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能!无能!”大明京师顺天府,紫禁城,金銮殿。龙椅上的万历皇帝发出愤怒的吼声。祖承训的败报还是如期传递到京师,兵部尚书石星知道,这种大败的文书是根本瞒不住的,所以索性也就不怠慢了,立刻上达天听。
早朝上石星将这封大败的文书呈上,万历帝听闻后怒不可遏。辽东边军乃是大明的精锐之师,虽然说这次只出动了五千人进入**,但是不管怎么说也算是大明的军事力量介入了**局势,祖承训身为辽东副总兵,让他带着五千精兵救援李昖,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可是祖承训可好,损兵折将,丧师失地。将平壤城又还给了倭寇。这算什么,最重要的是他堕了大明的威名,万历的威信,番邦会怎么看自己,会怎么看大明。这个脸他丢不起。
万历愤怒的咆哮,赵志,石星等一般大臣皆是大气都不敢喘一声,他们现在不敢去触万历皇帝的霉头,这个该死的祖承训,李如松不在,他就把仗打成这个样子,真是废物!赵志心里默默的想着。石星也是无比懊恼,脸上最挂不住的人就是他石星,先派五千人进入**的意见是他提的,选祖承训也是他的意思。祖承训把差事办砸了,这不是等于说自己识人不明吗?此刻,石星是真的想把祖承训押到菜市口问斩。但是想想这又不现实,毕竟祖承训还挂着李如松李成梁的关系,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此次惨败皇帝震怒,肯定要调集兵马把场子给找回来。如果这样的话最有可能出击的还是辽东镇的兵马。那么由谁挂帅还是个问题,是不是考虑让祖承训戴罪立功呢?
“你们说吧,下面怎么办。”发了一通火,万历稍微镇定了下来,他知道在朝堂上咆哮没有任何意义,当务之急是怎么把这个面子给找回来。现在更加重要的是,因为祖承训的失败,倭寇会不会信心大增,继而调集更多的兵马北上。前去攻击李昖所在的义州,光靠**的兵力现在不一定能守住,又是新败,士气更加低落才是。万历一边想着,一边问下面的大臣道。
赵志抬头看了看万历的表情,作为首辅他肯定要率先发言。按照万历皇帝的性格,这个面子他丢不起。所以赵志判断万历一定还想再打倭寇。他清清嗓子出列,用富有磁性的声音说道:“启奏陛下,臣以为当立刻派遣能征善战之将再度赴**救援。”
此言一出,下面立刻响起了一片嗡嗡声,很多不明所以的官员小声嘀咕道:“还要打?看首辅的意思这次是要大打。刚刚经历失败,现在继续增兵,这合适吗?”
万历一听,赵志不愧是首辅,非常善于审时度势。他立刻追问道:“爱卿说说理由。”
“其一,**乃我大明属国,如今遭遇危难,国王多次求救,如果我大明就此坐视不理岂不是有负大明恩泽四海的威名?其二,胜败乃兵家常事,何况此次失败祖承训在奏折中写的很清楚。粮草不济,本身祖承训出兵的时候辽东郝杰提供的粮草就不多,进入**之后,**方面提供的粮草也就跟辽东镇给的差不多,加起来不过七八天的用度,如此情况下,祖承训只能速胜,姑且就算他求胜心切准备不充分才导致此次失败。第二,祖承训说了,**提供的情报不实,当时得到的情报是平壤城中不过两三千倭寇,但是实际上竟然有上万人马在城内埋伏,虽然不知道**那边是有意提供了错误的情报还是无意,反正情报肯定有误,这一点臣以为祖承训并没有胡说,从**求援的时候来看,他们对登陆的倭寇到底有多少人马也不甚了解,究竟是三万,亦或是五万,甚至更多,到现在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数字。如果说祖承训吃了人数的亏,那么此败也情有可原。其三,祖承训提到竟然有**士兵混杂在倭寇当中欺骗明军。这一点应该也没什么问题,岂不知,东南沿海倭乱时,戚继光领兵**,这些倭寇队伍当中便分为真倭和假倭,真倭自然就是日本国士兵,假倭其实乃是沿海的大明百姓,为了一己私利加入了倭寇队伍,既然大明有这样的情况,那么**应当不例外。总之,臣的意思是此败乃是各方面准备不足所致,我们应当另选能将,带领大军,一战而平倭寇。”赵志一口气将话说完,脸不红气不喘。分析的有理有据。
石星不禁在一边暗暗佩服,果然是首辅,这嘴皮子就是厉害,这么一来祖承训失败情有可原,应当不会降罪于他,甚至还可以让他戴罪立功,那么自己等下不妨提一提此事。这样也算照顾到了李如松和李成梁的面子。
万历皇帝听完了赵志的话,沉吟了一下道:“不错,赵爱卿说的很有道理,朕也是一样的想法,此次虽然祖承训战败,但是不能因为他战败了,就将**的事情抛诸脑后,大明不是那种虎头蛇尾的国家,既然要救援,那就要进行到底,何况还是那句话,倭寇攻打**,意在大明,现在我军新败,倭寇士气大涨,他们会不会立刻北上,一鼓作气消灭**,然后渡过鸭绿江进犯我大明疆土,这都是说不定的事情,既然如此,我们更加应当早做准备。诸位有何良策?”
万历皇帝发问完,赵志立刻上前道:“西北的哱拜之乱已经基本平定,臣以为,应当将这支百战雄师调回辽东,趁着大胜士气高昂的时候,一鼓作气平定倭寇之乱。”
万历立刻反问道:“赵爱卿的意思是说将李如松调回去?继续用辽东军入朝救援?”
“不错,臣正是此意。”赵志连忙回答道。石星紧跟着上前一步道:“臣附议,另外臣提议,让祖承训随着李如松继续作战,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如果再败,定斩不饶!”
“准奏!”万历点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