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传 > 22、潜伏在敌人脚下

22、潜伏在敌人脚下

22、潜伏在敌人脚下

吴信泉特意指派副军长谭友林下到116师协同指挥。

在敌机低空盘旋侦察的情况下,116师还是出色地完成了构筑出发阵地的任务,整个阵地全部在地下,从地面看不到一人一物,完全保持了地貌原状。

在非对称侦察手段下圆满完成了战役准备工作,这既是达成战役突然性的基本要求,也凸显了志愿军在战役欺骗方面的经验和素质。

28日晚,师指挥所进至芦谷里西侧高地。30日,116师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

24时前,第一梯队7500余人进入屯田、戍滩浦、孟洞以南临津北岸冲击出发阵地。

2个团7500人在距离敌阵地最近不到150米处要整整潜伏18小时,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为此116师制定了严格的潜伏纪律,明令对暴露目标或泄密者一律处以极刑。

将距阵地1000米内的电线、车辙印和脚印等用白雪覆盖,交通壕内插上稻草,盖上一层薄雪,白天严禁人员、车马走动。

隐蔽潜伏期间,根据每天保证两餐热食,特别是发起进攻前要吃热饭、喝热汤,多吃油肉类食品,以增强御寒能力的要求,各连炊事班于拂晓、黄昏或夜间,利用民房挡好门窗或散烟灶制作熟食,通过交通壕将热饭热汤送到各班,既保证了热食供应,又防止了暴露目标。

**带师团指挥人员、参谋人员都直接在出发阵地上检查隐蔽伪装,发现问题随时改进。

为了配合主攻部队隐蔽潜伏,348团一直在高浪浦里正面积极佯攻,直到进攻前4天才由115师344团接替佯攻任务,使敌产生误判。

116师提前一天将7,500人和70门火炮潜伏在距敌阵地前沿仅150米至300米的地段,连惯出奇招的军长吴信泉都给这个作战方案吓了一跳。在军作战会议上经过激烈争论后,吴信泉最后拍板:不出奇兵,难以制胜!

这是出奇制胜的第二招险棋!

尽管在美军眼中,志愿军的炮兵火力是微不足道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志愿军不会或者不愿使用火炮。

相反,对志愿军来说,最大限度发挥将数量有限的炮兵火力,是迅速突破敌坚固设防的关键。

临津江一战,是志愿军入朝以来,集中火炮最多的一次战斗。

战前,**指定师炮兵营营长杜博为师炮兵主任,负责协助师组织指挥、计划协同全师的炮兵(包括配属2个炮兵团在内共有各种火炮86门)使用。

杜博准确理解了师首长作战意图,部署火炮在距敌300—500米处抵进射击,把观察到的敌人火力点、障碍物编上号,画出“写景图”,计算出射击诸元,然后具体分配给每一门火炮上。

还根据日落时间、我军炮火数量和弹药数,为保证射击准确,打开突破口制定了详尽的炮火准备的程序和时间: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