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郝大通和王处一听从师命去了铁槎山,两个人就择了一处“云光洞”清修,王处一自幼好道,又曾得过异人指点,当年拜王重阳为师,一经师父指点一二,心中即能悟得八九分,所以进界远远超过郝大通。郝大通原本于易学、符箓方面颇有专修,此时专心悟道却多显不足,有时就免不了要多问王处一,王处一有时能够解答,有时却也回答不出来,有一次就对郝大通说道:“师兄,我看你在修道方面和我多有不同,我却不知道马钰几位师兄是何情形?郝师兄如果不嫌路途遥远,倒不如去多向几位师兄请教,或许就能够另得机缘。”
郝大通听了王处一的话,又想起师父当年说过可以让他另择良师的话,觉得自己只是和王处一这样在铁槎山清修实在是并无多大益处,倒不如索性去终南山看看,一则可以祭拜师父,另外有马钰几位师兄弟在,可以更多地切磋商讨,或许会于修道有益。因此当下就离了铁槎山,向终南山一路行来。
“师兄,师父当年也曾说我可另投明师,不过,天地之大,我却不知道自己应该何处寻找,我想不如我就和各位师兄弟们一起留在此地清修,或许能于修道有进。”郝大通见了马钰如此说道。
马钰沉吟片刻,慢慢说道:“师父当时说你可以另择明师之时我也在场,我想师父一向料事极准,这事也定然料得不差。你留在此处清修,我并无异议,不过若修行不对路,无异于南辕北辙,往往与期待相去甚远,你倒不可因为留恋同门之情而耽误了自己的修行。”
听马钰如此劝说,郝大通一时犹豫不决,这时和德瑾听了郝大通几人的对话之后,默默地想了片刻,轻声说道:“如果是王师兄说郝师侄另有明师,倒让我想起了一个人来,这人于修道之外更是精研易理和符箓之学,原来王师兄曾带着我们去拜访过几次,不过最终因为道不同而没有再多的交往,如今听郝师侄所学,倒和那人似是一脉,难道师兄说的郝师侄的明师就是他么?”
“师叔,不知道师父当时和你们去拜访的又是哪位高人?”郝大通连忙问道。
“说起来那个人,恐怕连师兄都不知道他的年纪。”和德瑾说道,“从我们还年轻的时候就听人们传说着他的名头,有人叫他岐山老丈,有人便叫他作岐山仙,他一直久居那岐山之中,很少与世人往来。我和师兄当年年轻之时曾一时好奇去岐山拜访,第一次却没有遇到,白白费我们走了好几天的路。到得后来,王师兄遇到了自己的两位师父,就出家在此终南山中修行。突然有一天,他对我们说道:师弟,我们这时再去岐山走一趟吧,这次定然能够有所遇。当时我看师兄的神色十分的笃定,又知道他自遇仙以后确实神通大增,所以就跟着他一路向西而去。”
“师叔,你们这次可见到了岐山老丈?”郝大通问道。
“嗯,这次自然是见到了。这次我们去时,那岐山老丈正自在一片桃林之中练着拳脚,他练的似拳非拳,似掌非掌,看着身形凝立不动,却看到衣袂飘飘,那桃林中的桃花就好像一片花雨一般飞将过来,煞是好看。师兄看到此情景,不由轻轻叫了一声好。”和德瑾慢慢说道,“那岐山老丈听得人声,就缓缓转过身来,看到我们哈哈一笑,说道:一寻不遇,再寻终究还是被你们寻着了。师兄说道:我们久闻老丈大名,从年轻时就想见上老丈一面,没想到却没有机缘,如今好不容易遇着,可算是三生有幸。岐山老丈又是哈哈一笑,引着我们向他的住处走去。原来他的住处就隐在桃林深处,这桃林却是他按照八卦图排列而成,常人如果只是从外面看来,根本找不到入口,即便找到入口,想要找到他的住处却又非大费周折不可。我们第一次来就只是走到桃林附近,看那树木深深,却没敢擅入,因此是无功而返。”
“这次我们幸亏遇到岐山老丈,跟着他才走进他的住处,与他一谈之下,原来他多年来耽于周易之学,更精心研究符箓,我与师兄原本于此道之上并不用心,但是此时听他稍加解说,便觉其中实在是精妙无比。我记得当时师兄笑道:老丈,如今我们虽无缘跟随老丈向学,恐怕日后却自会有后生前来相扰,届时老丈之学或可见于世。师兄说完此话,岐山老丈又是哈哈一笑,随口吟道:
重阳欲济世,全真留世名。
岐山有绝学,虚位待广宁。
如今我才知道师兄原来为你取名广宁子,恐怕你和那岐山老丈倒真有师徒之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