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从1862开始 > 88章.矿

88章.矿

离东万律最近的一家小煤矿,这天来了一群人。老板远远见了,迎了出来。来的人中为首的是工业局的叶根生,后面的人好像就是那个什么贺公子,还有几个洋学生?

寒暄几句,就转到煤矿上了,老板一脸的无奈,最近各个作坊的煤炭用量都大了,价格上涨了不少,可是产量一直上不去,眼看着有钱赚不到,哪能不急?

叶根生笑笑:“别急了,这不是给你送钱来了?”说着带着大家进了矿道,老板连忙跟了进去。洋学生拿出几个小玩意儿,居然是盏小灯,往头上一戴,前面照的亮堂堂的,完全不用再举着那小油灯。

原来这是新鲜的西洋玩意?好像还是专为下矿井的人做的。老板乐滋滋的也戴上一盏,领着大家下去。

还没到掌子面,前面的矿洞就小得进不去人了,上下左右都是黑黝黝的原煤。几个人商量了一下,按照叶公子说的,让井下的矿工退了出去,诧异的看着几个洋学生和几个华工在里面忙活,锤子铁钎一顿打,低矮的坑道周围出现几个深深的小眼儿。

老板对叶公子说的将信将疑。“耽误的产量会加倍的赔?怎么赔?难不成他自己掏钱?”

看着往打好的几个眼里放进一包包的东西,又拉出一根——火绳?老板快急了,这要是炸塌了矿洞,你叶公子……我要找**做主的!

“放心,你老还不相信我?到时候你美去吧!”好说歹说才把老板拉了出来。

外面,洋学生点着火绳,嗤嗤的火焰沿着火绳窜进矿洞……

随着一声闷响,大股烟尘涌出洞口,老板也一屁股坐到地上,“玩了……”真是哭的心思都有。

半晌,烟尘散尽,几个洋学生招呼大家下矿,小矿灯照着亮,来到刚才放炮的地方。这里已经面目全非,大堆的煤矿石松散的堆积着,整个矿洞延伸扩展了好几尺。

老板半场才反应过来,就这一大堆,一半天也采不出来呀,就这几个小眼,几卷炮药,抽袋烟的功夫?后面的工头挤过来,兴奋得搬动着大快的原煤:“哈哈!老板!这回发财了!”回头连连招呼矿工干活。

老板赶前赶后的谢着叶公子,几个洋学生又在干什么她都没顾得上管。

“叶公子,能不能叫着几个洋学生帮我干几天?……要不就教教我手下的那几个人?……那炮药多少钱?那火绳?……”

“放心,这算什么,您别急,一会儿还有好事。不过我可得在你这讨扰一顿了。哈哈!”

“好说好说!”摸不着头脑的老板一面招呼着人买菜切肉打酒,一面拉着叶公子几个人坐到棚子里,亲自泡茶、递烟。

饭摆上来了,半天没干活的矿工迟疑着来问老板,工钱怎么算?老板磕巴都不打,“照发照发,都先去吃饭,下午早点来。”

工人们喜忧参半的走了。

等大家吃了饭,急急忙忙的来了,上午炸出了一堆煤,可几个洋学生拦住大家没让往外运。又里里外外的搭着什么架子,拴什么绳子,又是一大堆铁轮子,不知搞什么。

等到了矿井,大家又傻了,大木架子上吊着那些铁轮子,长长的绳子在轮子上绕来绕去再通到井下,进到里面,绳子上安着一个个竹筐,几个洋学生和华工铲起原煤装满竹筐,一拉吊着的铜铃,外面有人摇动一架大绞盘,嗬!那一筐筐煤炭晃晃悠悠的被绳子吊了出来,到上面一翻个,里面的煤哗啦一下子,倒下来,下面有推车接着。这一筐倒完,后面的又上来了,空筐又回到了井下,循环往复,而且大绞盘推起来还不费力,这要是拴上牲口,那不就更好了?

这可好!不像以前似的,叼着冒着黑烟的油灯把一筐筐用手稿刨下的原煤,爬着拖出洞来。现在可以直着腰,头上顶着小矿灯,抡着大板锹,把煤装进筐里就行了,这以后不用镐头用铁锹啦?

大家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矿工的好日子眼见就到了?

叶根生和老板商量合股开矿,老板以矿井入股,工业局以技术入股,老板刚还对这矿灯、炮药、滑轮的价格担心,这下明白了,小算盘在心里一鼓捣:使用打眼放炮的方式采煤,使用滑轮组提取,使得开采量增加了几十倍,而人工只需要一半不到,剩下的人手又可以开新矿,产量更大了。按照叶公子的说法,自己的收入比原来增加几倍,又不用操心管工人。这好事也太……?

过这村没这店儿,合同马上签了,工业局的华工技师和熟练工人进了厂,同时培训矿场的工人。

眼见得运出的煤在外面堆积如山,老板这个乐。嘿!老板来了神,跑到炼铁厂,又跑回来。在车马行租下了一多半的驴车、牛车,又到山口洋码头招了几十个刚下船的劳工。几天后,竟拉起了一支运煤队,专门负责往铁厂运送煤炭。

正在铁厂张罗建大炼铁炉的叶公子见了笑道:“怎么样也拦不住您发财!”

老板从第一辆车上蹦下来,“还是托您的福!哈哈!”

随后的几个煤矿也采取了相同的改进方法,并采用同样的技术入股的方式,改进了几个矿的生产,又收购所有的产量,保证了原料供应,年底还有矿上的分红。使得炼焦厂有原料保证,在高炉平炉建成之前,进一步又保证了各铁工作坊的原料。

如果没有煤的大量采用,工业革命其实就根本谈不上是一场真正的革命。煤炭并不是什么新的能源,18世纪,煤炭就已经取代木材成为主要的燃料。原因很简单,此前几个世纪的工业生产以及家庭取暖,使欧洲的木材资源日渐枯竭。到1750年,木材的枯竭已经成为工业增长致命的瓶颈。而英国早在16世纪就已木材匮乏,18世纪末,英国的森林覆盖率不足5%,燃料严重短缺,煤是天然的燃料,这也是英国发展用煤的根本动力所在。蒸气机的利用,无非利用它来使煤炭能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

英国能做到这一点,就是由于运气而已。英国存在大量的地表煤。这就是工业革命不产生于法国、荷兰,更没有产生于中国的最直接的原因。尽管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带江南地区同样存在燃料短缺的问题,然而非常可惜的是中国广大的南方并不产煤,而中国经济的核心地区江南和东南沿海更是处在一个严重的“贫煤带”上。

英国到1800年时生产的煤和铁比世界其余地区合在一起生产的还多。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1861年升到5700万吨,占当时世界的90%。同样,英国的铁产量从1770年的5万吨增长到1800年的13万吨,进而增长到1861年的380万吨。铁已丰富和便宜到足以用于一般的建设。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