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斋和瑞芬住在姥姥家也不得安宁。姥姥家在县城的房子都让鬼子征去了。说是征用,实际上就是抢。买卖人家的生意每况愈下,姥爷的铺子也关了张。一家四口失去了生活依靠,姥爷和姥姥只得投奔到瑞斋的舅舅家去了。
姥姥临走时,说是要带上瑞斋和瑞芬一起去舅舅家,可是,瑞斋都十七啦,他不想去舅舅家吃闲饭,他要带着弟弟回乡下,帮着母亲重振这个家。
回到筒笼村,看到家里面一贫如洗,让这个踌躇满志的长子一时也感到束手无策。去财主家租上两亩地,维持一家人的日子是眼下最好的选择,要不然就去给财主家扛活,当个长工。
二弟瑞芬年纪还小,只能到了农忙时,帮着打个短工。刘氏见老大回来了,也觉得有了主心骨,什么事都让瑞斋自己拿主意。
瑞斋正在为是从财主家租地回来,还是去财主家当长工举棋不定呢,这边舅舅进家找上门来了。原来,刘氏的爹娘哪里放得下心,他们一直担心女儿带着三个孩子没法在乡下活下去,就打发瑞斋他舅舅过来了。
舅舅说,城里有一家洋布店,需要一个能识几个字的小伙计。姥爷给瑞斋做了个保,让他去城里当学徒,说是,管吃管住,白天帮着老板打点生意,闲着的时候帮着老板娘照看孩子,收拾收拾铺子。年底给家里三块大洋。学徒三年期满,留在店里当店员,每月一块大洋,还是包吃包住。
刘氏听了心里一阵欢喜,千恩万谢娘家哥哥。舅舅看到妹子的乡下日子过得如此贫寒,不禁一阵悲伤。临走时,掏出了几个零钱给了刘氏,说是让妹妹给瑞斋扯几尺布,做件像样的衣裳也好进城穿。
瑞斋心想,自己去城里当学徒,有吃有住的,每年再有三块大洋,就不至于让母亲和两个弟弟讨饭吃了。瑞斋是个体贴母亲的儿子,说什么也不让母亲给他做新衣服。他让母亲把这几年姥姥给他做的衣裳都改了改,穿的干干净净地就进了城。
唐县城所在地是仁厚镇。相传古时候,镇上的生意人以仁厚为天下人所知,故得名仁厚镇。瑞斋到的这家洋布店,老板为人和善,在镇上口碑极佳,生意也做得十分的好。
老板娘对瑞斋也很照顾,加上瑞斋又会来事儿,来到店上没多长时间,老板和老板娘就自掏腰包给瑞斋添置了新衣裳。洋布店的伙计如果穿得过于寒酸,恐怕要有损于布店的形象了。
刘氏有时到城里卖些自己做的手工女红,回去时,总要绕道在洋布店门口打远地望上瑞斋几眼。儿子身着洋布长衫,举止得体地招呼着客人,让刘氏总能想起丈夫当年的身影。从儿子的身上,她仿佛看到了那个一去不复返的人走进教室,迈上讲台的样子。
一晃儿就到了年根底下。按照合同,洋布店老板把刘氏请到店上,当着瑞斋的面,把三块大洋交到了刘氏手上,又让刘氏拿上了几尺洋布,算是瑞斋学徒一年下来的酬劳。刘氏千恩万谢,领着瑞斋回家过年去了。
三块大洋在农村,加上平时自己做些手工,再替有钱人家缝缝补补,算下来,一家三口一年也够用的了。刘氏不再发愁了,从打她嫁到筒笼村,她就不想再给娘家添麻烦。两个弟弟也觉得有了哥哥就有了依仗,自然也欢喜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