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读网

字:
关灯 护眼
千读网 > 百年复兴 > 第九十六章:我这把老骨头都快散架了

第九十六章:我这把老骨头都快散架了

“你是说你太公是小气自私自利的人?”韩琬秀不相信孙子会对父亲有这样的看法。

“奶奶,我没有。”赵建国解释,“太公如果是个小气自私自利的人。那么,我们家得不到乡亲们的爱戴和爱护。那年月,我们家也一样会被拆,被**。也不会,一个乡镇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尊称您,韩奶奶。您的那块自留地一直都没种过菜,还是一样的年年有收成。

现在,地也没收回去。还是您的地,还一样的年年收着瓜果蔬菜。有时看到有乡亲们在地里除草种菜或是翻地。他们说也是顺带着。您那点地,他们几下子就做完了。不用您劳作。”

“嗯,你知道就好。”韩琬秀说,“茶这个事儿,我也是那年,三五年吧,你儒杰姑姑回家那年。那个胡乡长想霸占我们家的茶山。说我通共,把我抓了起来。你可还别说,他这一抓,连南京都过问了这件事。”

赵建国敬佩的说:“是吗?奶奶,您好有威名。”赵建国没想到,自己的奶奶当时是个多大的人物?连南京都过问了这件事。

“呵呵呵。”韩琬秀笑,“我有什么威名,是你儒厚叔和思华姑姑的外公,他可是国民党元老。与孙先生一起革命的。他知道我是冤枉的后,他就打电话到南京。

给那些年年喝我们家茶的老革命们说,以后都没有我们家的茶喝了。南京他们那一辈的人就过问了这件事,问我是不是真的通共?如果正的通共,他们就公事公办。因为他们都喝我们家的茶。

你想想,如果我真通共的话,你儒厚叔他外公也不会打电话到南京去不是。南京那些人也是聪明的。你爷爷又在部队,就驻防在山里湾。那时是一个旅。

你爷爷当时任旅参谋长,实际兵力不止一个师。属粤系,这其中的关系很微妙。那时我被抓,国民党的军政两界都动了。当夜,**军来了一个营长带了一个连的兵来赔礼道歉的,你爷爷他倒是没带兵回来。就带一个副官和司机。”

“嗨。”赵建国敬仰的说,“我爷爷还真是有胆识。不愧是将军。”

“那当然。”韩琬秀笑,“要不,你奶奶我怎么会嫁他了,咯咯咯。”

“奶奶后来呢?”

“后来呀,县政府就派出县秘书长来了,就是甘玲他爷爷。代表政府来慰问道歉。那时我们不知道甘玲他爷爷是党员。国民党那边当然也不知道你的舅公,舅婆们是党员,也不知道你爷爷也是。

你的两个舅公还是你爷爷带上他们走上革命之路的。你爷爷是你两个舅公的入党介绍人。后来事情平息后,有一天,我听到你太公与你太婆和你太奶奶说。没想到二十多年过去了,他胡家还不死心。”

“他胡家是谁?”

“胡家。当时胡家的二老爷在丘岭当镇长。”

“这又是怎么一回事?”

“我问你太公,太婆和太奶奶他们。他们说都过去了。就不要提了。后来我去问李叔,也就是我们家那时的管家,也是你李忠爷爷的爹。呵呵。”韩琬秀笑夸自己,“看我头脑还是蛮清醒的。”

“奶奶,您可以把你的故事写下来。”

“嗯。这几年看你们都好了,我是有这个想法的,你可先别对你爸妈,叔叔他们说。让他们笑话我,都老糊涂了还写书?呵呵呵。”

“嗯,我知道。我爸他们也不会笑话您的。”赵建国还是问茶的事,“李太爷爷对您说什么了?”

