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传 > 第四十八章 汉江阻击(1)

第四十八章 汉江阻击(1)

被子?刚入朝时轻装,没带,以后运输没跟上,拉倒了。

毯子?我们哪有那玩意?战场上缴获了点,够几个人盖?

大衣?干部每人有一件,战士每个班一件,站岗时换着穿。

天气不冷?“冷不冷,我说一件事给你听。”孙德功回忆了他渡大同江的经历:

1950年底,第三次战役初期,部队奉命进至平壤、中和地区,担任师管理科科长的孙德功负责师部设营,于晚8点先过大同江。

孙德功过江时,江桥已经被美机炸断,天正下着大雪,江面还没封冻,江水也不深,孙德功一行*衣服徒涉过江。

刚过江,接到报告,说后面冻死两个人,孙德功只好徒涉回去,处理后事。

孙德功第二次南渡大同江时,刚走到江中心,江北岸又有人报告,后面又冻死了一人,没办法,只好再返回北岸。

孙德功第三次徒涉过江后,身上的热量已经散发将尽,脸色苍白,浑身上下无一点血色,冻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幸好同行的卫生员有点经验,赶快找了6件大衣,把孙德功裹了个严严实实,半个小时后才渐渐暖和过来。

第446团和第447团是后半夜过江的,他们过江时,雪停了,有1尺多厚,江面全部封冻,人员、骡马全是从冰上走过去的。前后只有几个小时,你说有多冷?

白云山防御战时,孙德功营第5连2排排长坚守光教山时,硬是冻得站不起来了,抬下战场就截去了两条腿。

那时候,天真冷,人也真能吃苦。现在说起来像神话似的。至于吃的,“一把炒面一把雪”,再平常不过的了。不打仗还好,能吃上点热乎的东西。后面运上来啥吃啥。

有时,天天吃高梁米;有时,天天啃窝窝头;有时,天天嚼黄豆,吃得臭屁连天。好在都是露营,多少个屁都能随风散发,污染并不严重。

打仗的时候就苦了,只能“一把炒面一把雪”。白云山战斗后期,山上的雪全炸光了,吃炒面就跟吞沙子似的。

由于部队长期吃炒面,吃到最后,不少人吃得体内维生素奇缺,有的连队一半以上的人员都害了夜盲症。

据说,这事后来反映到**,非常关心,亲自找了几个食品专家攻关,研制了一种“肝精”,连同鸡蛋粉和辣椒送往前线后,才初步解决了问题。

老人们还说,在吃、穿、住上,我们和美国兵没法比。人家每个班都有一顶帐篷,每个人都有一个背囊,里面装着鸭绒睡袋。

睡觉的时候,帐篷一支,四周摆上坦克,探照灯开起,几公里范围如同白昼,闭着眼睛还牛皮烘烘的!

吃的,人家有给养车,天天烤面包,罐头是现成的,牛肉、蔬菜、水果罐头都有,单独执行任务的还配有酒精炉,热罐头用的。简直过的是少爷日子。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