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可说方案大而全,缺乏可行性所致:四省会攻动听,动机也许只是藉此解决渡船难题,因为福建水师不能走海,广东水师甚至不能出海,直接影响了计划实施。
四省会攻,兵力当然可以陆上辐奏,但解决不了渡船这一根本问题,就是过去了也无地可追,洋人海上一溜,陆师岂非干瞪眼?
所以,海上作战非水师不可!
方案到第二步就出现了严重问题,到第三步现造船就不再是作战方案了,但可以直接解决渡船问题,因此成了顾此失彼、难以立竿见影的愿景。
最终,连大爷都通不过,岂不是讨骂的哈老儿嘛?
其实,这伊里布并不哈,官做到如此份上可能这么哈么?好像连作战方案都不会做,也不是过不去那道窄窄的海峡:船少船小多跑两趟就是了!
真实的情况是,这伊大人精着呢!
当他赶到宁波尤其是亲自到镇海,见到舟山岛上溃退下来的定海水师后,才发现等待自己去啃的,就是块没见过的硬骨头!
据败兵们私下议论——
“什么鸦片贼子?是鬼子兵来了!个个牛高马大,穿得雄赳赳的!”
“那炮火都没见过:猛、准、响!专炸头上!吓都吓死你!”
“人家那仗,打得都你看不懂,有人的地方不去,没人的地方才去!等你明白过来,只有喂炮!”
等看到定海总兵张朝发的交代材料,连原有的一点自信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如何是好?所以只好赖船不够,“人都过不去!怎么打?!”
这便是他四省会攻计划的来历,马上造船就是结论,幸亏大爷顺着想这哈老儿伊里布真哈:您叫他打仗,他去造船!要不哪来这好事——
先征船,后攻击,有时间琢磨想辙呀!
如此,伊里布大人也就不着急忙慌了,根本就没敢告诉大爷:是特么的英军来了!
至此,沿海接触到英军的总督共有三位:林大人、邓大人和伊大人,从战场表现看,他们不尽相同——
林大人是九龙撤退,虎门死守,可谓进退有方,但求一搏!
邓大人是失误在先,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可以再搏!
伊大人是出征迅猛,闻风丧胆,此后就千方百计拖延进攻,但求不搏!
从策略上看,可以说——
林大人与艾略特宿怨太深,战场上是不可能和的,但林大人离自己本来的和平目标就差一步,如果帕外相的国书按照合法途径交给林大人递交朝廷,只要双方愿意坐下来谈就可以实现和平,避免打仗!
小艾对此是最清楚的,所以不愿意面对林大人,执意要打仗取得一切!
邓大人与艾略特原是朋友,最可能和,但邓大人明白自己已被当作弛禁派靠山后,有意矫枉过正,执意要与老朋友小艾干一仗也是真的,如果打赢就有可能和,如果打输,只要不死还是要装着打下去的!
假如小艾在厦门自己找邓大人转交国书,也是可以实现和平的,公事公办则没有和平。
这伊大人与艾略特素昧平生,没有个人交情,按大爷指令只能与艾略特死磕,和平不是目的,收复定海才是目的。
尽管可以转交国书,但没有这个必要和义务,所以他可以化装复信小艾,纸上客气,手上却不行。
正因为他只能打仗,在明白无法取胜之后就动了心思,谈也许行,打是没希望的,所以他成了三位大人中第一个避免打仗的大人。
目前,他只是推迟打仗而不能谈和,可以说,伊大人也是第一个没有个人意气用事的明白人,反而最有可能和。
剩下来的日子,我们不能说,伊大人就不准备打仗,但他确实在想方设法开辟双方何谈的渠道——
前面说到,伊里布经历过双方互相封锁江口的绪战,驱离过英方舰船,过程中镇海民众抓获有——
英军测绘员安斯突赦Anstruther陆军上尉;
还有,失事的孟加拉运兵船风筝号Kite船员:29名,中有港脚25人、军官3人、鬼妹1人。
均被关押在镇海大牢中,伊大人明确指示:好好看着他们,养着他们,只是不知道以后什么时候能用上他们!
恰好英军海军司令戈登·伯麦来函,追查失踪的安斯突赦Anstruther下落,尽管言辞粗坯,满是威胁,伊里布大人还是喜从中来,采取了更大、更主动的和平试探动作,容稍后详细交代去了。
在此忧心忡忡、和战不得之时,又突然接到冕大爷最新圣旨——
天津卫已发现英军舰队,你务必暂停攻击行动!
“爷——咋这样?我明天还渡不渡海了?”
这伊大人突然愣住了,但无法抗旨,只得给自己放起了长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