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贤都说,书读得越多人就越蠢,果然没错。”王媒婆说,“你们知道那砍柴的小伙是什么人吗?”
众人不明白王媒婆想说什么,纷纷摇头。
王媒婆说:“那砍柴的小伙叫胡光蛋,是个蠢笨如牛的家伙。他早就看上兰花姑娘了,他们家拖我去向兰花家提亲,人家兰花家看不上他。他听说兰花要出嫁,眼红了,才说出那种话。你们啊?唉。”
石为贵一听,有道理。不过……
苏遇又说,还有几个小孩子唱儿歌,也说兰花花、麻瓜瓜,走路都是坑洼洼。
王媒婆说:“那是村里的顺口溜,说的是村头的山坡上,有很多兰草花,金丝瓜,要去摘花、采瓜,得过一条坑坑洼洼的山路。并不是特意给什么人编的。”
“哦——”
“那儿歌还有后两句,是这样唱的,河坝坝、沟岔岔,满树桐子金娃娃。意思是说,穆家坳一带主要种油桐,靠桐油果子卖钱,所以叫金娃娃。”
“那些小孩子为什么说,儿歌是唱给兰花姑娘的?”小树不知什么时候悄悄从屋里出来,站在屋檐下听着王媒婆的解释。
王媒婆斜了他一眼,说:“那有啥难的?山里娃,给颗糖,让说啥就说啥。”
“原来如此。”苏遇不好意思地躬身对石为贵说,“石叔,对不住,是我没搞清楚就瞎说,我的错,我的错。”
“兰花姑娘是不是,……麻子……”小树娘露出难得的微笑。
“别给人家兰花造谣了。”王媒婆说,“昨儿个我还去了兰花家,她姨正给她绞面呢。你们就等着瞧吧,能娶到兰花这样的一个大美人,你们石家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石为贵紧绷的脸终于松驰下来。似乎那些老旧的皱纹也变得浅了一些。
“小树!这下你满意了吧?”苏遇走过去,把弹弓还给小树。
小树接了弹弓,摸了摸脑袋,傻笑着说:“听我爹的吧。”
这时,月已西斜,星出河汉。小树娘提着灯送王媒婆回家。石为贵一桩心事解开,执意留贺弘道在家,见证小树成亲。
贺弘道既然找到苏遇,心就放进肚子里了。他也乐意留在石家沾点喜气。
在白玉书院,贺弘道虽是管家,手下管着十几个下人,但毕竟也是下人,一言一行都要听主人的。不过,到了石为贵家,他就成了贵客,身上似乎多了些高贵的气质。
为了给自己再找个理由,贺弘道还告诉苏遇,等小树亲事办了,就带他回书院复命。
苏遇和小树在新房里谈论着各自的未来。
苏遇的想法很简单,他要继承书院,让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用中国人的智慧解决中国的问题。
他始终相信,一切问题的根本是教育,不论出身如何,只要从小接受良好的、正统的教育,都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的人多了,社会必然进步,国家也一定会强大。
小树的想法也很单纯。他没有什么远大抱负。他只想先成亲,然后去找顾子城,把依云镇儿童团办起来,有了组织,他就可以做更多的好事。
在他所受的简单的家庭教育中,管好自己,善待他人,解危济困,行侠仗义,是一个男子汉最值得做的。他希望天下没有不平的事,老百姓不再受无缘无故的欺侮。
两个懵懂少年,在那个山脚下的小屋,自发地燃起内心的烛光。
不知不觉中,两人倒在床上睡着了,直到帮忙迎亲的人来敲门,他们才爬起来。
对石家来说,重要的一天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