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风云际会大变局下的家国情 > 第1章 敬瑭发迹 (1)

第1章 敬瑭发迹 (1)

风云际会:大变局下的家国情怀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表里山河潼关路。望西京,意,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

第1卷 五代十国

第1章 敬瑭发迹 (1)

1

开篇说些闲话。

话说唐朝末年,天下大乱,烽火连绵。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攻城陷阵,战乱不止。时有山东曹州冤句人黄巢,字号不详,出生于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成年后,黄巢赴京赶考,屡试不第,遂怀怨在心,赋《不第后赋菊》一首:

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诗是好诗,只是动机不存。

这厮,科考不第,乃学问不高,焉何埋天怨地?!这厮的《不第赋**》,看上去是咏菊,描述**的高洁品格,然读语气,再品喻指,似有不臣之心?

果然,数年后,河南大旱,颗粒无收,百姓饥不果腹,官府犹用兵不息,赋敛愈急,致使百姓苦不堪言,流离失所。盐贩子王仙芝,山东濮阳人,见有机可乘,遂乱中取事,纠集数千余人,于长垣县起义,攻城略地,声势浩荡。

落榜在乡的黄巢,生性喜欢动乱,就与子侄黄存、黄揆、黄邺及外甥林言等八人聚众数千人,响应王仙芝。四方苦于苛征暴敛的百姓,及散居民间的庞勋旧部,争先投奔义军,“数月之间,众至数万”,攻郓州,袭沂州,占领了山东大部。

唐僖宗见义军声势浩大,采取招抚策略。王仙芝欲降,黄巢极力反对,激愤之下,暴打了王仙芝一顿。王仙芝恐黄巢暴躁,隧不敢再有投降念想。后王仙芝战败被杀,黄巢异军突起,人马一度发展到数十万。

黄巢义军转战江浙、复挥师北上,攻克洛阳,轻取潼关,兵锋直指京师长安,情况万分危急。慌乱中,唐禧宗弃城逃亡,窜入蜀中,躲避战乱,整整四年。唐末诗人罗隐讥笑僖宗与其祖上爷爷玄宗一样,作诗道:

“马嵬烟柳正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

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冤杨妃。”

带领义军攻陷长安的,乃是宋州砀山人朱温。在众将领的拥籁下,黄巢进入长安,即位于合元殿,国号大齐,年号金统。

逃入蜀中的唐僖宗诏令天下,令各地节度使讨伐黄巢贼军,勤王救援。

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接诏,亲帅大队人马,十万火急,赶赴长安,戡乱平叛。

李克用、王重荣、杨复光等部猛烈攻击长安,黄巢、朱温坚守不住,遂退出长安。

李克用统帅晋阳军,与黄巢义军大战数年,官至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职务。

朱温于参加义军六年后,归附唐军王重荣、杨复光部;后因战功卓越,渐次升任河南中行招讨使。

二年后,黄巢义军逼近河南中行朱温辖地,朱温恐慌,急忙求救于李克用。

李克用为扩充地盘,派三万兵马,协同朱温,夹击黄巢义军。

黄巢兵败,李克用一路追赶,昼夜行军二百里。

黄巢遭到围攻,逃到胡浪谷,环视左右,跟随者已不足百人。

眼看官兵将至,黄巢绝望至极,遂自杀身亡。

黄巢义军被**了,李唐江山该是稳定了,谁知,朱温野心勃发,率军进入关中,控制了李唐王朝政权,用武力将后来继位的唐昭宗逼遣洛阳,后又将其秘密杀害,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史称唐哀帝。

唐天佑四年,朱温通过禅让形式夺取了唐哀帝帝位,代唐称帝,建国号梁,改年号为开平,史称“后梁”。

繁花锦绣,威达四海,光耀千古,煌煌曜日的李唐王朝宣告灭亡。

剿灭黄巢,李克用厥功至伟。况且,李克用也早已窃视李唐江山了,岂能眼看着朱温篡夺了李唐江山自己手里却空空如也?于是,李克用不服朱温调遣,仍沿用唐天佑年号,以复兴唐朝为名,与后梁争雄,抢夺江山社稷。

唐天佑五年,李克用病死,其子李存勖接任唐河东节度使职务,继续与朱温争斗。

后梁乾化二年,即唐天佑八年,因继位问题,朱温被儿子朱友珪弑杀。

这场乱世,将历史上赫赫有名之大唐给葬送了;接下来,历史进入到了五代十国。这期间,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要属一个名叫石敬瑭的人。

古时,山川地理对王朝的安危,至关重要;故此,汉末刘备,千方百计谋取蜀地,作为三分天下有其一战略目的的必要条件。

对于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位于北部的燕云十六州,因长城及险峻山峦形成的天然屏障,成为抵御契丹等异族南侵的天然屏障。

何为燕云十六州?

