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舰船上普遍配备有卡龙舰炮。战列舰上都有大量的卡龙舰炮。鸦片战争时期,侵华英军最大的载炮74门的三级战列舰,最下层载28门32磅弹炮,上层甲板载28门18磅弹炮,露天甲板载14门9磅弹炮,舰首载炮4门,一些是9磅弹炮和32磅弹卡龙舰炮配合使用。
其他英军舰船如巡航舰、轻巡航舰、两桅横帆船、纵帆船等除载有一定数量的加农炮和榴弹炮外,也都配备有不同数目的卡龙舰炮。
不同甲板上的舰炮重量不同,发射与之匹配的不同口内径的炮弹。分为炮管较长而弹道低伸的加农炮、炮管适中而弹道较弯曲的榴弹炮、炮管较短而弹道弯曲的陆上用臼炮和海上用卡龙舰炮、康格里夫火箭炮等,其类型已适合了陆战、海战、攻城战、山地战等战术需要,整体水平明显高于清军火炮。
这时候清军中使用的洋炮主要是前装炮。依其身管长短,分为长炸炮、短炸炮两类。长炸炮就是加农炮,规格和后来的不太一样。清军重型铁炮使用火绳点火,主要发射斤两偏小的球形实心铅铁弹,射速只有6分钟1发。
而英军火炮在形制构造上已标准化,火门的燧发机点火装置、瞄准的立表装置和尾纽的圆环装置改进很大,炮手容易操作,又采用定装炮弹、旗语指挥,重型火炮达到2分钟3发。
兰芳需要它,不光是用于舰炮,隘口岸防都需要,兰芳海岸线绵长,而且易功难守,再多加上几门长程炮也不够,倒是在海滩上杀伤登陆敌兵更有效。当然时间、工本、工程、数量都是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虽然空心铸造技术也已经掌握,但长程炮还是暂时不着急批量做,毕竟费钱费力又费时。贺公子和江四水还是惦记着美国,那里只要战争一结束,就会有大量的战后武器等着折价处理。
现在试制达尔格伦炮,日夜不停,能造多少?要花多少钱?那不过是掌握技术的必由之路,要想获得足够数量的重武器,兰芳一点点自产,不是办法。现在就等着伍岳峰的消息了。
法国海军在炮尾闭锁装置中采用断纹螺栓的办法克服了后膛炮失事的可能性,这就是一张图纸的事,内行人听一耳朵就知道。还有炮管由铸铁改为煅铁,制造炮身套筒的煅铁由钢所代替,减少了套筒的厚度。这些都可以一步一步的来,但是技术却要先抢到手。
拿破仑时期各国的野战炮兵主要是青铜、黄铜炮,最常使者为6磅、8磅与12磅的炮弹,倍径为16——18倍。炮管与炮弹重量的比例为135——150倍,全炮重量连同炮车为炮管的1.7——2倍。
一门6磅拿破仑炮,炮管重量约在810——900磅,连同炮架在内重量介于1445——1700磅之间。12磅拿破仑铜炮的炮管则重达1227磅,约557公斤。
装药量约为炮弹重量的1/3——1/5之间。采用这种装药量进行直瞄平射时,炮弹约在300码/270公尺的距离上落地。如增大射角射程可达3000——4000码,即2.7——3.6公里,但在这样的距离上命中率只有13——17%,也就是六或八发才有一发命中对方目标。在用实心弹和爆炸弹时,加农炮起决定性作用的距离是600码到1000码,即540——900公尺。
这是当时俗称加农炮的规格。另外还有所谓的榴弹炮,倍径缩减到7——10倍之间,一般使用较少的药包,10——20度的“大角度”曲射。由于炮管只有一半,因此重量也就轻的多,通常只有加农炮的一半或者更低。
长管加农炮是海军舰炮、要塞炮、城防炮或者攻城炮这类不需要野战机动的重炮,一般使用12磅以上的较重的炮弹,而倍径则达到22——25,最大装药可以高达弹重的1/2,不过一般考虑炮管寿命与射速,还是用1/3——1/4的装药。例如英国海军32磅重炮一般是使用8磅装药进行循环射击。
