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汉江南岸阻击战
抗美援朝战争第四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第38军在**人民军第1军团配合下,为保障中朝军队主力在东线横城地区实施战役反击,于1951年1月25日——2月16日,在汉江以南依托野战工事,对美军进行了带有坚守性质的防御作战。
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韩国)军经中朝人民军队打击退至北纬37°线附近地区后,为挽回败局,从1月25日起,在全线逐次发起新的进攻。
美军第1、第9军(第一梯队共4个师3个旅)在野牧里至骊州68公里地段上,向汉城方向实施多路进攻。
在该地区进行防御的志愿军第50军和第38军第112师,克服天寒地冻、工程器材缺乏等困难,构筑了两道防御阵地。
为减少伤亡,每一阵地只以少数兵力防守,主要兵力疏散配置在纵深机动位置上。
防御中,依托野战工事,顽强坚守阵地,以突然、猛烈的火力配合阵前反冲击,对防守的每一要点,同美军展开反复争夺,予以大量杀伤。
30日,美军集中3000余人,在80辆坦克、20余架飞机支援下,猛攻第50军第149师第447团东远里阵地。该团指战员沉着应战,轮番进入阵地,打垮美军4次进攻。
战至2月3日,美军突破第一道防御阵地,志愿军转至第二道防御阵地继续防御,并为了增强纵深防御力量,缩小了第50军防御正面,将南泰岭、果川、军浦场及其以西14公里的防御阵地交人民军第1军团防守。
同时以第38军主力进至江南加强第112师的防御。战至7日,美军占领了第50军第二道防御阵地。
此时,汉江开始解冻,为避免背水作战,第50军和人民军第1军团除留一部控制汉江南岸桥头阵地,主力撤至江北组织防御,第38军仍在汉江南岸坚守原阵地。
8日,美军第9军向第38军防守的阵地发起猛攻。第38军各部队经过十多天战斗,食物、弹药十分缺乏,指战员以“人在阵地在“的决心,“一把炒面一把雪“,顽强作战,同美军反复争夺每一阵地。
有的阵地失而复得多达五六次,始终守住了汉江以南的武甲山、南治岘一线阵地。
第50军第150师第450团也一直坚守在汉江以南的广州地区。直至横城反击作战结束,志愿军防守部队奉命于2月16、18日向汉江北岸转移。
此战,第50、第38军将美军第1、第9军牵制于西线,共毙伤俘敌2万余人,有力地保障了志愿军主力在东线的反击作战。
(摘编自《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第二十章50军汉江阻击战(1)
50军奉命在汉江南岸正面死守,38军防守侧翼。因为50军不是主力,志愿军总部准备把50军用于这次防守狙击战,用于消耗美国所谓的联合国军,留38军作为预备队,防备万一50军顶不住的时候上。
50军前身是原国民党军第60军,为滇军部队,在辽沈战役中于长春起义。
1949年全军整编后,这支部队被改编为第四野战军第50军,军长为原60军军长曾泽生。
50军成立后,按照人民解放军的建军原则,部队进行了政治整训,又补入了许多解放军军官和战斗骨干,全军整体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在血站汉江战役中,50军位于战线的最西部,在汉城以南地区,背临汉江,迎头挡住美3师、美25师、英29旅和土耳其1旅的道路。
在整个防御战线上,50军就担任了40公里美军主力突击方向上的阻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