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浴血奋战 > 第六 节 日军密闻

第六 节 日军密闻

经过八年的艰苦卓绝地浴血奋战,我们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近年来,出现了与中日战争有关的日本文献资料,大量向国内“回流”的现象。其原因很简单,中国人要铭记那段历史,我们可以收集第一手的资料,以了解历史事实。在北京书市的旧书摊中,我发现了“回流”的小册子,我对侵华日军的个人影印相册比较留意,因为其“私人色彩重,因而有可能保存下一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本文就是我从历史细节背后寻找到历史秘闻。

1。“出征”透露的谱系

这本影印相册为八开,漆布封面,上面印着穿着寒带军服、端有三八式步枪的日本士兵的形象,并烫有银字“北满派遣纪念写真贴”。扉页上留下了主人的姓名及所在部队番号“第16师团第38联队第一大队第三中队桶本伊八郎。”此人当时是一名一等兵机枪手。相册里的200余张相片,均拍摄于1934年底至1935年间,当时日军的第16师团被纳入关东军序列,驻扎在东北北部,其师团本部设在齐齐哈尔。

熟悉日本侵略史的人都知道,制造南京大屠杀罪孽最为深重的日本部队就是日军第16师团和第6师团。因为16师团担负南京“卫戍”任务,其罪行更为突出。据资料显示仅16师团在南京期间即屠杀中国军民8万人。

16团的师长中岛今朝吾中将及所辖30旅团旅长佐佐木到一少将(影视作品常提到此刽子手)的日记,后来均成为南京大屠杀史实的重要证据。

这本相册里的照片,记载的是16师团的罪恶“前史”。

1931年,日本关东军已不足一个师团的兵力制造了“9。18”事变。在占领东北三省后,为进一步加强对东北的军事占领,由日本国内抽调部队纳入关东军序列轮流驻防,每个师团驻防一年。16师团号称“京都师团”,其驻地在日本中部京东地区,所辖四个联队分别来自京都、福知山、津和纳良。其中,相册主人桶本伊八郎所属的38联队全部从纳良招募,也称“纳良联队”。

1934年12月,16师团接到换防任务秘密开往东北,38联队于12日7日深夜走出营房,在纳良市民狂热地欢送仪式中踏上“渡满”之途。

以当时摄影条件在夜间拍摄是不容易的,但相册居然留下了一组共15张照片,记载了其“出征”过程。

其相关资料表明,当时日军这类军事行动一般不公开向社会宣布,但是,日军官兵常常以暗示的方式将出发时间告诉其家属,一传十,十传百,在出发时,常会引来成千上万的民众夹道欢送,因为这里有他们的儿子、丈夫、父亲等。夹杂期间统一穿白色大褂的是日本妇女组织“国防妇人”的成员,他们端茶倒水活跃于前。想一想诞生于山口百惠和阿信家乡,号称温柔贤良的世界第一的日本妇女,在战争前期间,如此狂热的举动,不能不令人感慨万端!

2。“老黑沟惨案”

日军相册里,大量照片是其个人照片中各种合影。即便是里面有几位师团长、联队长之类的高级将领赠送的个人照片,史料价值都不大。但夹杂其间一些记载其行动的照片,却透露出某些大的历史背景的细节,值得仔细研究。

在驻扎“北满”的1935年间,16师团的主要任务是“剿灭”东北义勇军残部以及逐渐发展壮大的东北抗日联军。

这一年,轰烈烈的抗日义勇军在日军的反复“围剿”中一臻衰落,**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以下简称“抗联”。)成为抗日中的中坚力量。有资料统计:1935年至1936年间,抗联的游击活动最为频繁,同日军进行战斗达1891次,毙伤日寇万余人。

当时,“北满”地区的抗联武装,为赵尚志领导的抗联第三军,主要活动地域在珠河及松花江下游地区。16师团所在的齐齐哈尔,在“918事变”以后,曾爆发马占山领导的江桥抗战和苏炳文部起义。

在日军重兵绞杀下,至1935年仅存两支抗日义勇军的残余人员。当时,日军将义勇军和抗联武装一律蔑称为“匪贼”,抽调军警力量组成“讨伐队”进行剿杀。

此时,进驻齐齐哈尔的日军16师团,除了担负对当地抗日武装的“讨伐”任务外,还曾抽调一个连队来到吉林,对支持抗日武装的平民进行屠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老黑沟惨案”。

这个联队,就是相册主人桶本伊八郎所在的“纳良”联队———第38联队。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