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道长继续说:“是非不明的人,则知道自己不知道,对该问题选择不予回答”。
我刚才的那点尴尬,被老道长轻轻带过。
老道长继续说:《易经》的思维方式,有别于刚才的前两种,是第三种,叫“是非难明”。
老道长看到大家都露出惊讶的神色,不由得微笑了一下。
老道长继续说:“《易经》告诉我们,万事万物无时无刻,都在变化,下某个判断前,条件必须充分”。
老道长停了一下,也许意识到这种讲法很难被凌家子弟明白,他低头想了想后,抬头继续说:“要说明这个道理,我跟大家讲一个故事”。
听到老道长说要讲故事,年幼的凌家子弟都一脸高兴。
老道长继续说:“从前的一天,一个人走到河边洗脚,洗完脚后,这条河还是刚才那条河吗?”
年幼的凌家子弟面面相觑。
老道长继续说:这个人刚才洗脚时的河水,已继续往下流了啊!这条河已经不是刚才那条河了!
凌家子弟们纷纷发出“哦、哦”的声音。
这时一位年幼的凌家子弟举手了,老道长示意他可以发问。
这位年幼的凌家子弟问道:道长,如果我用盆来洗脚呢?
凌家子弟们发出了哄笑声。
老道长好不容易才忍住笑,他说:你洗过脚的那盆水,也不再是刚才那盆水了。
这位年幼的凌家子弟好奇地问:为什么啊?不是还在吗?水也没有少呢!
老道长微笑着说:水看起来还在那盆水,这里即使忽略不计你收放脚时,没在意地溅出的小部分,但这盆水,洗完脚后,水里一定多了你脚上的泥土尘埃,所以这盆水从你放入脚时,已不复是最先的那盆水了。
这位年幼的凌家子弟锲而不舍地追问道:我不洗脚呢?这盆水应该就是刚才那盆水吧?
老道长说:即使你不洗脚,这盆水放着的时候,天空掉下了灰尘,这盆水也不复是最初那盆水了。
这位年幼的凌家子弟在其他凌家子弟的哄笑声中坐了下来。
我知道老道长说的故事是“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哲学典故”。
“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是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
意思是指任何事物的静止都是相对的,运动才是永恒的,看待处理问题,要用发展的观点、辩证而论。
老道长继续说:《易经》教我们要用”是非难明“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正像思考“洗脚后的河流不再是同一条河”的思维方式那样,一定要注意不断变化的各种条件;当我们看待某一件事时,要同时从正反不同角度考虑诸多因素;下判断时,必须带有附加条件。
原来这叫做“是非难明”!
老道长是在教导我们,是与非,并非一如黑跟白;遇到问题时,要懂得辩证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