燕云十六州,乃沿长城靠南摆布的十六座州城,分别是幽州、蓟州、瀛州、涿州、莫州、檀州、顺州、新州、妫州、儒州、武州、云州、应州、寰州、朔州、蔚州。

这十六座州城及它北依的长城,乃是中原王朝抵御外族的天然屏障,保有燕云十六州,便能稳定和繁荣中原及内地;而失去燕云十六州,中原王朝便失去了天然屏障,不得不花费大量财力和兵力来防御外族的侵扰。

如此关键的战略要地,竟然被石敬瑭拱手送给契丹了。

后世北宋,乃是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最为繁荣军事力量却相对薄弱的一个封建王朝。为谋取燕云十六州,靠长城及险峻山峦形成的天然屏障,抵御契丹等异族南侵,确保朝廷安全,成了从太祖赵匡胤至徽宗赵佶一致的、梦寐以求的愿景。

但凡攻城略地,力达则攻之,力弱则智谋之,力不足则远避之,所为审时度势、量力而行、趋利避害也;不估量情势,孟浪行事,做力所不及的事情,难免会招惹出麻烦来。

因为燕云十六州的疆域,徽宗赵佶与女真人签订了海上之盟,意欲南北夹击,剿灭辽国。不曾想辽国是被剿灭了,但金国乘势南下,在占领了大辽广阔疆域后,又攻破了北宋京城汴梁,掠走了皇室成员三千余人及十万百姓,制造了改写历史走向的靖康之乱,令人叹息不止。

这一切,根源都在石敬瑭,是石敬瑭一手造成的。

这是些闲话,接下来说正话。

2

你道石敬瑭乃何许人也?

石敬瑭乃沙陀人,祖居太原汾阳里,后唐庄宗李存勖的侄女婿、后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

据说,石敬瑭祖上乃春秋时卫国大夫石蜡、汉景帝时丞相石奋。

北宋欧阳修或许是因其割让燕云十六州于契丹之故,很藐视石敬瑭,曰石敬瑭的这个姓不知道最初的来历。言下之意,就是不认可石敬瑭祖上乃春秋时卫国大夫石蜡、汉景帝时丞相石奋。

汉朝衰亡,诸侯割据,战火连绵,纷争不断。家住京师长安的的石敬瑭的祖上,眼看着京畿要地动乱不堪,身家性命不能保存,随时有家破人亡的可能,便也像其他一些中原士大夫一样,选择了逃离京畿,远赴他乡,躲避战乱。

石敬瑭祖上选择了远离京畿要地、相对稳定繁华的陇上河西走廊地区。

石敬瑭的祖上自长安出发,一路西行,翻秦岭,出陇右,过黄河,越乌鞘岭,入走廊,迤逦三千里,来到了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甘州。

像河西走廊、甘州之类的说法有点现代了。其实,古代时,没有河西走廊这个概念;隋朝之前,甘州也不叫甘州,叫张掖,乃是汉武帝大败匈奴后,在河西地区建立的第一个郡,取“张国臂腋,以通西域”之意。

从地名上可以看得出来,张掖这个地名是一个彰显国家意志的地名。

时至西魏废帝三年,魏废帝曹芳改西凉州为甘州,历史上始有甘州之称。

甘州南依祁连山脉,北临巴丹吉林沙漠,中间是弱水浇灌的绿洲平原,沃土千里,甚是富庶。

石敬瑭的祖上见甘州乃人杰地灵、物阜民丰的好地方,遂在甘州定居下来,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当时,甘州乃中西方文化和贸易交流的重要地方,经济文化极为发达。

石敬瑭的祖上定居在甘州,除耕读之外,便是在南山上开凿洞穴,招揽弟子,传道授业解惑,以期后人明事理,懂廉耻,学为好人。

后来,历经魏、晋、南**、及隋,便到了煌煌大唐。

煌煌大唐,繁花锦绣,国力鼎盛,万邦来贺。

石敬瑭祖上原本就是中原是大夫,来甘州乃是为了躲避战乱;既然战乱已过,就不再留恋甘州这块偏远之地了。于是,石敬瑭的祖上,又携家带口,离开边塞之地的甘州,碾转北上,最终定居在了长城以南的晋阳,即今日的山西太原。

景福元年,石敬瑭生于晋阳汾阳里,在家排行**,人称石**。

石敬瑭自小沉默寡言,不好交往,偏爱研读兵法,非常崇拜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李牧、汉朝名将周亚夫。

李牧、周亚夫皆历史上有名的战将,忠君爱国,堪称楷模。石敬瑭若真学了这二人,也不失为一种美德;只可惜,石敬瑭叶公好龙,标榜的和做的,完全是两码事。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