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不停地下。
鹅毛般的大雪遮天蔽日。
淮河岸边的一条夯土官道上,一支队伍连绵不断。
大雪将每个人都打扮成了“雪人”,队伍踩在雪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很一匹疾驰的马蹄声打乱这种节奏。
“支队长!支队长!”
人群中回荡着骑马人的声音,站在队伍中间位置,一个身披军大衣、头戴军帽、腰扎武装带的魁梧男子站定在路边高处,眯起眼睛,循声望去。
骑马人很快赶至他的身边,翻身下马后打了一个敬礼,便将手伸进棉袄里,掏出了一份热乎乎的文件。
“支队长!指挥部的命令。”
被喊作“支队长”的人,是华东区治淮劳改总队第八支队的支队长杨立民。
他抖了抖身上的雪,脱掉手上那双破了洞的手套,捏过文件,又撩开大衣的衣襟盖着,生怕雪把纸打湿了。
仔细地看了一眼后,他的神情顿时严肃起来,疲惫的脸上目光如炬。
“老杨,啥命令?”支队政委余佩文走了过来,刚一出口,嘴巴就像是小火车一样冒出一团雾气。
他的个头比杨立民要稍高一些,只是显得更单薄。和杨立民一样,他身上穿着的也是一件在战场上缴获来的羊毛军大衣,头戴军帽,不过帽徽却是新配发的“公安”字样。
杨立民没说话,把抄写纸递给了余佩文。
余佩文看后眉头紧锁,“转战翠岭湖?让咱们带着人跟老百姓一起干活,这出了乱子咋整?”
“翠岭湖大坝是淮河重要的闸口,工程量巨大,要想在明年入汛前修筑完成,必须集中力量。”
杨立民自顾自地说完,站定在那,摆在他眼前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难题。
他的思绪回到了几个月前。彼时,**战事爆发,志愿军数万将士挥师入朝。
身为A师拳头步兵团团长杨立民每日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作为一个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成长起来的老兵,打仗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他深知**战场的残酷,但这并不能阻挡他要去前线的决心。
用他的话就是,“军人嘛,吃的就是这碗饭。”
那天师长派人把他喊去师部,说是有重要事情。
杨立民心里有了着落,刚到师部办公室,他就开门见山问师长,是不是有命令了?
“嗯。”师长坐在那,头也不抬地说。
杨立民面露喜色,挺直腰杆说:“师长,放心吧,到了那边我们团还是打头阵。”
“立民,我记得你老家离淮河不远吧?”师长冷不丁地问了这么一句。
杨立民不知道啥意思,还是点点头,“嗯,豫皖交界,出了门不远就是淮河。”
“发洪水多不多?”
杨立民被问懵了,不过说到洪水,他可是一肚子苦水,“多!怎么不多?老家说是‘水旱黄汤’四大害,水就是排在第一位。老百姓都说淮河是‘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
师长拧上钢笔帽,缓缓抬头,“今年五月,淮河流域普降暴雨,再次泛滥。”
“我听说了。”杨立民摘下军帽长叹一口气,“前几天看报纸上说,河南、安徽、江苏共有上千万人受灾,几千万亩土地被淹,老百姓这个冬天不好过呀。”
提及淮河,杨立民的感情复杂。他在淮河岸边长大,老话常说“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可他却从没体会到这种好。这条河阴晴不定,每逢夏季洪水泛滥,地淹了、房冲了,大水来袭如同猛兽,席卷庄稼、村庄。
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他八岁那年,那年发大水来的凶猛,庄一下就被淹了,只能看见树顶。父亲把他放到一个木盆里,他才活下来,不过他的姐姐和爷爷都被水冲走了。
水退了之后,浮尸横漂,又盛行了一场瘟疫,死了不少人。躲过洪水和瘟疫,即使侥幸活下来,剩下的半年也只能出门讨饭。一条命能否囫囵下去,全靠天意。
治理好淮河,重要意义不言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