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法国旅游的时候,在旅游大巴车上,导游给我们中国的游客讲了“自由法国的旗帜”夏尔·戴高乐的传奇经历:
在法国历史上,继拿破仑之后,夏尔·戴高乐是又一位重要的传奇式人物——他回绝了授予他的**军衔;他领导法国人民赶走了德国法西斯;在西方,他领导的政府最早与中国建交并提出了“”反对帝国称霸”的口号,决定法国绝不依从于超级大国,而且要独立自主地走自己的发展道路……在法国人民心中戴高乐不愧是一面“自由法国的旗帜”。
1.立志从军报国的教师之子
1890年11月22日,夏尔·戴高乐出生于里尔市一个教师家庭。他的父亲亨利·戴高乐早年选择了军人职业,并于1870年普法战争时志愿加入国民别动队,作为一名陆军少尉率领一排人参加了保卫巴黎的战斗。
在这场战斗中,法国最终战败,从而导致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的解体。到戴高乐出生时,法国人面临着普鲁士这个正在成为欧洲最强的陆权国家,他心中滋长一股强烈的复仇情绪。
中学毕业后,戴高乐下决心要当一名军人,因为他认为在国际衰微的情况下,投笔从戎是报国的最佳方式。1909年8月,戴高乐收到了法国最著名的军校——圣西尔军校的录取通知书。
跨入圣西尔军校的戴高乐,刻苦用功,成绩优异。他用著名作家雨果的三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风格干练、思想精确、遇事果断。”1912年10月1日,22岁的戴高乐从圣西尔军校毕业,以陆军少尉任职,开始了自己一生的职业军官生涯。
2.历经磨难的尉官
戴高乐来到陆军第二步兵师第33团。此时新任团长是后来当上**的菲利普·贝当少校。
一次在军事座谈会上,贝当上校的演讲被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戴高乐少尉打断。贝当并没有对这位年轻的人不恭生气,而是非常欣赏这位出来乍到、才气横溢的少尉。从此,少校和少尉之间有了密切的交往。
他们经常共同探讨军事问题,并后来发展成为一位高级军官与年轻门徒之间的友谊。但是,30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德国军队入侵法国时,由于各自的立场和态度截然不同,他们俩分道扬镳了。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戴高乐随33团移防北部边界地区。8月15日,他在比利时境内马司河上的迪南附近第一次参加了战斗并且负了伤,险些送命。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休养,戴高乐于11月底重返前线。此后,戴高乐又两次负伤。
1915年9月4日,伤势痊愈的戴高乐晋升为陆军上尉,出任33团第十连连长。三个月后,戴高乐就要求将他的连队派往激战正酣的凡尔登前线。
凡尔登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役之一。凡尔登是法国著名要塞,它不仅是通往巴黎坚固据点和法军阵地的枢纽,而且对深入法国及比利时的的德军防线有很大的威胁。
德军**谋长法尔根汉决定进攻凡尔登,使之成为“碾碎法军的磨石机”。为此,德国皇太子亲率领精锐部队10个师27万人和拖带1000门大炮,发动了志在必得的强劲攻势。而此时在凡尔登驻防的法军只有4个师约10万人和270门大炮,兵力悬殊极大。
1916年2月21日,德军以猛烈的炮火拉开了凡尔登大战的序幕。25日,德军占领了完全未设防的都蒙炮台,法军阵线被切成数段,形势告急。
法国政府紧急增派援军,并委任第二集团司令菲利普·贝当为凡尔登地区的司令官。当天夜里,贝当将军亲抵凡尔登前线。他给前线的部队划定了一条防线,要求用一切手段顶住德军的进攻。戴高乐部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调往凡尔登前线的。
三月二日,德军用重炮猛轰法军所在的阵地,德军步兵随后发起进攻。
戴高乐腿部中弹昏倒在地,遍体鲜血,以至于团长布多尔上校以为他死了。
战斗结束后,戴高乐双亲接到了自己儿子的阵亡通知书,他父母悲痛欲绝。
贝当将军闻讯后,立即“追授”他一枚最高荣誉十字勋章,称赞他“不愧为在各方面均无与伦比的军官。”
其实,戴高乐受伤后成了一名德军战俘,经历了32个月的战俘生活,在连续三次越狱失败后戴高乐被转押到因戈尔塔特的惩罚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