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美援朝志愿军英雄传 > 第五十九章 志愿军副指导员回忆长津湖血战(1)

第五十九章 志愿军副指导员回忆长津湖血战(1)

第五十九章志愿军副指导员回忆长津湖血战(1)

志愿军27军79师235团3连副指导员邹世勇的回忆:

第二次战役,当时就是在东线的长津湖作战。当时我在27军79师235团三连当副指导员,我们这个队伍在接受抗美援朝任务的时候,是非常仓促的,因为最开始我们担负的不是这个任务。1949年的5月,我部参加解放上海战役,5月份上海解放以后,我们这个军就留在上海担任警备任务。两个月以后,我们部队就奉命撤出上海到浙江省的海盐一带,接受了解放台湾的任务。所以我们从1949年7月到了浙江的海盐以后,就进行渡海训练。到了1950年10月,我们突然接到新的任务,叫我们停止海上训练,很快地把我们用火车拉到山东的泰安去了。到泰安,上级告诉我们要抗美援朝,作了简单的动员,然后又把我们很快地装上火车,拉到丹东去了,当时叫安东。

我们这个队伍到了安东以后,发现战争气氛马上就来了,敌机经常越过我们的国界来侦察。我们刚开始的任务是从西线新洲鸭绿江进去,我们的一个师已经过去了。但是这个时候战场发生了变化,我们东线集结得很快,而且敌人东线的力量比较薄弱,所以上级把我们9兵团拉到了东北的临江,我们是从临江过江的。

我们过江的时候非常仓促,没有准备。我们前面是20军,他们进去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全部是我们南方部队过冬的服装,戴着大盖帽就进去了,穿了南方的棉衣,脚上是穿着胶鞋进去的。我们是在他们进去的第二天进入**的,条件要好一点儿,我们换了东北的棉衣,但是鞋子还是原来的解放鞋。就这样,我们非常仓促地进入**了。这时敌人已经进到了**北部的高寒山区,就是长津湖一带,海拔都在一千多公尺以上的,都是冰天雪地。我们是第一次跟美军交手,这场战争是在敌我实力特别悬殊的情况下的一场较量,从武器装备到后勤供应,我们都处在绝对的劣势,敌人处在绝对的优势。

东线的敌人都是美军的王牌军。陆战第一师,就是它最王牌的部队,建军160多年。第二个也是它的王牌,陆军第七师,他们的主力王牌都在东线。从武器装备上来看,这些都是号称武装到牙齿的、最现代化的部队。就拿枪来说,我们当时还使用解放战争时期用过的步枪。我们没有重型火炮,当时我们最大的炮大概就是九二步兵炮。这一点,我特有体会。可是美军的装备呢?美军的装备最差的也是冲锋枪、卡宾枪等步兵武器。比如说,我们接受的任务是攻击一个美军把守的山头,叫1282高地。这个地区是高山寒区,白天大概在零下35度左右,夜间能达到零下40度,冰天雪地,雪踏下去就到小腿肚这里。当时我们的火力远不如敌人,敌人可以疯狂射击。而我们的枪,由于温度低都已经是打不响了。我们连在攻打这个1282高地的时候,我明显地感觉到我们火力不行。敌人在这个地形里有野战工事,我们是向上面进攻,它的火力又特别强,所以我们的伤亡比较大。

从服装来说,我们的鞋还是胶鞋,所以在零下十几度的时候,脚都冻坏了。我们每人只有一床小薄被子,可是美军每人都有一件大衣和一个鸭绒袋,钻进去以后,把拉链一拉,特别抗寒。所以我们从服装保暖上来说,跟敌人是没法相比的。

再说后勤供应。我们入朝时每人背一个干粮袋,大约有五、六斤的高粱米,等我们到了战场就吃完了。而美军的后方供应饼干、罐头、饮料等等,每个人都饿不着的。一开始我们东西吃完了以后,就靠**老百姓家里做的饭。等我们到了战场,大部分房子都已经炸毁了,老百姓也跑光了,我们就只能经常挨饿。

由于敌人掌握制空权,他们的飞机非常猖狂,见人就打,所以我们后方的运输特别难。我们当时吃不上饭。战士饿了,就抓把雪吃。后来部队指挥员觉得战士老是挨饿就没有办法打仗了,我们的首长急着想办法筹粮。有一天他带着两个人走到很远的一个山沟里面找到了一家老百姓的房子,人已经跑了。他们在里面翻出了一袋稻草和一袋土豆。当时毛**强调了,要爱护**老百姓的一草一木,可是我们出国又没带钱,这怎么办?后来他们就把土豆背走,给那个**老乡留下了一条军毯和一个缴获的美军鸭绒袋作为抵押。

把土豆抱回来以后,首长就到前线去找我这个管后勤的。有了土豆怎么吃呢?又不敢生火,白天不能冒烟,晚上不能见火,因为飞机经常轰炸。到后来没办法,他又带了人,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一袋子土豆背到那家老百姓家去了,把这袋土豆煮熟了。可是等这一袋子土豆煮熟了,送到前线阵地以后,土豆全都冻了,没法吃。可是战士们饿啊,怎么办?硬啃,夹在腋下化,化一层啃一点儿,再化,再啃。

土豆实际上已经成了冰疙瘩了。因为路很远啊,天气又那么冷,他们从那个地方煮好了,送到上面去,就都成了冰块了。如果不是亲身经历的话,是很难理解的。我们就是这样在这个地方打仗的。

战场周围的老百姓都跑光了。房子也差不多都叫敌人炸毁了。所以我们当时没有饭吃。后来我们主要有三个解决的办法:一个就是到老百姓家去,把坍塌的房子扒了,可能会发现有一点粮食或者土豆什么的;第二个办法,后方有时也能供应一点儿,送上一点儿;我们当时还有一个办法,取自于敌。打第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次我们在战场上休息。我们连有一个通讯员脱下了阵亡美军的一个背囊。脱下一看,里面有吃的,饼干、罐头、香肠什么都有。原来敌人包里面就有吃的。后来我就告诉战士们,见到包你就拿,所以后来我们很多的食品供应都是得益于敌人。当时那28天,我们就是靠这三种办法生存下来的。28天,我们没喝过一口热水,就是吃干饼、吃雪。

冰天雪地,别说喝水,睡觉都成问题。这一点,敌人比我们好得多。敌人在后方可以支账篷,由于不担心空袭,敌人可以挖工事,即使地是冰冻的,他也敢生火。把土化开以后,挖成坑把树叶子放到坑里去,到了晚上,钻到鸭绒袋里面去,把大衣脱下来盖在上头,很舒服的。而我们呢?没地方睡,就在雪地里睡觉。所以第二次战役是我们和敌人在条件悬殊情况下的一场较量。

我们79师的任务,就是打陆战第一师,抢占1282高地,兄弟部队80师、81师,对付美军第七师。当时一连攻取1282高地,我们三连的任务是冲下去,因为山的这边是我们,那边就是敌人了,如果我们占领了1282高地的话,就能冲下去消灭敌人。但是当时一连摸错了方向,摸到了兄弟部队1240高地去了,这时已经半夜了,上级就临时决定我们三连攻打1282高地。我们接收了任务以后,由副连长率领一排来攻打这个山头,当时我负责管后防。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