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天恋 > 七

“成绩怎么样?”

“成绩还可以,我主要是课堂上消化,下了课就疯玩。”宋良骥还有点为自己感到骄傲的意味。

“不少人都说你是特务出身,你是什么时候当的特务?”谢平诙谐的问道。

“什么特务?是侦察兵!”宋良骥一下坐直了身子。

“好好好,就算侦察兵。”谢平笑着让步。

“那是昆明解放前夕,地下党组织号召进步学生,到解放区去参军,我是个不孝的儿子,也没有与父母商量,就偷偷地走了。到了解放区,领导见我机灵,就把我分到了纵队司令部参谋二科当侦察员。”

“你后来又是怎么到东北的?”谢平只是听了老兵们的只言片语,他完整的经历还真不知道。

“昆明解放后,空军招收飞行员,我从小就有这个愿望,马上就写了申请,经过组织批准后,我们坐车到重庆,体检下来,身体合格。接兵部队先用船把我们送到武汉,然后乘火车到长春,进行身体复查。”

“当上啦?”

“没有,心脏有杂音,身体不符合条件。我当时就想往回折,哪知道,领导死活不让我回去。我问他为啥?他对我说,你小子是个大知识分子,回什么回?到二航校学地勤去,我们这嘎达正需要你。真有意思,那时高中生就是大知识分子了。”

“好领导都让你遇上了,都想培养你。”谢平的身世,就没有这么多机遇,他有点羡慕。

“什么培养?**战争爆发,在苏联的帮助下,中国空军以你不可想象的速度增长,仅仅两年,就组建了10个歼击师、2个轰炸师,入朝参战。飞机由苏联援助,但飞行员、机械师,这个缺口多大?!遇上我这个高中毕业生,领导怎么会放我回去?就这样,我成了第二航空学校的第一期学员。”

“怪不到你是上尉,资格比主任还老。”谢平解开了心中一直存在的疑团。

“这不能比,主任那时读的是大学,严格地讲,我读的只能算中专。”宋良骥对自己一直有一个客观的认识。

“你是怎么去的**?”谢平对打仗一直有浓厚的兴趣。

“由于前线的需要,刚在航校飞了几十个小时的飞行学员,就杀向了抗美援朝的战场;我在二航校已经学习了一年多,还等啥?!我们班所有的男生,都写了请战书。于是,我被分到空*师二十七团,担任机械师,完成拉九驱逐机的改装培训,就到了**。当时,美军凭借着空中优势,对我通往前线的运输生命线展开了绞杀战,美军飞机扔下的汽油凝固弹,炸毁了我们多少辆汽车,活活烧死了我们多少运输战士。我们的任务,就是保卫交通线,与数量质量都处于优势的美军,展开生死较量。”听得出,他到现在,说起这段往事,还是那样慷慨激昂。

“拉九是苏联在二战结束时研制的螺旋桨飞机,与美军的F86战斗机差得不是一丁半点,你们能打得过吗?”谢平是搞航空的,对各种飞机的性能了如指掌。

“是啊,不少战友驾机战斗起飞之后,就再没有回来,尸体都找不到,他们的墓只是衣冠冢。”宋良骥深深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落后是要挨打的!”

宿舍里暖气烧得正旺,谢平披着棉衣,坐到床沿上,从棉衣口袋里掏出香烟,递给宋良骥一支,自己点了一支,两人抽起来。

“听他们说,你立过战功。”谢平抽了一口,对宋良骥说。

“别听他们瞎说,我是沾了人家飞行员的光。”宋良骥干脆也坐到了床边,抽起烟来。

“有意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谢平侧过身子,好奇的问道。

“我们中国军人是这个世界上,最不怕死的勇敢之士。我们团的飞行员,埋葬了战友,毫不畏惧,冲上蓝天,与敌机展开殊死搏斗。当时飞我飞机的飞行员,名叫侯继远,现在已经是空×师的师长了。那次反绞杀,他带领僚机,一头扎进敌机堆中,上蹿下跳,找准战机,一顿炮火,将一架F—86打得凌空爆炸,创造了螺旋桨飞机击落喷气式战斗机的英雄史话。战斗结束后,他立了一等功,我立了二等功。我对他说:‘我的这个功,都是沾了你的光。’哪知道,这小子对我说:‘我打下敌机也有你维护飞机的功劳,你能长期做到飞机出勤无故障,是十分了不起的。’”

“这个人有情有义!”

“算了吧,开始我给他当机械师的时候,他还不要我。我与他吵,‘同志,你不要犯主观主义错误,先试用三个月,到时候你如果看不上,我自动卷铺盖走人。’”

“后来呢?”

