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天恋 > 十一

十一

(下)

孟良柱接下来要考虑的是为他解决什么困难?

这个问题,领导自己不说,你就不能去问,全靠自己琢磨。琢磨对了,事半功倍;琢磨错了,功败垂成。

孟良柱还真有两下子,他从所里的现实情况入手,分析的有理有据,切中要害。601所地处市郊,除了名胜古迹,就是蔬菜大队的菜地。这对于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是个好地方,但是居家过日子,不是一个理想之地。家属上班、买菜购物,多跑点路,这些都可以克服,但子女上学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蔬菜大队的学校,教学条件差不说,师资力量比起城里的学校,就差了十万八千里。知识分子,讲究的就是书香门第的传承,对孩子的教育,格外重视。用他们的话讲,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献了青春献终生,无可抱憾;但不能献了终生献儿孙。因此,孩子的学习成了他们的一个心病,除了出差,每个星期天,都要帮孩子复习一周的课程。小学还凑合,中学就不行了,如果白天学习上不去,仅靠晚上和那么一个星期天,无论你怎样给孩子补习,都是无济于事的。熊志丹生有一男一女,男孩今年十一岁,名叫熊志天。女孩今年七岁,取名叫岚岚。志天还有三四个月就要上中学,就是熊志丹不急,他爱人李丹萍也会心急火燎。帮他解决孩子入学问题,是最靠谱的。

最后就是资源,你要有关系,找到那方神圣,才能解决难题。孟良柱考虑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心里一下高兴起来,顿觉一身轻松。

星期六下午,下班号刚刚吹响,周小舟就急冲冲的往外走。周小舟前脚进宿舍,孟良柱就跟着进了门。

“你怎么不去吃饭,回来干什么?”周小舟问他。

“我找你有事。”孟良柱的声音,一下小了许多。

“啥事不能在办公室说?!”这位公子哥心机不深。

“那里是非多。”孟良柱与他相反,城府深,处处设防。

“快说,天就要黑了。”周小舟急着要回去与对象相见。

“请你回去求求老爷子,解决一个重点中学的入学指标。”孟良柱与他不客套。

“你替谁求情?”周小舟抓起挎包,准备动身。

“熊志丹。”孟良柱也不相瞒。

周小舟愣了一下,立即感觉到了此事不办的后果。他问孟良柱:“他想让他儿子上什么学校?”

“师大附中,那所中学离我们所最近。”孟良柱早就谋划好了。

“那所中学可不好进,省市领导的孩子,都往那里挤。”周小舟感到为难。

“好进还要找你爸。”孟良柱将了周小舟一军。

“这,我要回去问问我老爸。”周小舟说了一句活话。

“这可关系到你我的前途。”孟良柱讲清楚了办这件事的重要性。

“我回去跟老爷子磨。”周小舟答应了。

“不是磨,要直接挑明利害关系。我当组长没有人与我竞争,而你就不同了,有十三个人与你竞争这个副组长的位置,首当其冲的就是谢平。”孟良柱的话,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即有诱惑,又有警告。

周小舟抿着嘴,点点头,似乎下定了决心,这才对孟良柱说:“好,你等我回来,我们一起去给熊副所长回话。”

周小舟也不是省油的灯,他怕孟良柱一个人揽功,办成之后,没有他什么事儿了。

“你去干啥?”孟良柱一眼就看穿了他的心思,故意激他,加强他的欲望。

“你你你。”周小舟一下笑了起来:“露馅儿了吧!”

“我哪是那种人?!”孟良柱诡秘的笑了起来。

“难得说,难得说啊!”周小舟也不顾忌。

“上门回个话,这还要劳驾你周大公子?事情办成之后,熊副所长必定亲自到你府上,登门致谢!”孟良柱的确讲的是常理。

“那也不一定,知识分子清高啊!”周小舟还有疑虑。

“熊副所长的孩子,在你爸手上,今后还有什么重点班、普通班的,放心!包在我身上,他必定去。到时,只要你爸提出来,让熊副所长关照一下你,就大功告成。”孟良柱的一席话,入情入理,说得周小舟彻底打消了顾虑。

“行!明天下午,你在办公室等我的电话。”周小舟这下把话扣死了。

“好的,周副组长。”孟良柱笑着对他说。

天下只有不关心父母的孩子,没有不关心孩子的父母。再说这又不是什么原则性的问题。第二天下午,周小舟打来电话,正如孟良柱所料,他父亲同意了。

和尚无儿孝子多。孟良柱生怕其他人抢先给熊副所长把这事儿给办了,晚上就来到了他的家。

熊志丹住在原苏联专家住的小红楼,红砖红瓦红门窗;一共四层,每层两个单元。他住一层,一套三,家里四口人,两口子住一间,儿子住一间,就连七岁的小岚岚都自己住一间,宽宽绰绰。爱人李丹萍,是所政治部干部科的科长,大尉军衔。丹萍大姐原是老航校政治部的一名干部干事,与熊志丹一起,从吉林通化转战到牡丹江、密山。自从熊志丹担任总工之后,就有了结婚的资格,组织上一介绍,他们就结了婚。没有花前月下,没有卿卿我我,他们过得也挺恩爱。战地黄花分外香,不管后来是顺境还是逆境,都没有让这枝战地黄花枯萎。

白天夫妻俩忙了一天,熊志丹帮儿子补习,丹萍大姐做饭收拾屋子。晚饭后,熊志丹继续给儿子补习,丹萍大姐却有了点空闲,便到各个房间,收拾要洗的衣物。

“天天,这是一道追及应用题,两个人相向而行,前面的人每小时步行速度是四公里,后面的人,每小时步行的速度是六公里,问后面的人,要用多长时间能够追上他。”

“爸,什么是相向而行,什么是相对而行?”天天咬着铅笔问他。

李丹萍进来给儿子换床单。

“你们老师是怎么讲的?”熊志丹很耐心。

“老师说相对就是相对,相向就是相向。”天天如实相告。

“这等于没解释。”熊志丹摇摇头,深为教学质量担忧。

“爸,哥是被老师骂傻了。”小岚岚扶着房门框,对她爸说。

“你们老师还骂人?”李丹萍惊奇地问志天。

“骂的可凶了。”小岚岚才上小学二年级,可她什么事情都了解,相当机灵。

“孩子,别怕,我来教你。”熊志丹拉起天天,在房间里演示起来。

李丹萍换下床单,将旧床单搭在左手胳膊上,看着他们父子俩。

“你看,我们两人面对面往前走,就是相对而行。来来来,你转身,齐步走,我在后面追,这叫相向而行,同一个方向。”

“爸,我懂啦,我懂啦!”天天一下高兴起来。

“我的儿子就是聪明嘛!”熊志丹鼓励他。

“老熊,你来,我跟你说点事。”李丹萍拉着熊志丹的胳膊,往外走。

他们俩来到客厅,李丹萍对熊志丹说:“你得想想办法,儿子不能再在这农村念中学了。”

“这我可没有办法。”熊志丹摇摇头。

“咚咚、咚咚。”门口响起了敲门声。

李丹萍连忙去开门,打开一看,见是孟良柱,便对他说:“良柱啊,快进来。”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