读书识字,学习兵法。”

“令尊竟然教他兵法?”郭蕴惊叹不已,他想起刘烈,自己也算是刘烈的老师,可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多教教这个门生呢?

臧洪再次拱手,“家父只说高顺在雁门楼烦一带当佃农,到底在何处,还请太守大人从中协助才是?”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