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八年农历二月初二,中国民间俗称的“龙抬头”之日,杨广率领着文武百官前往洛阳城南进行“郊祀”。每每遇到国家有重大事项时,身为一国之君的皇帝就有义务、有责任带头祭祀天地、神明和祖先等等,更何言大隋现在还正面临着国家的另一重要活动——戎,即征伐呢!古语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说的便是这个意思,且历朝历代也都把此二事当成了头等要务来对待。由此当可想见,这两者的结合将会带来怎样的可怕结果,首先那一番腥风血雨就是肯定少不了的。
完成了这一项必须的前期工作,接下来,朝廷亟需做的即是要立马召开一次战前动员大会来以壮行色才行。
“今天下一统,四海升平,六合归心,八荒来朝!然蕞尔小国,句丽凶顽,不自量力,与吾为敌……”在城楼上,慷慨陈词的杨广文绉绉地说了一大通惊天动地的话,也不管下面的行伍粗人们到底是听得懂,还是听不懂呢?
经过这一番动员的隋军跟着就展开了行动,即直接开拔去了涿郡集中。为了确保这次征伐战能收“毕其功于一役”之成效,经过最终统计,杨广竟“疯狂”调动了让人瞠目结舌的一百多万人马,对外则号称有两百万,兵分多路直指敌方的几乎所有重要目标。
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出扶馀道,右骁卫大将军于仲文出乐浪道,左骁卫大将军荆元恒出辽东道,右翊卫将军薛世雄出沃沮道,右屯卫将军辛世雄出玄菟道,右御卫将军张瑾出襄平道,右武卫将军赵孝才出碣石道,涿郡太守检校左武卫将军崔弘昇出遂城道,检校右御卫虎贲郎将卫文昇出增地道,再加上大量的辅助及运粮部队,总共分走了二十四条进兵路线的隋军计划于完成各自的任务之后,最终于敌国国都的城头下会师。另外,杨广还特别派遣了右翊卫大将军来护儿率领的水军作为奇兵以从海上方向突击的方式来偷袭平壤城,从而打对方一个可能存在的措手不及。
……
大业八年的三月底,隋朝大军抵达了辽河边,通过不到三日的搭建,一座防御完备的营寨即在辽河的西岸拔地而起了,且其前后绵延的长度竟达到了差不多有百里之遥的距离。
这日,以一身金甲戎装升座于中军大帐里的杨广显得威风八面、不可一世,其手下的文武大臣们则更是如上朝一般,齐刷刷地就分列在了两厢。
“工部尚书宇文恺何在?”杨广高声问道。
“微臣在!”宇文恺出班奏道。
“命你速于辽水之上搭建浮桥一座,以供大军接下来的过河之用,都听清楚了吗?”杨广颁出了此次讨伐战的第一道命令。而这,当也可以看作是他正式吹响了进攻高句丽的号角。
“臣领旨!”说罢,宇文恺即马上出帐执行去了。
“左屯卫大将军麦铁杖何在?”杨广继续发号施令道。
“末将在!”麦铁杖出班奏道。
“命你率领虎贲郎将钱士雄与孟叉二人及本部人马于浮桥造好之后,即立刻展开对河东高句丽军营的进攻,都听明白了吗?”
“臣领旨!”行了个标准军礼的麦铁杖当即高声应道。
……
布置完毕,各人便开始了分头行事。因是初战,大家都显得分外谨慎小心,所以,自然也就没有谁会对皇帝的安排有所疑义。
不久,浮桥即在宇文恺的精心组织下被成功架了起来。而就在其将成未成之际,早已心急火燎的麦铁杖竟突然就率领着前锋部队从西岸发起了进攻。
可是,当浮桥延伸到了距对岸只差数米之时,严阵以待的高句丽军队却趁势发动了攻击,这便是兵法上常讲的那个所谓“半渡而击”了。
在统帅乙支文德的指挥下,高句丽军队先是用重盾掩护着弓弩手以流矢射击尚在浮桥上的隋军。因浮桥狭窄又无遮挡,故而躲闪不及的隋军士兵们便立时阵脚大乱了起来。
见到部属自相践踏的麦铁杖可说是怒不可遏,于亲自登上浮桥之后,即当场拔剑在手急呼道:“敢有言后退者,立斩不赦!”
……
几经努力,浮桥上的混乱队伍总算是被其给弹压了下去。
而与此同时呢,于浮桥的另一头,虎贲郎将钱士雄带领着勇士们将桥头搭上了辽河的东岸。这还没等隋军派兵守住滩头阵地,高句丽的军队就已趁势从河岸上顺坡推下了众多填满硝石和硫磺等引火之物的藤编草球。
伴随着一阵弓弦响,无数的火矢从天而降,霎时间,浮桥上便成为了“地狱火海”一片。钱士雄因避之不及,瞬间即被熊熊大火给吞没了。
最倒霉的当属孟叉无疑。此刻,他正在浮桥的中部督军,眼见大量士卒倒退过来却毫无办法可言,因此到最后时,居然是被如洪水猛兽一样的溃兵给挤下河去淹死了。
……
在桥尾处发现军队又乱,于手刃了几人之后还是无法阻止住如退潮般回涌人流的麦铁杖心想:“初战即败,皇上定然不会轻饶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