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走出山区
从那帮到贵县,走路有八十多华里,如果只是石达开一个人,起个大早,太阳落山也能走到贵县,但是带上两个尾巴就不行了,香草还吃过一些苦,石达开的小妹石灵芝就一副乡村大小姐的派头了。
为了让两个女孩去一趟贵县,那帮石家进行了周密的计划,第一天在一个叫中里的地方过夜,这里有一家伙铺,必须让家人先去到伙铺里换上新的被褥,然后再安排吃饭。第二天,从中里出发到贵县就好办了,县里有旅馆,有会馆,只要有钱就行,一同去的龚先生对县城很熟悉,大拍胸口,一切有我。
在那帮呆了六年,龚先生终于积累了足够的费用,准备再赴京城,赶明年的春围,辞去了在那帮的工作。他对石达开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我的学问,已经全部教给了你,至于将来会怎么样,就看各人的运道了。”
石达开点点头,他学了这么多年,一直没有想考学的念头,他只想做一个有文化的农民,把那帮的数百亩地经营好,种植好,让父亲感到后继有人,之后,再娶上一房妻子,生下几个孩子,让孩子们每天绕在祖父膝下,享受天伦之乐。以此报答父亲对自己的收养之恩。这次十六岁生日之后,他突然有了不妨考个秀才,满足一下父亲的虚荣心这样的念头。
这一次是他第一次向那帮的南方走,过去进到那帮,是从北边的黔江过来,后来,主要是在黔江边的马来口到那帮之间走动,上一次打游民,他也只是到了东岗一带。龚先生告诉他,贵县县城也有一条大河经过,与马来口的黔江大小差不多,只是水色不如黔江清澈,凡有大河经过者,必经济发达,中国数千年文明,都是从河流开始的。
一路慢慢走,八十里路分成两天,六匹马加上三个马夫,成了一条浩浩荡荡的马队,两个十来岁的女孩子看到什么都稀奇,看到什么都喜欢,路边的花,树梢的果,水里的小鱼,都能得到她们的齐声欢呼,石达开摸着自己前额上新剃的半光头,一份责任由然生起在心头。
马夫头目叫石安,常走这段路,东边的村西边的树,哪家的女儿成寡妇,他都清清楚楚,一路向石达开和龚先生介绍路上的风土人情,到也不至于寂寞。中餐在野外解决,马夫们找了一个溪水边,淘米做饭,捡柴垒灶,焖上从家里带出来的干肉干菜,好一番闲情逸志。
“小妹,香草,这回是享你们的福了!”石达开说:“如果没有你们,我一个人起早贪黑赶路,哪里有这份雅意。”
马夫做好了饭,每人盛了一碗,下面是饭,上面是菜,出门在外,就不能太过讲究。
来到贵县,已经是第二天的傍晚。从北门走进贵县,就是贵县最热闹的大市场,这里,大到桌椅家具,小到针头线脑,一应俱全,两个小姑娘的注意力立即被吸引了过去,幸好时间已经偏晚,大小店铺都准备打烊,两位大小姐才依依不舍的离开,手里的的绣花针,彩丝线已经买了不少。走在青石板铺成的路上,来自于山里的少年第一次看到了这么多的人,南河边的小码头,竹篙林立,大小船只,拥挤不堪。在龚先生的带领下,一行人来到码头边的粤东会馆住下,这里平时招待粤东来的客商,空闲的时候也接待一些本地人,在这里住下最大的好处是安全,除了住在里面的人,闲杂人等一率不得进入。贵县的语言很杂,有粤语,有壮语,也有广西官话,很多人都能说好几种话,在这里不存在交流的问题。
在贵县,石达开住了三天,每天两个小姑娘在石安的陪同下去逛码头,逛市场,另外两个马夫把石崇元带来的山货出手,乡下地主也没有闲钱,只能通过贸易才能得到一些活钱采购一些小姑娘们喜欢的物资。这三天,石达开一直呆在学正衙门,那里有贵县最大的学堂。石达开把名册在学正大人处注册后,就跟着学堂里的学生上了三天课。第一天上初级班,觉得太过简单,第二天去到中级班,仍然觉得不能满足,第三天在高级班呆了一天,正觉得过瘾,晚上回到粤东会馆,两个妹子跑来告诉他,她们把贵县每一个小角落都逛了一遍,也买了自己计划买的东西,想快点回去把自己的欢乐带给家人。
看着两个妹子天真的目光,石达开抑制住自己继续听课的念头,决定返回。
这一次的贵县之行,石达开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对明年二月的县试充满了信心。
由于购买的东西太多,三个马夫变成了挑夫,六匹马用了五匹驮物品,只留下一匹给两个女子轮流骑。开始十几里,两个女子谁也不肯骑,走了一半的路,才知道辛苦,石灵芝率先骑了上去,之后,两个女子一人一段,在天要偏黑的时候,来到了中里。
住的还是上一次住的旅店,老板也是上一次的老板,只是脸上的表情有了大大的不同。
住下后,店老板找到了马夫头石安,告诉石安,他们这伙马队已经入了强人的眼。从中里到那帮,要走过几处偏僻的山谷,明天,肯定有人会在那里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