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楚倒不信自己找不到真正归心悦服的将领。
鲍信闻听刘楚此言却皱起了眉摇了摇头,“廷璞所言谬矣。”
“我非不爱文则,亦非欲报恩于你。”
“只是,你有识人之能,难道我就没有吗?”
“你我虽相识日短,但我却不难看出,你刘廷璞,有大将之风,是当世之杰,”
“你这样的人,是注定了和孟德一道,要在这乱世做出一番大事业的!”
“而我也能看出,文则庄严毅重,勇冠贲育,更兼治兵严谨,有不下二千石之才。”
“然而我虽爱文则之才,却不能尽用文则之能。”
“文则在我帐下也任事八年,却仍止于百人都伯,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刘楚摇摇头。
“非不愿用也,实不能用也。”
“你要知道,我帐下虽然只剩下了数千人马,但也早已经是派系林立,”
“我军中曲军候以上,无不是豪右大家,自领部曲投我。”
“在这种部曲制下,并不是我想重用文则便能重用的。”
“我并不能把他人的部曲拨给文则,而文则的百余乡勇此时也仅余十数人。”
“所以,在我帐下,文则非但难有出头之日,”
“更不知道哪一天,他就会如同其他许许多多的百人一样,亡于乱军之中。”
“你我都是为了汉室社稷,我自知才能远不及你,你也必定走得比我更远。”
“让文则跟着你,或许他会随你一道,借着你的风,也走得更远一些呢?”
“文则,”
鲍信拍了拍手,一个人从帐外走了进来。
刘楚看着走进来那人不禁愕然。
这不正是方才在帐外和他对视,他报之一笑的那名亲卫吗?
于禁进帐拱手作揖,一言不发。
“从今日起,你便效命于刘府君帐下吧。”
“是。”
于禁淡淡答道,然后默默走到了刘楚身后侍立,再也没有说第二句话。
刘楚转身,打量着这个进帐后只说了一个字的青年。
二人目光再次对上。
两人似乎都能感觉到,
对方眼里好像有一团火。
……
……
……
刘楚没有再说什么推辞的话。
鲍信都这样说了,于禁也这样做了。
再推辞未免矫情。
已是星夜,三人继续商谈一阵后结束了此次会面。
而鲍信让刘楚将于禁留下一会,说有话对于禁说。
刘楚便告别帐中三人,独自往自己营帐走去。
他不知道鲍信所言是真是假。
是真的想让于禁跟着自己做一番大事业?
还是因为于禁现在只是个百夫长,而且部曲已经死伤殆尽,不足以得到鲍信足够的重视呢?
毕竟对于张邈鲍信等人来说,典韦与于禁这些人现在都还只是小喽啰。
他们并不如自己一样,能够提早知道这两人会在未来如何地大放异彩。
他们麾下还有大把多比二人职位更高,能力更强,出身更显赫的人,在他们帐内任事。
而典韦和于禁二人也一样,
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未来会做出到多大的功业,到达什么样的水平。
毕竟他们一个队率,一个都伯。
乱世人命如草芥,天下的队率、都伯茫茫多,
谁能自信自己不是下一个死在明天的呢?
谁又能自信自己一定能超越其他人,成为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的弄潮儿呢?
人都是肉做的,命都只有一次……
然而想到这,刘楚忽然又有些不确定起来,
另一个时空里,典韦和于禁之所以能名垂青史,不也是大浪淘沙的幸存者效应吗?
跟了自己之后,他们命运的轨迹便完全与那个时空的不同了,他们还能大放异彩吗?
天下英雄何其多也,
只是在另一个时空里的大多数无名英雄们,
他们没有遇到能够让他们出头的机遇,
没有遇到能够合适他们磨炼自己的战场,
没有遇到自己命中的那个主公,
最后都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中,连姓名都没有留下。
轻叹一声,刘楚看向夜空。
银河气势磅礴,将天空分成两半。
自己又能在这个乱世做成什么样的功业?
自己又将带领哪些在另一个时空并不知名的人物和自己一起创造历史?
自己又会改写哪些在另一个时空里留下赫赫威名的人物的命运?
历史的大势总是向前,
但是每一个人物的命运,都可能会因为自己的到来而天翻地覆。
就像於夫罗,就像鲍信,
二人的命运已经彻底被改变。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自己的营帐门口,刘楚定了定神,走进帐中提起了笔。
他人的命运如何,刘楚不知道,
但他自己的命运,他一定要牢牢攥在自己手上。
而想要攥住他自己的命运,就要先牢牢地抓住曹操这匹千里马的骥尾,
并以此为手段,不断地壮大自己。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是时候准备准备,让曹操的刺史之位和自己的两个银印变得名正言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