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八零娇娇知青妻,撩得糙汉心慌慌 > 第58章 关于霍南川的往事(2)

第58章 关于霍南川的往事(2)

张月娥的这个反应,明显是不对劲的。

一旁的池婉都被吓了一跳,不知不觉地跟着紧张了起来。

霍初春更是手足无措。

书籍是她拿过来的,话也都是她说的……

她像是做了错事的孩子一样,脸色微微的发白。

“娘,你这是怎么了……刚才不是好好的……”

他们在摘了野菜回来的路上,张月娥还一路念叨着,要给池婉做好吃的,肯定都是她没吃过的。

说起话来的时候。

张月娥是从未有过的轻松和开心。

但是也就一眨眼的功夫,张月娥却像是要哭出来了一样。

池婉轻轻的拍了拍张月娥的后背,无声的安抚着。

与此同时。

她的眼神寻找着霍南川的身影。

霍南川和霍冬至也从屋子里走了出来。

他早就听到了霍初春刚才说的那些话,在看到张月娥的这个反应,心里也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娘,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你想那些做什么。”

霍南川扬起一抹轻笑,用玩笑的语气,想要宽慰张月娥。

张月娥不断的连连点头。

她的心里也都明白,过去的事情就是过去了,是没有办法挽回的。

可是……

张月娥心底里那股酸涩的悔恨,却怎么也强忍不住。

反而越来越激烈。

如此一来。

张月娥不仅没能说出话来,反而眼睛越来越红,豆大的泪水就那样啪嗒啪嗒的掉了下来。

霍冬至和霍初春从没见过这副场面。

哪怕是从前,家里最穷的时候,张月娥都能咬着牙,把一个个孩子拉扯长大。

今天只是一本书……

只是那四个字……

却让张月娥哭得那样伤心。

“小婉,你带娘去屋子里坐一会儿,晚饭的事情我来。”

霍南川见张月娥实在是伤心,当机立断的安排道。

夫妻两人对看了一眼。

池婉隐隐的也明白霍南川的意思。

张月娥心底里是藏了事情,因为藏的太深,才会在爆发出来的这一刻,久久的无法控制情绪。

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跟熟悉的人,好好的说道说道。

“娘,我扶着你,我们去屋里。”

池婉扶着张月娥站起来,手臂紧紧的用力。

张月娥努力低着头,擦着眼睛,但是那感伤的眼神,根本藏不住。

两人缓缓地走向屋子。

一旁的霍冬至和霍初春,也都是忧心忡忡的神情。

他们也想跟着池婉一起去,想知道张月娥为什么会如此的伤心难受。

却被霍南川叫住。

“你们两个不许进去,就留在这里,先把野菜都洗了,等一下帮我一起做饭。”

在这个家里。

霍南川的权威是不容挑战的。

他既然都这么说了,霍冬至和霍初春也不敢在吭声,只能点头按照他说的去做事。

……

屋内。

张月娥抓着衣服的一角,不断的擦着眼睛。

“没事的,小婉,吓到你了吧?我真的没事的,就是想起了一些以前的事情而已。”

池婉注意到了张月娥的眼泪。

也看到了她紧紧抓着书籍的手。

哪怕在这个时候,都不愿意放开。

她走到一旁,打开热水壶,倒了一杯温开水过来。

将温热的玻璃杯子,轻轻的放进到张月娥的手里。

然后紧握着她粗糙的手掌。

池婉轻声问道,“娘,是不是跟阿川有关的事情。你别憋在心里,可以跟我说的。”

这一刻。

池婉不仅是要跟张月娥一起分担情绪。

更是想知道关于霍南川的,更多的事情。

“是……是应该让你知道……”

张月娥用力的按了按眼角,将潮湿的泪水擦去。

她深吸了一口气。

含着闪闪水光的眼睛,认认真真的看着池婉。

原本伤心痛哭的她,却又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骄傲的往下说道。

“小婉,不是我吹嘘自己家的孩子,你都不知道南川他有多优秀。”

“这个话,可不是我一个人说的。南川以前的老师,也是这么说的。”

“那个老师说,就没见过比我们家南川更聪明的孩子了。”

说到这里。

张月娥神情变得复杂,眉眼间的愁苦再一次的出现。

“只可惜……南川命不好,偏偏生在了我们家……”

这事情。

如今说起来,都是十几年前的往事了。

那个时候全国都在搞三线建设。

别看这个小山村如今是又偏僻又贫穷,在当年那个时候,却划进了三线建设的重要路线里。

那些年。

县城里,村子里,陆陆续续来了好多人。

有专业的建筑师,也有顶尖的工程师,更有出色的科研人员。

而张月娥口中提到的那位“老师”,就是当时最出色的科研人员之一,专门负责建设过程中的技术指导。

不仅仅只是如此。

那位老师还大有来头。

张月娥回想起那个老师,神情中依旧带着几十年如一日的崇敬。

“那位老师可是首都大学的教授!”

“我就是一个农妇,哪里懂什么是首都大学,什么是教授。”

“那个时候南川他爹就笑话我没文化,说那是全国最好的大学,他是最好大学里面最好的老师!”

老师这一份职业,天生就有着一股奉献的精神。

他见这个偏僻的小山村里,连个学校都没有。

村里的孩子到了读书的年纪,根本没有钱去更远的地方念书,就只能在家里种地,就这样一辈子是个睁眼瞎。

因此。

那位老师在村子里开办了学堂。

他组织了一批人,在他们工作空余的时间里,轮流来给孩子们上课。

“那个时候……村里的人第一次听说了竟然有这样的好事……”

“一开始,还全都不相信……怕他们要收钱……”

“后来还是那位老师,一家一家的去劝,去说,才陆陆续续有人将孩子送了过去……”

跟其他愚昧的村民们不同。

霍南川的父亲小时候曾经念过几年书,他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如今有了这么一个天大的机会。

全村第一个,就把霍南川给送了过去。

那个时候的霍南川,也是七八岁的年纪,早已经过了开化启蒙的时期。

可是那位老师来者不拒。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