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岁的时候,石敬瑭离家从军,投靠在时任后唐代州刺史李嗣源帐下,听候李嗣源调派。
在李存勖、李嗣源于朱温“梁晋争霸”的作战中,石敬瑭冲锋陷阵,作战勇敢,武艺超强,常常单兵突入,无所不胜,战功卓越。
李嗣源很器重石敬瑭,遂招石敬瑭为女婿,把自己最疼爱的小女儿银花、即后来的永宁公主,嫁给了石敬瑭。
自此,石敬瑭成了李嗣源最信任、最得力的战将。
当时,后唐的皇上是李存勖。
李存勖的父亲李克用,唐末时是割据晋阳一带的军阀。黄巢起义后,李克用率河东之军追剿起义军,纵横于中原之地,最终逼迫着黄巢自刎而死,因战功被封晋王,晋阳由此成为后唐的发祥地。
李克用共有八个儿子,十五个义子。当时,李克用有十三太保,其中亲儿子一个,义子十二个。亲儿子就是李存勖,李嗣源是十二个义子中的一个。
如此看来,李嗣源乃是李克用的义子,与皇上李存勖是名义上的兄弟。
这一年,驻扎在魏州的赵在礼起兵造乱,唐庄宗李存勖派皇弟李嗣源前往魏博**赵在礼兵变。
李嗣源奉令,率领一万人马,打着旌旗,浩浩荡荡,望魏博进发。
李嗣源统帅的一万人马行至魏州地界时,将士们驻足不行,乱哄哄地闹将起来。
李嗣源心里疑惑,想看看是什么个情况,却见数位大将带领着众多兵士,匆匆走来,并将李嗣源团团围了起来。
李嗣源大惊,急问:“众将领!你等不从帅令,停军不行,意欲何为?!”
众将领齐声答道:“禀报主公,今上沉湎声色,荒淫无度,致使朝政败坏,民生凋敝,百姓苦不堪言;现今主公统兵在外,当自立为帝,重振朝纲,我等将领唯主公马首是瞻。”
“大胆!”李嗣源大喝一声道:“你等要叛逆乎?!速速归营,整队前行!违令者格杀无论!”
众将领及兵士闻言,呼啦啦跪伏一地,叩头不止,定要让李嗣源自立为帝。
李嗣源是李克用的养子,而李存勖是李克用的亲子,俩人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名义上是弟兄俩。
平时,李存勖也非常厚待李嗣源;故此,李嗣源对李存勖并没有二心,也不想背叛李存勖而自立为帝。
李嗣源心想,圣上待我恩重如山,我也一直忠心耿耿地为圣上效力,且已位极人臣,富贵无限。现在圣上派我去平叛,结果叛未平,我自己却在半路上背叛圣上了,这算作什么事情?!我若拥兵自重,自立称帝,那将置圣上于何地?!众将领所为,不是置我于不忠不孝之地嘛!
面对将士们逼其自立,让其在河北称帝,李嗣源坚辞不就,誓死不从,心里盘算着如何脱离军队,只身返回洛阳,去向李存勖言明真情,请求处置。
李嗣源拿定主意后,遂答应手下说:“众将领,各位且先归营,待本帅考虑一番后,定给你们个满意答复。”
将士们被李嗣源劝走了。
回到中军大帐的李嗣源,换了一身便服,趁其他大将不备,除了中军大帐,悄悄摸出营,单枪匹马,在返回洛阳的大路上,策马疾驰,狂奔不止。
李嗣源要赶回洛阳给李存勖说明情况去。
3
李嗣源走后不久,校官发现中军大营空空如也,不见了**李嗣源。
校官有事要禀告**,却不见**其人,心中甚是惊诧,再一打听,有值守官报告说:“主公不知何故,换了便衣,单枪匹马,出了大营,望洛邑方向去了。”
校官闻听到这个消息,大吃一惊,心中甚是着急,慌忙去找副帅石敬瑭。
校官一路急奔,来到石敬瑭的大帐前,冲守卫兵士喊道:“快快禀报副帅,小将有要是相告。”
卫兵急忙禀报进去。
石敬瑭令校官进帐禀告。
校官进到帐中,冲石敬瑭略施一礼,着急地说道:“副帅在上,小将刚才去主帅处禀告军情,不见主帅本人,据值守官报告,主帅单枪匹马,出了大营,往洛邑方向去了。”
石敬瑭乃是此次兵乱的主谋者之一。劝进李嗣源自立为帝的将领们将劝进情况报告给了石敬瑭,石敬瑭正琢磨着下一步的行动,忽然闻报说李嗣源单枪匹马出了军营,往洛邑方向去了。
石敬瑭闻报,心里马上就明白了,李嗣源孤人独马离去,定是回洛阳向庄宗皇帝请罪去了。
石敬瑭闻听到这个情况,大吃一惊,急令卫士拉来他的战马。
卫士闻令,赶忙牵来了石敬瑭的战马。
石敬瑭的战马是一匹枣红马,正抖擞着精神,打了一个响鼻,前蹄在地上挖着,像是要飞驰而去的样子。
石敬瑭翻身上去,枣红马嘶鸣一声,驰骋而去。
石敬瑭快马加鞭,一路狂奔,去追赶李嗣源。
一路上,石敬瑭心急如焚,不停地抽打着马屁股。
石敬瑭胯下的马,极速驰骋,像是原野中划出的一道闪电,
约一个多时辰,石敬瑭看到了不远处正奔驰而去的李嗣源。
石敬瑭大声喊道:“父帅!且停!”
