俘虏说,他们的任务,是要切断美军的补给路径。陆战队还告诉Faith的部队,昨晚就在同一位置,陆战队的一名士兵被中国人拖出散兵坑解除了武装,并遭到殴打。
考虑到这些因素,Faith中校把他的连队布置成跨越朝北公路的环形防线,右翼向南弯曲面对东部隐约朦胧的高山。(译注:此处即是中方战史中的内洞峙)
下午,连队士兵在阵地上构筑了工事,铲除了射界上的一些灌木丛。
掘开八到十英寸的冻土之后,工事的挖掘进展顺利,没有遇到岩石。Faith中校将他自己的指挥所设在距防线后约1000码的小沟里的几所农舍里。
天很快就黑了,气温很低。在一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防线周围不时传来火炮和迫击炮校准防御射击诸元的试射声。
在此后的一两个小时,直到21:00,四周寂静无声。营副官那天从师指挥部驱车150英里,带来了两个星期的邮件。
几分钟之后,来自MacLean上校指挥部的一个军官送来了次日清晨的进攻指令。Faith中校打电话给各连连长,通知他们来营部取邮件和听取次日的进攻命令。
就在会议进行当中,敌人发动了进攻。首先是试探性的攻击,第一波出现在靠近公路防守的那个排的阵地前。
当这个排的士兵开火还击时,A连的执行长官中尉塞西G。史密斯认为敌人的是在试图探明美军具体的防御位置。
他跑上跑下地大喊:“不要开火!不要开火!”
当他成功地制止了射击时,敌人已经达到了目的,悄声消融在漆黑地夜幕后面。
与此同时,敌人的侦察部队开始沿着环形防御圈在其他的地点重复这个伎俩。
午夜过后,正式进攻开始了。一部中国军队沿公路向南压下来,另一部分则向东部防线两个步枪连的结合点发起了进攻。
环形防线开始火花四溅。在迫击炮和轻型武器的掩护下,中国军队不断以小部队在Faith防线的四周游动,试图打开缺口。
当一组敌人攀越险峻的山脊,出现在操纵重机枪的下士RobertLee面前时,他已经无法将枪口压低到射击敌人的角度。他连同三脚支架一道,怀抱着重机枪射击,打退了进攻。
随着夜晚的过去,防线上的某些位置出现了险情。在发动进攻二到三个小时后,中国人占领了原属于公路东边两个连队防线结合点处的制高点小丘。
这一阵地的丢失极大的威胁了东线的防御,敌人能够直接射击上尉DaleL。Seever设在农舍的指挥所。
他不得不撤出农舍,带着火器排和指挥所的人员投入前线,直接参加战斗以击退敌军。
在防线的最右端,中国人将两个排赶出了阵地。在公路的左边,他们包围了左翼,并攻下了一个迫击炮阵地。
战斗开始不久,与MacLean上校指挥部和第57火炮营的有线通讯就被打断了。
建立起时断时续的无线通讯后,Faith中校了解到MacLean特遣队的其他部队也遭到了敌人袭击。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火炮营不能给Faith以火力支援,他们目前已经是自身难保了。
当白天来到时,Faith营的阵地仍在自己手中,然而防线已被打开缺口。
虽然清晨发起进攻的命令仍然有效,但Faith中校目前只能拼命保住环形防线,并试图收回夜间丢失的阵地。
向长津湖进发时,Faith营拥有90%的定员,另外每个连还有30到50名南韩士兵。
士气也不错。虽然在夜袭中遭受的伤亡不是很严重,但是指挥人员和军士的伤亡比例过高。
例如,在A连,当中尉RaymondC。Denchfield的膝部受伤后,连长陆军上尉EdwardB。Scullion赶去指挥Denchfield排。
一颗手榴弹炸死了Scullion,Faith中校派遣他的助手陆军上尉RobertF。Haynes去指挥A连,但他还未到达防线就被穿插的敌人击毙了。
Faith中校打电话给代理连长中尉Smith,让他指挥该连。
“它现在是你的孩子了!”Faith告诉他。
敌人的攻击力度和勇气也对士气造成了打击。Faith的士兵们现在明白了,除了严酷的气候,新到来的敌军更加麻烦。
严寒简直就是糟透了,尤其是在防线内部没有保暖帐篷。夜晚,在击退敌人攻击的间隙,士兵没有其他御寒措施,只能把睡袋拉到胸部,在散兵坑里静静地等待下一次攻势和天亮。
轻机枪在严寒中性能很差,尤其是在夜间当温度急遽下降时,机枪无法连发,只能手动拉栓,打单发。
由于在水套里使用了防冻剂,重机枪的性能发挥良好。
位于Faith营南方4英里的上校MacLean的部队也遭到类似的袭击。
中国人在凌晨击破了两个连的防守,前进到炮营的后方。后撤的那两个连和两连炮兵一道,阻止了他们的进一步攻势。
经过黑夜的激烈而混乱的战斗,天一亮,敌人就撤退了。双方损失惨重。
还有一件事也让上校MacLean不安。在昨天抵达那个区域后不久,他派出了侦察排去探察周围的区域。12个小时过去了,音信杳然,无一人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