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芜站稳后忙不迭地松开,后退了两步,做错了事一般,垂着脑袋不敢吭声。
陆无昭缓缓呼气,划着轮椅匆忙离开,颇有落荒而逃的意味。
沈芜最终也没来得及问上一句,“你到底喜不喜欢我”。
这个问题太突兀,他们并不相熟,交集也不深,是问不出口的。若是冷不丁地说出这么一句,就算陵王先前未因她利用家仆这件事而动怒,也会认为她古怪异常而把她抓起来。
况且……经过了方才的意外,她也不敢。
外头雨很快就停了,空气中的潮气铺天盖地将人包裹,胸口闷滞,偶尔吹来一阵凉风,高烧未退的沈芜打了个寒颤。
阿棠没仔细瞧,随手就把桌上的披风拿了起来,抖开披在沈芜的身上。
芍药的目光顿了顿,“姑娘……这是……”
这是原来陵王殿下的那一件吧?她记得已经装在小木匣里,由她亲手递交给了门房啊,怎么此刻在这里?
阿棠这才反应过来,视线在披风上转悠了两圈,“管它哪来的呢,姑娘出来时穿的薄,眼下帮了大忙了,是吧姑娘?”
沈芜抿了下唇,没应声。
她的嗓子开始肿痛,浑身乏力,她不想再多说什么,只是心里难免会揣测,陆无昭将披风留在这里时,心里想的是什么。他问出那句话时,心里又在想什么。
他看上去对她毫不上心,可一举一动却又透着温柔和温暖。她跟在他身边亦有些时日,心里清楚,这不是他的一贯作风。
或许他就算还没喜欢她,心里对她也总有几分不同吧。
沈芜离开王府时,原先对她不冷不热的门房突然殷勤了起来,沈芜烧得头昏脑胀,未曾理会,孟五倒是侧目多看了他两眼。
门房老李关上大门,嘿嘿笑了两声,搓了搓手,有些兴奋,“孟大人,殿下怎么不多留沈姑娘待一会啊?”
孟五皱眉,“为何要留她?”
老李:“……”
为何?还能为何?就冲着这位沈姑娘是头一个进入王府的姑娘!是头一个能叫王爷去看望的姑娘!这还不足够说明问题的吗?
孟五一脸愁苦,“主子责怪我带她进来,可又省了你我的罚,真不知他今日心情好是不好。”
老李却是问起了旁的,“大人方才去哪了?”
“主子叫我把刘三公子的卷宗送到刘家去。”
“那三公子犯了何错?”
孟五说起公事来,语气冷硬,一板一眼,“醉酒后闹市纵马踩死百姓三人,伤三人,后又查明曾指使自己的小厮掳走丧夫的新妇,将人百般折辱,另有欺男霸女之事数桩,已一一列明于卷宗。”
老李眯着眼,点点头。
孟五一想到外头那些风言风语,心里便觉得烦,“凡我昭明司过手的案子,皆有主子亲断,主子日夜操劳,寻根究源,每个案子都反复查较,无一错漏,万不可能出现错判的!”
“是是是,您别激动,老奴亦是这般慷慨激昂地同那刘家人说的,咱们王爷绝不可能出错。”老李想说的不是这个,他意味深长地朝书房的方向看了眼,“孟大人,咱家殿下何时给人犯家属发过卷宗,以做解释?”
孟五愣了愣,“倒是没有过。”
“今儿头一回?”
“嗯,头一回。”
老李乐了,他毕竟活了四十多年,什么没见过?
“孟大人就没看出点什么?”
孟五愣头青似地干瞪眼,“看出什么?”
老李:“……”
孟五:??
老李一脸嫌弃地看了看百思不得其解的孟五,摆摆手,“罢了罢了,大人您就是个木鱼脑袋,老奴不与你说了。”
老李一边背着手往回走,一边念叨:“真是在王爷身边待久了,一个比一个木头。”
孟五:“……”
老李走了两步,突然停下,又走了回来,“对了孟大人,往后沈姑娘再来咱府上,我该不该把她迎进来啊?”
孟五认真地回忆了一下主子的反应,虽然嘴上说他自作主张,但却似乎并未动怒,对比主子对旁人的态度,喃喃道:“好像还是有些不同……”
“大人?”
“下回人再来,若是主子不在,你就叫人回去,别叫人等。若是在……还是来通传一声,别再将人赶走了。”
老李笑眯眯的:“得嘞!”
……
转日,刘二公子带着礼物上门,说是要向沈芜赔罪。刘嫆没来,约莫是没脸来了。
沈芜没叫人进门,也没收下刘家的赔罪礼,倒是阿棠将人打发走时,带回来了一封书信。
沈芜懒洋洋地歪在美人榻上,才刚看了两行,便坐直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