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是疯狂的向欧洲定货,每年对欧洲的贸易都是巨额的贸易逆差,但是大量的机械设备使用下来的结果是,各个矿场在原来同样的人力情况下生产的速度大幅度的提高了。特别是炸药、铁路和蒸汽机的使用,让同样的人工生产的矿石数量达到了原来的十倍以上,生产成本的迅速的下降,矿山的利润大幅度的提高也就顺理成章了。
即使是新汉这样疯狂的购买欧洲的设备,同时在越南和暹罗购进大量的大米。但利用金属和工业产品的出口,从总的贸易额上来说,在1838年新汉的贸易依然达到了收支平衡,而洗劫广东十三行的白银还在有3000多万两丢在银行里没有使用呢!张清真不明白十三行搞这样多的白银做什么?吃不完用不掉,但是还在拼命的掠夺!只能说:他们是贪得无厌!
台湾六米宽的高速马车路也在快速的建造中,一但完成建设,台湾南北就完成了贯通,无论敌人在什么地方登陆都可以快速的调动部队增援,为了方便交通,张清亲自拟订了电报密码“三字经电码”,通过达特到马尼拉的铁路上的使用证明了其使用价值,于是开始在台湾搭建基隆到高雄的有线电报,使用的是钢铁厂专门生产出来铁丝作为通信线路。
没有想到这种铁丝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本来按照他的意思生产出来的铁丝主要是为了通信架设线路,同时也是为了以后战争中制作铁丝网用的,但是没有想到新汉的老百姓觉得铁丝使用方便,比绳子扎的牢固,特别是船厂、矿山、铁路、工地上的需求量大的惊人,商人立即就把这一产品销售到了包括清朝的周边国家。
清朝的铁器虽然是政府专卖的,但是也不妨碍老百姓对这一产品的喜爱,开始只是天地会的人走私销售,最后连清朝的盐铁司也开始直接进口铁丝向老百姓销售了,毕竟依靠工匠用锤子敲打制造出来的铁丝,粗细不同,强度不同,远远没有兰芳生产的南洋牌铁丝好用。圆润光泽,质地均一,想假冒都不可能。
1838年的新汉工业取的了巨大的成就,不单是钢铁的生产获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而且由于铁路的通车,导致了新汉华人对铁路的认同,现在已经由民间发起准备建设基隆到高雄的铁路、巴厘巴板到邦萨森贝腊的铁路两个项目,只要新汉政府认可项目,资金可以完全有民间筹集,也就是说1838年将可能同时开发三条铁路,共计700公里的铁路里程。
经过工部的再三考虑,认为钢铁的生产能力不足,只是同意了巴厘巴板到邦萨森贝腊煤矿的铁路,这条80公里的铁路,在新汉股票市场上市以后受到了新汉百姓的疯狂追捧,股价一路飞涨。要不是因为知道明年还要开工高雄到基隆的铁路,还不知道会涨到什么程度呢?反对大规模建设钢铁厂的这些官员,这时候也不由的在心里认同了张清的部分做法,确实有一定的前瞻性。
但是他们依然认为铁路建设肯定是有问题的,否则为什么欧洲铁路建设会造成经济危机?新汉铁路的建设必然也有这样的危险,只是迫于张清的**,他们选择了沉默。
兰芳共和国是受到新汉工业发展冲击最大的国家,由于以前的盟约双方都没有海关关税,现在兰芳共和国使用的钢铁、水泥、布料都是新汉生产的了。从金矿淘金工人使用的锄头、矿灯、铁钉、铁丝,到家里使用的菜刀、铁锅、布匹、灯油甚至街道上奔跑的马车、水泥路面,政府的布告用的纸张、印泥!几乎没有什么不是新汉生产制造。
蓬勃发展的新汉在兰芳老百姓的心里是一个美丽、富裕的地方。大量兰芳华人开始移民到新汉,兰芳的官员虽然不认同张清的**,但是也不得不承认新汉确实比兰芳的生活要好的多。
原因当然是因为新汉的军队到处去抢劫来的白银,否则怎么可能发展的这样的快呢?这样的分析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毕竟购买工业设备的白银可以说完全是抢劫来的,但是即使没有抢劫来的这些白银,全力的发展工业,甚至把农业荒废掉,而使用红薯这样的高产作物来替代口粮,工业一但发展起来,国家的富裕肯定要超过依靠农业慢慢发展起来的国家。
不过也只是新汉这样的小国和热带的气候,才能这样发展,如果是在中国内地,这样搞的话是要发生大的饥荒的!这样的办法多少有点象后世的“大炼钢铁”,区别在于
第一:新汉没有受到国际上的封锁,可以直接购买先进的设备。而不是使用土法上马,工业起点很高。
第二:有充足的资金。在海盗和天地会的努力下。(1848年美墨战争之后,美国用1500万元购买了,当时美国土地的一倍,当时美圆的价格和一两白银的价值近似)。而广东十三行一次性提供了5000万两的白银。
第三:新汉地广人稀,同时还有100多万吃苦耐劳的土著劳工。嘿嘿!!土著的贡献也是不能抹杀的!
第四:新汉的地理位置可以种植年产三季的高产作物:红薯。解决了粮食供应的问题。
第五:同时在新汉周围拥有巨大的天然渔场和优良的铁矿、铜矿、金矿和煤矿。
最后:在资金保证的前提下,新汉对欧洲派出了大量的留学工人,掌握了进口机械的操作技术。并且由于其中有大量的旅宋华人,所以不存在大的语言障碍。
在这样优越的条件下,新汉的工业革命想不成功都难!经过了4年的时间,新汉的工业革命终于走上了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