如果是线膛炮,倍径一般会在20倍径以上,而这种高倍径并不代表就比较重。同时期使用的前装铸铁线膛炮,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鹦鹉螺”,是10磅炮,3吋口径,76.2mm,其炮管重量只有890磅,约404公斤。仅相当于6磅滑膛炮——884磅的等级。
同时期的10磅“奥尔登塞弗里尔”锻铁炮同样是三寸线膛炮,炮管重量更只有816磅,约370公斤,但这价格贵一倍。“鹦鹉螺”的倍径高达24.7,“奥尔登塞弗里尔”则为24.3,都属于长管加农炮。放在17世纪时已经是海军长管炮的标准了。而12磅拿破仑炮倍径却只有14.3,比拿破仑战争时期的野战火炮还要短些。但重量却还是比高倍径的线膛炮重。
OrdnanceQF12pounder8cwt、QF12pounder12cwtnavalgun,都是12磅炮,钢制后装线膛炮,重量就更轻了,这两款炮分别是408公斤与612公斤重,炮管与炮膛。这两款也都是3吋/76.2mm炮,但是发射的是比“鹦鹉螺”长的12.5磅炮弹。前者是28倍径的陆军炮,后者则是40倍径的海军炮。两个都是架退炮,后者装有制退器,管退装置当时还未发明。
“鹦鹉螺”与OrdnanceQF12pounder8cwt,两者重量相近,但是前者是铸铁炮,发射10磅炮弹的24.7倍径炮;后者钢制炮,却是发射12.5磅炮弹的28倍径炮,根据弹重与初速分析,炮口能量提升约近一倍左右。
线膛炮不管是使用米尼弹架构,又或者是后装炮架构,都可以“减装药”,使用较少的装药达到较长的射程,而火药装得少了,炮管自然可以削薄减重,当然炮室加炮套加强。因此即使倍径高,重量却反而会比低倍径的滑膛炮低的多。
拿破仑炮系统中的野战炮,一般装药是1/4到1/5。南北战争中美军使用的12磅拿破仑炮,装药2.5磅,装药量为弹重约20.8%,约1/5。然而“鹦鹉螺”与“奥尔登塞弗里尔”两款均为发射10磅重的长形炮弹,装药量却只有1磅,仅约10%。虽然因为弹重与装药较小,导致其初速低于拿破仑炮,但是由于线膛旋稳定弹道的因素,能量损耗较小,导致这两款炮的射程反而比较高,并且还比较精确,长身管也是原因之一。
至于精确度,参考当时美国炮兵的通俗说法:使用拿破仑炮,你可以在1600码外打中一座谷仓。使用帕洛特﹒加龙省炮,你可以在2000码外打中这谷仓的大门。
也就是说,1000码以上,传统拿破仑前装滑膛炮,不具备反炮战能力。然而换成线膛炮,即便是鹦鹉螺这样的前装线膛炮。照样可以在2000码的距离上,精确命中敌军的大炮,不过一般是在1600码,也就是1哩左右作战,这才可以首发命中。
但如果把线膛炮倍径限制在16~18倍的话,距离会大幅缩减。这样的线膛炮应当只有1200~1500码左右的精确射程,最大射程应该在3000码左右。因此如果要作12磅线膛炮的话,应当把倍径至少提升到20倍,最好的方式是直接参照鹦鹉螺的例子,那是发射10磅炮弹,倍径24倍,重量也很轻,仅相当于拿破仑时期的陆军16~18倍径野战6磅炮,同时期的海军6磅炮可是重的多了。而且这种炮还是高倍径加农炮,可以直接拿来当海军炮的。
24倍径10磅铸铁线膛炮由于高倍径外加线膛,实际上可以陆海通用,24倍径10磅铸铁线膛炮如果与海军炮相比,重量大约相当于4磅海军炮。如果换成钢的话,不管是铸钢或者锻钢,重量都会近一步下降。
线膛炮使用的尖型弹而不是圆弹,尖型弹飞行比圆形弹稳定,同口径下可以调整重量。同重量的尖弹与圆弹,前者的口径只有后者的70%左右。如果就横截面而言,只有49%。两者同样炮口初速的话,那么尖弹的撞击动能集中在一半的截面积上,单位能量密度是圆弹的2倍。再考虑尖锥弹体的低阻力,同重量的炮弹,尖弹的穿甲威力达到圆弹的3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