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快穿之悠然老去 > 第13章 古代农家女

第13章 古代农家女

直到她怀孕,日子才稍微好点。

每天睡醒,向老天爷祈求怀的是个男孩,后来生了,真是个男孩。

可是她没高兴多久,刚出了月子,婆婆就要自己下地干活。

每天只有孩子饿了,她才能看上一眼,等回过神才发现,她的儿子不再是她的儿子,而只是婆婆的乖孙子。

她好恨啊,天天盼着她死去。

隔了三年,她终于又有了身孕,同年讨厌的小姑子也出嫁了。

孩子快出生的时候,老婆子老了,生病了,她偷偷把大夫开的某些药换成树枝,一点一点熬死了她。

哈哈,她终于熬出头了,给第二个儿子取名子贺,一点点看着他长大,看着大儿子眼里的失落,多么得开心啊!

本来都好好的,可是贺儿成亲了,娶了漂亮又幸福的王家么女。

看着她就像看到了当年的小姑子,怎么喜欢的起来。

王小粥看着情绪低落的夫君,无奈叹口气。

从前徐氏小打小闹,她都可以不计较,可这次却妄想伤害她和肚子里的孩子,没有杀了她,已经是她最大的仁慈。

让桂嫂烧了些热水,两个人简单的洗漱下,便睡了。

第二日大早,王小粥正吃着早饭,工人敲门来挖地窖。

家里只有三个房间,主屋她睡了,偏屋住着桂嫂母子,剩的屋子暂时放了些杂物,剩的例如柴火类的杂物,便没有地方放了。

想了想,她又和工人商量,挖地窖的上方,搭个防漏水,好看些的棚屋。

只用了三天便完成,里面按照她的要求,装了宽宽的带扶手的楼梯,打了一些简单的木架。

除了能储存冰块,还能放些水果蔬菜。

小院就差一些花草了,正好今天无事,她去买些花草,顺带打听下有没有适合的铺子。

如今系统只剩四千多两,她必须在生孩子前存够一万两买益气丸。

来到花店,买了一盆紫色兰花打算放里屋里。

还买了常青竹,种在院里。

到时候小院一片绿意,生机盎然,看着就舒心。

王小粥熟门熟路的找到蔡大婶。

“哟,夫人,可是那院子出了什么事?”

“院子很好,这次来是想问问婶子可有店铺卖,离我住的地方近些的最好。”王小粥说道。

“嗐,你今儿个来的是真巧,再迟一步我可能就卖了。”

“店铺这种,都是能传代的东西,地段越好,越不好买。”

“出了你家门,来到街的对面,有家小饭馆叫周记小馆,生意开始很不错。”

“直到后来隔壁又开了一家马记饭馆,两家为了客人闹得不可开交,周老板就把店铺卖了,打算搬到县里去做生意!”

“这不,马老板闻声就找了过来,今儿个正打算卖哩,这不,正巧你来了!”

“那你看,什么时候带我去看看。”王小粥道。

“这就走!”

店铺80平方左右,呈长方形,四分之一处做了隔断。

里面是个简单的小厨房,开了有些年,油渍和烟熏。

整个店脏兮兮的,但空间大,地理位置也很棒。

附近早摊铺,小饭馆,衣食住行样样皆有。

最终磨了半天价,好说歹说从100两砍到80两,这价格都够买两个小院了。

王小粥回到家,用了饭,坐在房间的梳妆台上,思考新店铺该怎么装修。

她主要卖的是面包,这东西松软可口,老少适宜。

是这个朝代目前还没有的,想来生意也不会太差。

有了吃的,还需要喝的,那就奶茶吧,早餐能做热饮,中午放些冰块就是冷饮。

晚间张子贺回来了,想着他做伙计,客人喜欢什么,他定更有经验,便一同细细商量起来。

画好简略图,张子贺月底就向掌柜请辞,回来帮妻子装修店铺。

王小粥又开始了咸鱼不,养老生活,每日吃饭刷小说,晚间和张子贺聊聊店铺装修的事情。

一个月,店铺终于装修好了。

整个店铺已简单亲和为主。

门口处贴近右边的墙,安装了两个双层售卖柜,剩下的墙壁,找木匠做了上下到顶的墙柜,打算用来放一些不值钱的装饰品,供客人欣赏。

厨房下面有个自带的小地窖,正好以后储存黄油。

厨房按照她的要求,四个吊炉,每个吊炉能出30个小面包,估价2文一个,或者20个中等面包,10文一块。

她店铺东西卖的便宜,毕竟她只是为了给后面赚钱过个明路,不是真的为了赚钱而开。

随着她来到镇上,以后王家人也会来镇上走动,绣品这事就不能在卖了。

卖药倒是不用烦,丹参一亮顶多被念叨几句。

夫妻二人,当天就请了街道卖字画的人,写了一副招聘启事。

招12岁-20岁面包学徒两人,男女不限,包吃,每月100文补贴。

若学成升面点师,每月工钱400文,年底两倍工钱。

原先还担心识字的不多,看不懂招聘,没想到上午贴,下午就有很多人来报名。

王小粥选了两个合眼缘的女孩。

大一点的叫周小米,15岁,看着就是那种懂事的。

另外一个14岁,陶玲,活泼型。

两个孩子手上都有茧,一看就是长做家务,定不怕吃苦。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