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异国战斗生涯
在1940年6月这段难熬的日子里,身为国防副部长和陆军副部长的戴高乐准将忧心如焚,曾一度想以辞职来抗议投降者的主张。
6月中旬,在伦敦参加会议期间,他曾越权命令法国轮船“巴士德”改变航向驶向英国,于是该船从美国装运的1000门75毫米口径火炮和数千挺机枪及弹药等幸免落入占领法国的德军之手。
6月17日上午,戴高乐带着**雷诺从秘密款项中特支出给他的10万法郎,飞往英国开始异国战斗生涯。
初到伦敦的戴高乐只是一个孤零零的陆军准将,手中任何一支部队也没有。他深知自己如同**大海中的一叶扁舟,要想战斗下去,并拯救法国困难重重!
此时,他唯一的有利条件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支持他,愿意为他所代表的法国继续战斗而寻找机会。
经过一番考虑,6月18日18时,戴高乐在英国广播公司发表对法国首次广播———我是戴高乐将军,我现在再在伦敦。我向目前在英国土地上和将来可能来到英国土地上持有武器和没有武器的法国官兵发出号召;我向目前在英国土地上和将来可能在英国国土地上的军火工厂的一切工程师和技术员发出号召:请你们和我取得联系。不论发生什么事情,法国抵抗的火焰决不能够熄灭,也绝不能毁熄灭。”
听到广播的法国民众热血沸腾,群情振奋,从这一刻起,戴高乐就成了法国的战斗旗帜。
1940年6月底,他招募了约两个营的外籍军团,并有一些海军、空军官兵驾驶舰艇和飞机投奔到他的旗帜下;另外,每天都有一些法国志士冒着生命危险,从法国偷渡来到伦敦。
7月14日,戴高乐在白厅检阅自己建立的这支7000多人的部队。七天后,法国飞行员参加了对德国鲁尔工业区的轰炸行动。
戴高乐宣称:自由法国已经重新投入战斗了。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戴高乐在非洲的部队接连取得了一系列的战果。他的指挥官中有一个勒克莱尔上校骁勇善战,今天法国制造的勒克莱尔型坦克就取自于他的名字。
1941年3月初,勒克莱尔上校率领数百名只配备轻武器的士兵,迫使驻守库佛烈的意大利重兵投降。
在厄立特里亚,蒙克拉尔上校指挥的一个旅的法军先后俘虏敌人约14000人,其中包括一名意大利上将。
4月4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向正在埃及开罗的戴高乐发来贺电,对自由法国军队在非洲所取得一系列胜利表示祝贺。在此期间,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与英国政府之间仍然存在一些分歧和摩擦,但戴高乐却坚持原则,捍卫法国利益。他当时曾对心存忧虑的部下们说:“我们的伟大和力量,就是在法国的权力问题上寸土不让。直到我们到了莱茵河国境,我们仍然需要这种不妥协的精神。”
6。接受严峻考验
但是,此时戴高乐眼前还有很多困难,重大问题之一便是同美国政府的关系。
美国罗斯福政府一直与法国投降的维希政权保持着联系,对戴高乐的自由法国却采取“一种冷漠和漠不关心的态度”。美国和英国甚至连在北非即将实施的“火炬”战役也对戴高乐保密。精明的戴高乐凭着自己直觉“嗅”到了盟国将在北非登陆,他竭力促成自由法国军队参加战斗。自由法国军队在北非“火炬”战斗中表现英勇,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也取得了出色的战绩。
在“火炬”战役以后,戴高乐所属的武装力量有了很大的发展,他本人的威信也有大大的提高。
1943年春夏,他领导部队参加了盟军突尼斯战役。此后,他们准备参加对意大利的进攻。戴高乐写道:“当盟军进攻欧洲的时候,法兰西之剑是多么的短啊!我们越是从苦难的深渊中复兴起来,我们的事业就越光辉灿烂。如果法国不建立自己的军队,那么将永远无法在自己和别人面前恢复他的尊严。”
经过四年的艰苦斗争,自由法国武装力量已经拥有一支23万人的野战军、15万人的殖民地军、5万名海员和32万吨的舰队、500架作战飞机。
在1943年夏开始的意大利战役中,盟军只要求法军参战,而不参与制定计划和讨论重大问题,戴高乐对此深感愤慨。但他仍然派出了三个师12万人参加了意大利战役,并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4年6月4日,法国先头部队率先攻入意大利首都罗马。6月18日,法国继解放科西嘉岛之后,又光复了厄尔巴岛。此役对盟军在法国南部登陆创造了非常有益的条件。与此同时,自由法国海、空军也捷报频传,本土地下抵抗组神出鬼没地袭击敌人。
7。打回法国
1944年6月6日,世界战争史上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诺曼底登陆战役开始了。法国军队参加了进攻行动,当天晚上戴高乐向法国人民发表广播讲话:“这是解放法国的战役,也是法国自己解放自己的战役。”
6月14日,戴高乐乘“战斗”号驱逐舰重新踏上祖国土地,一上岸就受到人民热烈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