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松灵的视线顺着顾荀若手指方向看去,三尺长的桌案上摆放着笔墨纸砚,案上摊着一张宣纸,还未有落笔,整个桌面分外简洁,倒是没有一些多余的东西。
“真不吃朝食了?”她怀疑的扫了一眼顾荀若,见对方神色淡然,又把视线转向下方童生。
十几岁的少年郎,眼神里是要逃脱师长的挣扎,对美食的向往,可碍于对顾荀若的畏惧,当姜松灵带着询问的眼神看向他们时,众人依旧忍痛摇头,“不吃了……”
姜松灵听出了这份不吃背后的痛苦和心酸。
她只能安慰,“大家专心课业,他日等你们设烧尾宴,若还记得我,我给你们准备一个精彩的宴席。”烧尾宴①是楚越延续了大夏朝传统,在士子登科或官员升迁时举办的宴席。席面上佳肴交叠,许多精妙的菜肴都会在烧尾宴后流传下来,散落至各处食肆酒肆。书生们历来追捧这些烧尾宴食单上的美味,期盼自己如烧尾宴主人般,他日进士及第,再位列三甲。
这许诺果然令很多人心中涌入无限的动力。他们以前从不敢奢望的烧尾宴,如今听姜松灵说完,竟觉得胸腔充满力量。这种鼓舞,令他们第一次有了一种感觉,“我可以。”
“真的可以办烧尾宴?”有人小声反问。
姜松灵回道,“试试?”
果然,所有人低头开始学习,不一会儿读书声响彻书堂。
所以,古代的小孩果然很单纯,她说什么,他们就信。她只能希望,未来她真的有机会给他们一场精彩的烧尾宴。
片刻后,万峰回来了。他递给姜松灵一本用油纸包裹着的书,书册很薄,但可能是年头有些陈旧,书页里略有霉味。
“小娘子,你慢慢看,我去灶房里递话,顺便帮忙。”他不待姜松灵问话,嗖一下就窜没了影。
姜松灵揭开书册上的油纸,书名有些被污染,但依然可以看出书册全名是《林记点心食单》。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记于大夏长盛三十年夏初,林良山。
大夏朝?林良山?姜松灵瞪大眼睛,忍不住又重新看了一眼封面,的确是林良山亲笔的《点心食单》。她只觉得手心轻微颤抖,竟有些不知所措,想说什么,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
她之前在藏书楼里曾翻到过一卷关于扬州食肆的记载。上面用灵动的笔墨记载了扬州城当年食肆临街而立,夜晚灯火通明的盛况。其中就有林记糕点铺,林家世代做糕点生意,其中的很多糕点想法让姜松灵十分感兴趣。
这其中又以林式最后一代传承人林良山的手艺最好。为了迎合大夏国君的喜好,他几乎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推陈出新,款款皆是精品。
可惜,当年大夏朝末年,林氏满门招灾,那些极其珍贵的手艺逐渐消逝。
而林良山最后也死在皇宫里。
姜松灵实在没想到林良山竟然有遗稿流传下来,并且流传到民间。即使是站在现代角度,她也是兴奋的。很多关于甜点的细枝末节都在传承中消失了,她当年和父亲赌气没有学苏菜,但私下却自己研究过一些点心。
若是有了这本册子,她对点心的掌握定能再提升一些。
她把薄薄的一本册子往怀里贴了贴,又想起自己身上刚才可能有水气,手持在身前上下打量。
顾荀若觉得眼前的姜松灵像极了见到孤本的自己,若是他再不提醒一句,怕是要站着看完整册书卷。
他掀起衣袍在桌案一侧盘腿坐下,“若是怕破坏原稿,最好拓印一份做日常翻阅。”
姜松灵打眼瞧了瞧顾荀若,终于明白他今天为何让她留下来抄书。她心里是感激的,立刻在桌案边坐下开始拓印。
耳边可以听到顾荀若用只能两人听到的声音说,“我无意中得到这本书册,林良山曾是前朝宫廷御厨,对你或许有帮助。”
“嗯,很有帮助,谢谢先生。”她说完就认真拓印起来。
清晨的时光就在朗朗读书声和书香味中度过。朝食时,顾荀若果然没让灶房准备平日的米饭和菜肴。
不过好在灶房里竹香还是给大家蒸了馒头,又每人分了一些酱菜。
这些酱菜都是平日灶房里她们自己吃的,姜松灵腌制了几大缸放在灶房,想吃的时候就挖一点。有时候配着汤饼,胡饼这些吃也有滋有味。
酱菜用小碗装着,每人一份,一份里有酱香带辛辣口味的,也有脆爽偏甜味的。
一口馒头就着一口酱菜。
“呜呜…原来姜师傅的酱菜也这么好吃。”
“我要买姜师傅的酱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