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过后,朝廷要处理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闻州的贪腐走私案。杨镇作为钦差,应当进宫给皇帝复命。
天未亮他就醒了,蹑手蹑脚地起床生怕吵醒枕边人,换上亲王的常服就进了宫。
他到宫里时朝会还没结束,就在御书房候着,又有内侍给他送来热茶点心。宫里的人也不敢怠慢这位亲王,如今杨镇办成了大案,更是多加了几分恭敬。
丰帝下朝后跟太子一起过来,就看到了坐在外间等候的小儿子。
之前的案件宗卷已经交到了大理寺,丰帝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也非常清楚,而且杨镇没有辜负他的委托,事情办得也漂亮,让他不禁另眼相看。这个孩子平日都不声不响的,这次本来也是让他担个虚职,只要他不拖后退就行了,没想到他临危不乱,遇袭以后也能沉着应付。
不过他还是想亲口听杨镇说说遇险时的情况,这次不仅折了许多人马,就连他派的御史也几乎有去无回。
杨镇就把他们当日如何遭到伏击,又如何逃脱一一说来。当时他们为了掩人耳目,选择了从闻州的边界进入,闻州崇山峻岭多,他们一行人在山林中遭到了数十人的围攻,情况十分凶险。身边的护卫为了护他和御史周全,都纷纷上场杀敌,杨镇也是因为有了丰帝给的枪才得以击退围上来的敌人,自己还受了点轻伤,与他同行的御史被箭射穿肩膀,情况危殆。敌人因为忌惮他手里有枪才给了他们逃脱的机会,末了,他还特意指出是杜家商行出手相助才得以安全进入闻州府城。
丰帝点点头,这事他也有所耳闻,当即表示会给杜家封赏,又提到他这次立了功,问他想要什么赏赐。
杨镇却跪下说:“儿臣这次出行,见识了京城之外的百姓是如何生活的,想到自己终日毫无建树,却端坐高堂侯服玉食,不觉心中有愧。所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父皇若是要赏,儿臣愿为朝廷效力。”
他这话一出,太子的脸色微微变了,他想起母后的话,难道裕亲王真的要参政?
丰帝倒是喜欢他的坦坦荡荡,若是杨镇藏着掖着他反倒会觉得对方有什么图谋。杜启明当日来找他的时候就说过,希望自己的女婿可以有实职,而不是当个游手好闲的亲王。
杜启明是这样劝他的:皇子从小接受着皇家的教育,文韬武略不在话下,若是闲赋家中,未免太过浪费。丰帝一心想完成安帝和荣帝的遗愿,打击世家门阀的势力,如今有了自己的班子,但又有谁比得上自己的亲儿子更值得信任。
太子对他倒是言听计从,但是杨锦性子绵软,但是外祖家是世家门阀的领头羊,继位后怕是会重新受到他们的掣肘。所谓“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若是有兄弟在一旁帮扶着,也有可以同声同气之人。
丰帝也听进去了。他膝下三个儿子,他看出了杨锋与杨镇的不合,但是他们与杨锦的关系倒是不错,杨锋与杨锦是同胞兄弟,杨锦的妻子与杨镇的妻子又是手帕之交。他依然希望他们兄弟间是互相扶持的。
他问杨镇:“你说要为朝廷效力,难道你要入朝为官?”大齐的亲王没有参政的先例。前面几代也没有几位皇子,除了他父皇生下了他与皇弟,就数他儿子最多。就是他的皇弟禄亲王,如今也是负责宗亲的事务,不参与朝政。
杨镇听出了他没有拒绝的意思,立刻表示:“儿臣不求高官厚禄,但求能为社稷为百姓办些实事。”
他这次出门,见到了太多底层人民的生活,与京中的钟鸣鼎食大相径庭,边陲之地的人民依旧过着贫苦的生活,因此对于民生有了深刻的体会。
丰帝想了想,觉得自己还需要考虑一下,就让他回去候命。
杨镇一走,太子就迫不及待地问:“父皇是真的打算让三皇弟参与朝政吗?”
丰帝却反问他:“怎么,太子担心裕亲王会抢去你的风头?你们是兄弟,若是镇儿入朝将来也是你的助力。”
太子是他亲自教导的,如果简简单单就被一个亲王比下去,那岂不是说明他这个父皇的教育是失败的。丰帝自然不会认为自己的教育有问题,他早就把自己对世家的计划告知了杨锦,希望杨锦能明白他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