“我维护飞机,维护得好啊,从不带故障上天。战斗间隙,我还教他学文化。三个月还没有到,我们两人就成了肝胆相照的朋友。”宋良骥满怀深情地说道。

“战友情谊最真诚!”谢平赞叹说。

“可不是嘛,去年他还托人捎信,让我有机会到他那里去转转。”

“你小子什么背景也没有,怎样上的哈军工?”谢平对哈军工是非常崇拜的,他有点好奇。

“这一节,我可从来没有说,你是第一个知道的,不要往外传。”宋良骥不想吹嘘自己。

“你放心。”谢平作了保证。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我们师终于换装了米格15比斯,镇守四平。米格15比斯好是好,但它有一个缺点,就是维护困难。我对培训我们的苏联专家说:‘你们在设计飞机时,为什么不考虑维护的方便?’这位苏联专家傲得很,他两手一摊,轻蔑地对我说:‘你们中国人连飞机维修都干不了,还跟我们谈什么设计?等你当了总设计师再说!’我当时气得七窍冒烟,心里一下就窜起了一股火,难道我们中国人就设计不了飞机?!我就不信我当不了总设计师?!老毛子这么一激,我就开始发奋学习。也是机缘巧合,哈军工不仅在地方学生中招收学员,还给部队敞开了大门。我白天上机场维护飞机,晚上就躲到储藏室复习。这一躲,第一天就闹出了笑话。值班分队长李大成查铺查哨,发现我不在,慌得他叫起指导员到处找我。找了半天,都没有找到。就在指导员要向大队汇报时,李大成说,指导员,我们再看看储藏室吧。指导员不同意,他说,那里堆满了工作服,机油味熏人,他怎么会在那嘎达。李大成说,我去看看。他打开储藏室一看,我恰恰就在那里。你想想,我高中毕业,又上了航校,底子扎实啊。半年后,我凭着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空军工程系,成为我们国家第一批工农兵学员。”

宋良骥掐灭烟头,丢进烟灰缸,抬腕看看表,一下笑了起来,对谢平说:“时候不早了,快睡。”

“还睡什么?干脆唠个通宵。”别看谢平干巴,精神头十足。

“睡吧,今天还要开会。”宋良骥钻进了被窝。

“不行,你把人家兴致吊起来了,你倒想睡了,不行,不行!”谢平站起来,走到宋良骥床边,伸手将他拉起来。

“好吧,我简单说说。你快坐到被窝里。”宋良骥重新披起棉衣,看到谢平上了床,这才继续讲起来:“我在哈军工毕业实践时,被选入东风113歼击机的设计团队,参与起落架和机身第五框的设计。当时美苏两个航空强国,在第一代战斗机突破音速的基础上,已经着手研制第二代高空高速战斗机,到我国大跃进的时候,已经成功研制出F104和米格21。在“赶英超美”雄壮口号的鼓舞下,哈军工提出研制东风113歼击机的宏伟设想,主要性能超过F104和米格21,时速要达到二千五千公里、升限两万米。设计团队由老师和学生组成,共有四百多人。这个团队中,人才济济,著名的教授有马明德、陈伯屏、罗时钧、董绍庸。在他们的教诲下,我受益良多。他们看我计算分析上手快;打样画图画的好,就让我当总体设计组组长。为了加快东风113的研制,1961年6月,上级研究决定,集中力量,组建我们所,我就从哈军工东风113设计团队,分到了这里。那时,我已经留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党员嘛,就要服从组织安排,我打起背包,二话不说,就到所里报到了。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我们夜以继日,埋头设计,没有节假日,连谈恋爱的功夫都没有,我连续三年都没有回家探望父母。经过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我们终于拿出了设计图纸。可是到工厂一试制,出了问题,发动机性能不可靠,克服‘热障’的金属材料研制不出来,东风113被迫下马。这种不尊重科学、大轰大上的做法,让人痛心疾首。宣布失败的那天,我生平第一次流泪了。”

宋良骥说得动情,谢平听后也受到了感染。谢平说:“就是东风113失败的教训,让你研究起战术、技术与气动布局的,对吧?”

“是的,如果蛮干,给国家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宋良骥的话语沉重。

“绕来绕去,你又绕到你的课题上来了。对不起,你可不能丢掉技术尖子的位置。”

“如果领导同意我继续研究我的课题,我当然想当。”

“废话,领导不同意呢?”

“那也没有办法。”

“我看你倔得像头牛。”

“我这哪是倔嘛?”

“睡觉,睡觉。”谢平来气了。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