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抗击日寇大血战 > 21、东北辽宁民众自卫军

21、东北辽宁民众自卫军

21、东北辽宁民众自卫军

五女山蜿蜒云海之中,浑江水绕桓仁县城流过,山水之间,桓仁人世代耕作在这里,他们勤劳朴实,他们与世无争,但是,他们也从来不缺乏血性。

九一八事变后,在最艰苦的环境中,这里打响了辽东御寇杀敌最早的枪声。国歌,从这里唱响;义勇军的精神,从这里勃发。

如今,硝烟散去,但矗立在本溪桓仁满族自治县(以下简称恒仁县)县城北山公园里的国内首家抗日义勇军纪念馆,还在倾诉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岁月,还在告诉世人:战争没有远去、历史不容忘记。

杀敌讨逆,高举义旗

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略者发动事变,辽宁东边镇守使于芷山和省防军一旅一团团长姜全公开投敌。时任一团中校团副的唐聚伍潜往北平,被**任命为一团团长,回东北组织抗日。唐聚伍把大本营设在了山高水险、群众基础好的桓仁。

1932年4月21日,辽宁民众自卫军成立誓师大会在桓仁举行,辽东14县抗日代表、抗日队伍、市民、学生等1万多人参加,唐聚伍被推举为民众自卫军总司令。

会上,唐聚伍发表抗日檄文,血书“抗敌讨逆,救国爱民”,随后发出《辽宁救国会通电》等通电文告。尤其是《告武装同志书》,被称作辽宁民众自卫军的《出师表》:

“精诚团结起来,哪能甘心作亡国的奴隶!皆以血肉之躯驰于硝弹之中奋勇杀敌,中国存亡关头,我们东北民众已义愤填膺,万众一心者也,冒弹雨直进。”

击毙敌酋,日伪胆寒

辽宁民众自卫军成立后,与日伪军作战200多次,其中在桓仁地区发生的著名战斗有侯家堡子伏击战和砍川岭阻击战。

1932年5月中旬,100多名鬼子在一名少佐带领下进犯桓仁沙尖子,得知消息后,自卫军、大刀会派人分别埋伏在当地“王八脖子“山岗上下。鬼子行军到葡萄架岭下枪杀了农民刘德生;到侯家堡子准备宿营,又开枪打死了没来得及躲避的邸家爷俩。可鬼子没想到,侯家堡子里传出的枪声惊动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自卫军战士房秀华。请假探亲的房秀华当时正背着一杆“老套筒子“走在侯家堡子前漏河边的柳树毛子里。听到枪声,房秀华迅速躲到一棵一人抱不过来的大榆树后观察:日寇少佐骑着高头大马正奔河边而来,后面跟着10几个鬼子兵,房秀华心说:“完了,这可跑不了了。“跑不了也不能等死啊,房秀华推弹上膛等着最后那一刻。

可就在离他十几米远的地方,日寇少佐勒住了马,举起挂在胸前的望远镜向“王八脖子“山岗上望去。

原来,鬼子根本就没有发现房秀华,而是观察地形来了。房秀华一看机会难得,抬手就是一枪,日寇少佐应声落马。十几个鬼子兵顿时乱了手脚,胡乱放枪,侯家堡子的鬼子也和埋伏的自卫军交上了火,房秀华沿着河边的树趟子顺利脱身。带队的少佐被击毙,鬼子成了无头的苍蝇,被自卫军和大刀队好一通砍杀。3个多小时后自卫军主动撤退,困守在侯家堡子的鬼子第二天天刚亮就逃跑了。

这次战斗,鬼子少佐意外被击毙,自卫军凭借土枪、猎枪和大刀长矛打死打伤鬼子40多人,只有3名大刀会会员牺牲,极大地鼓舞了抗日军民的士气。

砍川岭阻击战发生在同年7月。当时鬼子第三、第四越境部队在飞机配合下入侵宽甸,民众自卫军迎击,自卫军副总司令张宗周在砍川岭设防。7月16日,伪“鸭绿江地区剿匪司令“姜全我、副司令徐文海率200多名伪军进攻砍川岭,张宗周指挥自卫军跳出战壕与伪军肉搏,一场混战,伪军死伤40多人后逃走。

此战自卫军和大刀会牺牲18人,被称作“十八勇士“,人们在普乐堡山上用石头为他们建造了塔形墓。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