李嗣源发现后面有人追赶,紧抽了马屁股几鞭,双手抖动着缰绳,嘴里“驾,驾”地喊着,促马疾驰。
石敬瑭猛地抖动缰绳,胯下的枣红马腾空而起,像道闪电,飞驰而去。
石敬瑭追上了狂奔不止的李嗣源,赶到其前面,猛地又一拉马缰绳。石敬瑭胯下枣红马猛然立住,两个前蹄腾空而起,直立起来,嘶鸣声划破长空。
李嗣源也赶忙勒住了自己的战马。
石敬瑭拉转马头,策马过来,来到李嗣源马前,从自己的枣红马上腾身跳下,一把抓住了李嗣源的马缰绳,高声问道:“父帅大人,你私自一人,如此慌张,意欲何往?”
李嗣源骑在马上,看着马头前怒视自己的石敬瑭,答道:“贤婿呀,你有所不知。就在刚才,军营兵变,将领兵士们喧哗闹事,要立为父为帝。贤婿,他们要贪图富贵,却让为父北面称帝,此乃大逆不道之事,为父如何肯为?!为父听说赵在礼谋反,也是部下逼迫的,他自己并无此心。贤婿呀,赵在礼乃外人,相对于赵在礼,他旁人尚且无心谋反,为父与今上乃兄弟,焉能不如个旁人了?为父听说圣上正统兵前往汴梁,正行进在路途上;故此,为父欲前往京师通汴梁的路途,向圣上禀明情况,请求处分。贤婿,莫要再说了,你既是也追赶来了,咱翁婿二人就一同奔赴圣上去。”
石敬瑭闻言,忙谏道:“父帅此举,何其愚也!目今情势,岂是言语所能说清的?父帅试想想,古往今来,岂有在外领兵,军队发生兵变,主将却没事的道理?你这不是自投罗网、自送性命去嘛!”
李嗣源道:“贤婿言过其实了。圣上乃为父之兄,为父乃圣上之弟,为父禀明情况,料圣上也不会为难为父。”
“糊涂啊!”石敬瑭急迫地禀告道:“江山社稷面前,亲父子尚且不容,何况是兄弟?为父不知高祖太宗之事嘛?!”
石敬瑭所言高祖太宗之事,指的乃是大唐开朝皇帝李渊与二皇子太宗李世民之间的故事。当时,李世民为继承皇位,发动玄武门事变,杀死太子李建成、三皇子齐王李元吉,逼迫李渊禅让了帝位。
李嗣源被石敬瑭给说住了。
石敬瑭进一步说道:“人家亲兄弟尚且兵戎相见,置于死地而后快;为父与今上并无血缘关系,非是亲兄弟也!今上会放过为父?!”
石敬瑭这番话,说得李嗣源大为震惊。
李嗣源心想,是呀,我统兵去平叛,将士们却在半路上兵变了,要立我为帝,作为统帅的我如何说得清楚?即使是我说得清楚,也得别人相信嘛!
李嗣源因此犹豫不决起来。
石敬瑭观察着李嗣源的表情,见李嗣源犹豫不决起来,赶忙劝道:“父帅,犹豫不决是兵家大忌,瞻前顾后只会贻害战机。”
李嗣源闻言,看着石敬瑭说道:“若以贤婿所见,目今之下,该当如何?”
石敬瑭答道:“以小婿之见,目今情势下,不如趁势南下,抢在圣上之前,直取汴梁。父帅,汴梁乃得天下之紧要,得汴梁则大事可成也。父帅犹豫不定,徘徊不前,若等到天子陛下夺了汴梁,就失去了今后发展的地盘。父帅细思,你此番前往圣上面前请罪,后果不堪设想也!只会招来杀身之祸!父帅若有志于天下,小婿愿提兵三千,先行进击,攻下汴梁。”
李嗣源闻言,幡然醒悟,用手拍着自己的额头,连声说道:“万幸!万幸!多亏贤婿及时赶来,拦下了为父;特别是贤婿此番言语,实乃良策,听后如醍醐灌脑,令为父豁然开朗,否则,为父此番一去,无异于自投罗网,枉送性命也!”
随即,李嗣源与石敬瑭一同返回大营,在歇息了一夜后,拔营出发,向魏州挺进。
李嗣源大军正行进中,忽见远处尘土飞扬,哨马驰马奔来,高声报道:“报**、先锋,前面发现大队兵马,旌旗蔽日,浩浩荡荡,正疾驰而来!”
李嗣源、石敬瑭闻报大惊,令哨马再探再报。
哨马闻令而去,李嗣源令石敬瑭带领前队,迎击而去,无论如何要击败来军。
石敬瑭闻令,急率前军,迎击来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