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刘汝明:徐州会战给日军来一出空城计,获授青天白日勋章

刘汝明:徐州会战给日军来一出空城计,获授青天白日勋章

刘汝明:徐州会战给日军来一出空城计,获授青天白日勋章

1938年5月,徐州会战接近尾声。在台儿庄战役吃了大亏的日军恼羞成怒,集结重兵欲将中国军队主力消灭在徐州地区。蒋介石召集何应钦、白崇禧、陈诚、封裔忠等高级将领开会商议,认为死守徐州已经没有战略价值,还会造成自身不必要的伤亡。故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于1938年5月中旬给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将军下达了命令:第五战区各部力避决战,撤离徐州,火速突围。同年5月16日,李宗仁将军开始部署第五战区部队突围撤退事宜,为了使战区主力能够顺利突围撤退,第五战区司令部命国民革命军第68军刘汝明部负责殿后,佯装主力在徐州城阻击日军。第五战区主力突围后,整个徐州城只剩下68军不到2万部队,而徐州城四周,是虎视眈眈的日军24万大军。何去何从,68军军长刘汝明经过一番考虑,给日军唱了一出精妙的“空城计“。

1938年5月下旬,当日军统帅寺内寿一还在做着包围消灭徐州地区中国守军主力的美梦时,第五战区各部已经在李宗仁将军的指挥下分散突围,从山区和湖沼退往河南与湖北。此时徐州城内只剩下奉命阻击日军的68军刘汝明部不到2万人。一些日军指挥官已经洞悉了中国军队的动向和意图,向上级请求火速攻击徐州城,虽然不能消灭中国守军主力,至少还能捞到刘汝明的这2万人马。但是寺内寿一不相信中国军队会放弃兵家必争之地徐州,将用于围剿第五战区50万大军的24万人马分散成一张巨大的包围网,从四周向徐州城慢慢收紧。打过渔的朋友都知道,网铺得越大,网眼也就越大,漏网之鱼也就越多。刘汝明本来对自己完成阻击任务后突围没有什么把握,见日军主动漏出了破绽,那有错失这千载难逢的机会的道理。

第68军首先在萧县伏击日军第9师团一部,狠狠地咬了日军一口。见日军动了怒气,刘汝明假装下令各师死守,摆出了与日军决一死战的架势。日军司令部吃不准中国守军的真实意图,并没有严令各部对徐州城进攻,而是按部就班的按照原定计划分兵突进,包围合击。刘汝明在24万日军的巨大包围圈中灵机一动,突然命令各师以营连为单位,朝日军包围圈的薄弱点分散突围。由于刘汝明指挥果断,在日军尚未将包围圈收紧前就突了出去,故68军并没有受到多大损失,被俘虏的官兵仅仅数百人,被俘的最高职务的军官仅仅是中尉连副。

1938年5月底,日军第13师团最先攻进了徐州城,豁然发现整个徐州城连人影都没有,是一座空城。寺内寿一接到战报鼻子都气歪了,严令各部仔细搜索占领区域,抓捕中国俘虏,“从战役的进程来看,徐州不可能是一座空城。“寺内寿一如此和属下解释。结果狠狠地打了寺内寿一的脸,中国守军主力早就撤退了,甚至连殿后的刘汝明68军都逃了个没影,日军花费巨大人力物力攻下的徐州,就是一座空城。日军想在徐州地区消灭中国军队主力的目的没有达成,从战略上来说是失败了。

就刘汝明在徐州会战的战功来说,足以获得一枚青天白日勋章,由于刘汝明在1935年的长城抗战中已经获得第28号青天白日勋章,故按照规定不累加发放。但是刘汝明将军的战功以及为抗日战争作出的巨大贡献,值得每一个中国人铭记。

【附录】刘汝明小传

刘汝明(1895年5月12日—1975年4月28日),字子亮,直隶省献县人,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西北军“十三太保”之一。早年入冯玉祥领导的第16混成旅。国民军成立后,刘汝明就任警备第1旅旅长。后来升任西北军暂编陆军第10师师长。

1929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五路军总指挥兼国民革命军第十二军军长。1930年中原大战之后,被任命为宋哲元领导的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副军长。

1933年,刘汝明参加长城抗战,任第一四三师师长。1936年,兼任察哈尔****。1937年,就任国民革命军第六十八军军长。抗日战争胜利后,刘汝明出任第四绥靖区司令官。1948年,被任命为第八兵团司令官,参加徐蚌会战。1949年,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时,刘汝明自行决定率其第五十五军和第六十八军从安徽贵池撤至福建漳州。

1949年8月,奉蒋介石之命,驻漳州的刘汝明第八兵团率第五十五军接防厦门。解放军于1949年10月17日攻占厦门时,刘汝明即率部乘船撤往台湾高雄港。台北《**日报》发文责备厦门守军执行上级命令不力,矛头直指刘汝明。刘汝明从此一蹶不振。

1975年4月28日,刘汝明在台湾病逝。

刘汝明

出生地直隶省献县

出生日期1895年5月12日

逝世日期1975年4月28日

毕业院校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

人物生平

刘汝明(1895年—1975年)

生于1895年5月12日(清光绪二十一年四月十八)。河北献县人,字子亮。行伍出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

1912年1月入左路备补军(统领陆建章)第2营(管带冯玉祥)前哨当兵,旋升第5棚什长。

1913年8月调升警卫第1团(团长冯玉祥)第3营第10连少尉排长。

1914年2月所部编入北洋陆军第7师(师长陆建章)第14旅(旅长冯玉祥)第27团(团长杨桂堂),升任第3营第10连上尉连长。10月所部改称第16混成旅(旅长冯玉祥)第1团(团长杨桂堂),仍任第3营第10连上尉连长。

1917年4月调任第16混成旅(旅长杨桂堂)第1团(团长邹心镜)第3营(营长李鸣钟)上尉营附。10月调升第16混成旅(旅长冯玉祥)少校副官。

1918年2月调任第3团(团长张树声)少校团附。

1919年4月调任第3团(团长李鸣钟)第1营少校营长。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