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警署里走出四个警察,两人背枪,两人持警棍。四人成一列在村街市上大摇大摆地走过。
他们在码头逗留的时间更长,检查的人员物资更多,当然,得到的回扣也就更丰厚。
这四人回到临时警署之后,街道上平静了很多。
太阳西斜,那个便衣又出来转了一圈。然后,是两个警察出来,最后一次巡逻又是四个警察出来。
天黑之后,有的船就停靠码头,升起炊烟。有的船开走,寻找别的地方落脚。
小树和七星一整天都在关注临时警署的活动情况。
屋子里亮起灯,大门关了起来。院子里传来喝酒猜拳的声音。
这时候,已经没船返回依云镇。小树和七星去街市上买了些小吃充了充饥。随后,他们又回到临时警署附近。
小树打算摸清这些警察的情况。他知道,对付正规军,他和他的少年团根本不是对手,但是对付几个警察,他们还是有把握的。
第二天,日上三竿,临时警署的门才打开,首先出来的是那个便衣,后来是两个、四个警察。重复着昨天的行动路线。
到了中午时分,小树就完全摸清了这个临时警署的情况。
一共五人,穿警服的四人,还有一个不穿警服的暗探。装备有一支短枪,两只长枪,多根警棍。
摸清敌情,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小树的脑海里形成。
……
回到依云镇,小树就招集了几个手脚麻利的少年,准备采取秘密行动打掉敌人的临时警署。
这种危险的事,小树想瞒着苏遇。他认为苏遇就是读书人,知道这些事可能会担心,甚至会阻挠。
可是,仅凭顾子城配给他的那**枪,要对付敌警察的三支枪,还是有些困难。于是,他就向苏遇借枪。
苏遇当然不借给他,并且追问小树要手枪干什么用。
小树是个直脾气人,不会撒谎,就把实情告诉苏遇。说他要带人去端了辛口村敌人的临时警署。
不出所料,苏遇坚决反对。他不主张少年团过多参与军事行动,更不同意小树这样没事找事。
攻打县城,红军自然会派出侦察兵提前侦察,也用不着少年团拿娃娃们的生命当儿戏。
再说,红军进攻县城的时候,辛口村的临时警署顺手牵羊就可以灭掉,没有必要端掉那个警署,这样做,反倒会打草惊蛇。
小树却以为,以很少的代价,打敌人警察一个措手不及。干得好,可以缴获三支枪,那是不小的胜利了。
少年团今天打一仗,明天打一仗,要不了多久,武器就能装配到全体成员,他们的队伍也会更早地并入红军序列。
两人的意见不一致,该听谁的呢?苏遇身为教导员,他有最后拍板的权力。只要他说不能打,那就是不能打,但是苏遇不想通过权力压服小树。
他觉得,团长和教导员都是少年团的领导,应该通过协商一致解决问题。
所以,苏遇还是尽可能劝说小树放弃冒险行动。
小树却以为,苏遇虽不同意他的行动,但也没有完全否定打击敌人。这让他对自己的方案更加自信。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小树带着十几个少年,背着苏遇,悄悄乘船往黄江县城方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