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美军的“猎犬行动”
1951年1月15日,小心翼翼的李奇微发起“猎犬行动”,采取了试探性的进攻。
“猎犬行动”,意思是像猎狗一样跑上去寻找中国军队的虚实动向,主动创造战机,大胆地接触中国军队的前锋,把正处于受物资供应短缺困扰的中国军队死死缠住。
在**命令中国军队全线停止追击一个星期后,1951年1月15日,李奇微的“猎犬行动”开始实施了。
他催促位于前沿的所有的部队立即采取行动,派出小规模的侦察队,大胆地向北侦察,一直到发现中国人的真正的防御线为止。
李奇微特别要求:美军士兵充当侦察队的主力。
15日,在水原至利川间的两军对峙线上,李奇微派出的侦察队开始了主动向北的试探性侦察进攻。
由汽车搭载步兵,几辆坦克为前导,采取小股多路的方式,沿着接触线上的宽大正面向北进行威力搜索,向中国军队伸向前沿的每一根触角进行小规模的攻击,并且密切观察中国军队的反应。
开始是连、排级的兵力规模,后来上升到团级的兵力规模,并配合大量侦察机的空中侦察。
一个加强团的美韩军在水原与利川之间开始试探性进攻,每天用汽车装上步兵跟在小群坦克的后面,在正面上进行火力侦察,一旦碰上志愿军主力就立刻后退,然后用炮兵、空军猛轰志愿军阵地;如果发现对方阵地薄弱,立刻强攻抢占要点。
一个星期内,美军3次进出乌山里,4次进攻金良场里,3次夺占利川,来来回回忙个不停。
为了使美军官兵们更加明确自己的战术思想,李奇微将联合国军今后与中国军队作战的总的战术原则定义为:“磁性战术”。
李奇微所谓的“磁性战术”,就是要和对手贴在一起的战术,同希望转入休整的中朝军队保持接触,消耗疲惫已极的对手,同时侦察清楚对手的布署。
同时,情报部门派去大量特工向北渗透。
美军地面的侦察队没有寻找到中国部队的痕迹,他们看见的只有在被战火摧毁的村庄废墟中生火取暖的**农民。只有这些零星的农民才证明这片不毛之地尚存有生命的迹象。
偶尔有少量中国军队的侦察兵出现,发生了数次小规模的遭遇战,战斗平淡而短暂,基本上以中国侦察兵消失在雪野中为战斗结束。
李奇微仍然心怀疑惧,因为频繁的空中侦察并未发现志愿军这支庞大军队的踪迹。
他决心亲自出马,来一次“麦克阿瑟式”的空中侦察行动,查明中国大规模集结的部队是否存在,然后才能放心大胆进攻。
一月下旬的某一天,李奇微亲自出马了。他不愿重蹈麦克阿瑟“圣诞节攻势”的复辙,冒冒失失地把第八集团军投入中国军队埋伏的巨大陷井里,他要亲自飞到中国军队阵地上方,亲眼看看那里是什么情景,他命令第五航空队司令帕特里奇准备一架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