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0月下旬,日寇调集近4万兵力围剿,自卫军化整为零,唐聚伍化装进关,后被委任为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三军团总指挥,郭景珊为副总指挥,率领退入关内的义勇军参加了长城抗战。
1934年,东北义勇军被蒋介石、何应钦解散。
1938年,唐聚伍以原东北义勇军第三军团为骨干组建东北抗日游击队。1939年5月,与200多名东北子弟在河北迁安殉国。
血肉杀敌,铸魂国歌
辽宁民众自卫军以血肉与敌寇机枪大炮周旋的英勇感动了上海文化界救国会创始人夏衍和田汉。
1933年3月,上海各界爱国人士慰问团到长城古北口慰问抗战将士,田汉、聂耳随行采访东北义勇军抗战事迹,因战事激烈,郭景珊介绍田汉去北平采访了唐聚伍。同年,田汉、夏衍组织拍摄的《义勇军大血战》纪录影片在北平首映,特邀唐聚伍等观看。
1934年,唐聚伍在武汉与担任《抗战日报》主编的田汉再次见面,唐聚伍又细致介绍了义勇军誓师抗敌、战斗轨迹、长城抗战等。这些经历、精神以及义勇军誓词、通电、军歌等,成为田汉创作《义勇军进行曲》歌词的重要素材。
1935年,电影《风云儿女》开拍,主题歌歌词就是田汉的《义勇军进行曲》,其中“冒着敌人的飞机大炮前进“由孙师毅修改为“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聂耳为歌词谱曲。
1949年9月,根据马叙伦的提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1982年,《义勇军进行曲》词、曲被确定为国歌。
2004年,《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被写进宪法修正案。
英灵不朽,国殇不忘
2015年,桓仁县委县政府正式申请筹建“抗日义勇军纪念馆”。桓仁是东北最大规模义勇军——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发源地,建设义勇军纪念馆意义重大。
纪念馆于2017年7月开始建设,2018年9月20日开馆,正式命名为“辽宁东北抗日义勇军纪念馆”。纪念馆建筑面积2990平方米,展陈面积2500平方米,共分3层,寓意丰富:一是代表义勇军的3个特点:自发性、广泛性和复杂性;二是代表义勇军的3个阶段:组建兴起——发展壮大——坚持抗战;三是代表义勇军主要抗击日寇的时间:自1931年9月18日后到1934年9月,历时3年;四是主要抗战地区:辽、吉、黑3省;五是组**员主要有3部分:中国**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拒不执行国民政府不抵抗政策的东北军、觉醒的人民群众。
纪念馆一层展示的是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战斗历程;二层是国歌厅和抗日义勇军将士名录;三层是多功能厅和文物库房。馆藏文物1800多件,都从辽吉黑3省和河北、上海等地搜集而来,包括唐聚五的皮箱、郭景珊的怀表等珍贵文物。
大地有风骨,人民有品格。为民族争自由、为国家争疆土的那段可歌可泣的义勇军精神,必将激励国人不忘国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