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中说:“大辂在宾阶面,缀辂在阼阶面,先辂在左塾之前,次辂在右塾之前”。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处的“家有塾”中的“家”应当是二十五户人家组成的“闾”。
《周礼》中记载:“令五家为比,使之相保;五保为闾,使之相爱”。大儒孔颖达注解:“周礼百里之内,二十五家为闾,共同一巷。巷首有门,门边有塾。谓民在家之时,朝夕出入,恒受教于塾,故云‘家有塾’”。
隋朝首创科举,推动了私塾的发展。科举考试主要是围绕儒家经典“五经”展开的。两千余年的私塾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
其实,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经有了“塾”,说明私塾起源于商代。
孔子在家乡曲阜开办的私学即是私塾,孔子是第一个有名的大塾师。
想到这些,是因为李玄霸跟着冯盎巡视了几处私塾。那都是些怎样的布局啊,有个房子,有个桌子,再有个学究就可以开办。
李玄霸其实没想到私塾教育在这个时代竟然如此普及。但深入了解之后,让人悲哀的是许多家长把孩子送入私塾的目的就是让孩子认识几个字,会写名字,会算账即可。看来,辍学的问题不仅仅存在于后世。
千年以后,不少家长还乐于把孩子送进私塾,美其名曰“接受国学。”那些晦涩难懂的词句只能让孩子们强化记忆,只记个字面,连意思都不明白,怎么就成了“接受国学”了呢?
李玄霸对这样的做法向来不赞同,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儿,你用国学束缚孩子的身心发展,幼儿时期的修身养性泯灭了孩子的天性,教出了一群小大人?他可不敢想象以后见到一个半大小子就敢跟他谈论子曰诗云的情景。
再看孩子们读的书,竟然是那些《论语》、《孟子》。晕啊,李玄霸这个千年以后的半个学霸都不敢说能读懂,你让六岁的孩子读它们?
一个个穿得破破烂烂的老学究还傲气凌人,竟然对李玄霸不理不睬。李玄霸极度无语地看着这些老家伙。老子知道《三字经》、《百家姓》,还知道《千字文》呢,就不告诉你们。
这得规范啊,虽然可能出现因材施教的情况,也能培养出个别的人才,但那种可能是万中无一的。这种希望任谁都不敢抱。
“就这样的教育一年能教几个人?指望他们来治理天下?你们冯家的梦想就是奴役这里的人们?还是你们只是打算依靠那些贵族来高人一等?”李玄霸尽情地发挥着毒舌,“当年谯国夫人的愿望和梦想早就被你扔到茅坑里去了吧?哎,想想也是,你们冯家在岭南一家独大,没有什么制约,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养肥了你们一大家子,好享受啊!”
冯盎的眼睛里都要喷出火来了,听着李玄霸的句句诛心之言,还无法反驳。
“哦,我知道了。”李玄霸还要再说。
冯盎实在受不了了,一把抓住他的前襟,恶狠狠喷道:“小子,你闭嘴,还有完没完了。”
李玄霸“啪”的一声拍掉了他的手,说道:“当然没完,你看看,这里的百姓家里的孩子有几个读书的?又有几个百姓是重视读书的?你们冯家在岭南这么多年,就没注意到这个问题?”
冯盎怒道:“老子怎么没注意,他们就是不愿意让孩子去念书,你让老子怎么办?”
“呸,”李玄霸也怒了,“用你的脑子好好想一想,他们为甚不愿意让孩子读书?还不是缺钱?”
“你也知道啊?那还啰嗦个没完?”冯盎怒道,“老子的家产是有,就算把钱全部分给他们能够吗?”
李玄霸瞬间有了吐血的冲动,跟这样的家伙谈这样的事儿就是找虐。
“你不知道办学堂啊?就不信了,每个乡建一个学堂,官府定期给学堂发纸墨,还能有人阻拦孩子上学?”李玄霸不屑道。
“看你能的?先生哪儿找?”冯盎不忿道。
“你是说先生不愿意干?我就呸了,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科举?你就不会制定措施啊,每个月发给他们薪金,再给个官身,就不信没人愿意干?还免了学生交给老师的束脩。”李玄霸看似极有把握,千年以后的教育制度他又不是不熟,“干满五年,十年,十五年,二十年的给予相应的待遇,要么是升官,要么是领退休金,或者两者都有。老冯,眼光放长远点,只要办成了这个学堂,我敢保证,十余年后,你岭南的孩子就没有不识字的,就算你要建立一支识字的大军也不是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