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传 > 第四十八章 汉江阻击(1)

第四十八章 汉江阻击(1)

第四十八章汉江阻击(1)

志愿军抗美援朝,“我们方面发生的问题,最初是能不能打,后来是能不能守,再后是能不能保证给养,最后是能不能打破细菌战。这四个问题,一个接着一个,都解决了。”

解决第二个问题的奇迹,由第50军和第38军于第四次战役肩并肩在汉江两岸率先开始创造。

作为我军第一次大规模的防御作战,其激烈程度和全新特点在我军20多年的战争历史中史无前例。

这次战役,美军主力集中于西线,由美第1军(辖3个师、2个旅)于1951年1月25日在野牧里至金良场里约30公里地段首先发起,沿“京釜国道”向汉城方向实施主要突击;

28日,美第9军(辖3个师、1个旅)在金良场里至骊州约38公里地段展开,向礼峰山方向实施突击。

我军恰恰相反,按照“西顶东放”的部署,西线第一线只展开第50军和第38军之第112师,以4个师的少量兵力阻击敌主要进攻集团,争取时间,掩护东线我军先诱敌深入,尔后集中主力实施反击。

在野牧里至安庆川40公里地带已展开多日的第50军,奉命依托修理山、帽落山、光教山、文衡山等要点,构成第一道防御地带,依托博达里、内飞山、鹰峰、国主峰等要点,构成第二道防御地带,于敌主要进攻集团的主要突击方向上,扼“京釜国道”咽喉,抗击美第1军全部和美第9军一部的进攻。

战役之初,相当一部分人担心这支起义部队顶不住。然而,第50军顶住了,并且在汉江两岸坚守了50昼夜!

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在他的*中如是评价:

我担任西线防御的50军和38军112师,在天寒地冻、粮弹供应困难、工程器材极其缺乏的情况下,依托野战工事进行坚守,战斗进行得异常艰苦。

50军是长春起义的国民党第60军改编的。这次正好和38军这样的主力配在一起,不甘示弱,打得非常英勇。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野战军中,对第50军这位“小老弟”,王牌第38军一直特别关照,从不摆“老大哥”架子,更不歧视这支起义部队,这真诚、深厚、长久的友谊,始建于他们并肩血战美国大兵的汉江两岸。

从**回国后,有两位38军的干部告诉林家保:“哎呀呀,过去我们对50军认识不够啊!

说句老实话,汉江阻击战刚开始时,我们都以为起义部队的战斗力很有限,一直担心你们顶不住。没想到你们还真能打!50军不能小看,不能小看!”

汉江50昼夜阻击战,第50军确实打得“异常艰苦”。

穿啥?浦绍林说:“我那一身,从1950年10月出国到1951年4月回国,一天都没换过,里面的虱子用东北老百姓的话说,‘老鼻子了’。几个月下来,身上的棉衣、棉裤,上下左右前前后后全‘开花’了。下了战场的部队就像一群‘叫花子’”。

又说:“洗澡?到哪洗?能抓一把干净的雪把脏兮兮的泥猴般的脸蛋擦一擦就不错了,这是打仗!谁有心思讲究那么多?”

住啥?说“天寒地冻风餐露宿”一点也不夸张。

房子呢?全叫美国飞机炸了!美国飞机太猖狂了,见到房子不是丢炸弹,就是丢燃烧弹,明摆着的老百姓住宅,照丢不误,半间也不留下。老百姓真惨,有的是一家一家的全炸光了;有的炸得老人、孩子无依无靠、无家可归。

怎么露营?每到一地,领导用红铅笔在地图上圈:1连在这,2连在那……然后,各连带到“圈地”里,就地疏开,分头去挖各自的掩体,一方面好防空,另一方面好睡觉。老兵有经验,一般都在掩体里抠个洞,既安全,又保暖。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