“他对我说。我与你的两个舅公还是很小的时候。那一年也是茶季,有一个生面孔来交青茶,可是这个人卖了茶后也不回去,把家里有茶都拖来,而是在炒房鬼鬼祟祟东张西望。

你李太爷爷问他还有什么样事?他说他内急,想找茅房,你李太爷爷就指给了他。他就去了。出来之后他还没走,还是一样的在那里看着。

李太爷爷就问了他一些话,他吱吱唔唔的就走了。晚上你李太爷爷就把这件事告诉了你太公。

你太公就说要注意这一下这个人。第二天那人又拖了一车青茶来,不是交到山上,而是交到家里,为了方便乡亲们。那时家里也有炒锅。后来修到铺子那边。

那人还是一样鬼鬼祟祟,你太公就直接问他是不是想学炒茶,他胆小怕事的样子说是,你太公就拿他交来的茶,当着他的面炒了起来,一道工序都没少。

那茶炒出来就是不对我们家的茶味,你太公对那人说,你家这茶不行。明天就不要交来了,坏我家茶的声誉。心术不正的人的茶。我也炒不出‘丘岭茗茶’的味来。那人不好意思的走了,我太公就让你李太爷爷悄悄的跟上,后来跟到另一个乡,就就与我们乡镇交界的一个地方,那里有一家大地主姓胡,就是镇长他哥。是他派人来想来偷学炒韩家茗茶的。那人回到家就照着你太公的工序炒茶,就是炒不出我们家的茶味。

后来那个胡大爷就亲自上门来,要你太公降低用工的工钱和对租户们长租。你太公都没同意。那个胡大爷也拿你太公没有办法,因为那时的镇长不是他家的二爷。

后来,老镇长老了退了下来,我们也国留学回来结婚生子,你的两个舅公和舅婆都忙着工作。孩子们都送了回来。我们这里离赣州近,当年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闪闪的红星》和《党的儿女》这两部电影你也都看过,当时的情况很艰苦。

我们家是年年都要请人采茶的。就这样,胡镇长就让他的一个外甥装成穷人样,到茶山来采茶。说一些瑞金那边的话。胡家就冤说我们茶山上有红军留下来的人。说我通共,把我给抓了起来。”

“那奶奶,你知道太公是怎么样用他家的茶没有炒出我们家的味来的吗?”

“听你李爷爷说过,没杀青。”

“怎么可能?这个环节是第一道工序。很重要,他既然是来偷学的,肯定会留心。”

“是的,可是被发现了,别人不但没有赶你走,也没有骂你,而是毫不保留的教你。你的会是个什么心态?”

“我知道了。太公高明,让对方受宠若惊诚惶诚恐。让他不安的心态也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工序。他也不敢记。”

“可能是这个理吧。所以做人就要诚实,守信。才能走的远,走的长,走的久。对一个家一个人都是一样的。”

“奶奶,我知道了。”赵建国说,“我觉得你还是写写您的故事吧。我支持您写。”

韩琬秀说:“嗯,等这茶季过了再说吧。”

又炒了一天茶,也收青茶。第三天,赵建国包了一辆中客车,提前送韩琬秀他们五老去韶关。

又一天,赵建国把家里安排好。和韩毅一起把茶运进了韶关。田诗华带两个孩子守家。

韩家“丘岭茗茶”上市的通知就放到“丘岭农产集团”商店门口。今天还没开门,就站了好多来买茶的人。

韩琬秀她们五老去了茶柜的台边坐着,他们也想看看这茶的销售情况。赵建国给他们泡上茶让他们坐在那里品。

八点开门营业,客人们还是很有次序的排着队买。

赵伟卓是亲自上阵称茶,韶关的那些与他平辈的人,有好多是他在韶关上学时的同学。也有抗战时期的战友。看到他卖茶,又看到韩琬秀他们几个老爷爷奶奶坐在那里。就知道这茶一定不错。

不要吆喝,还不到半天,运到韶关的茶就全卖完。赵伟仪中午下班回来看茶都没了。她说:“我还担心茶不好卖,我还想动员,我们医院常喝茶的医生和护士们来销一些。看来不用了。”

赵建国高兴的说:“姑姑,我也担心没有人问我们家的茶。没想一个上午就卖完了。”

赵伟卓说:“这都是你们太公公的福荫。”

后面来买茶的人看茶没了。很是失望。

赵建国说:“大家放心。茶,我家有的是,后天一准的到,以后年年都有。”

大家才又充满希望的说:“好,过两天来。”就回去了。

『加入书架,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