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轰轰……”
“嗡嗡嗡……”成群的日式九二式轰炸机像一群群乌鸦似的在南京长空耀武扬威。丢下一串串长长的尖尖的航空炸弹,无论钻进军营还是居民区,溅起一片片血雾,无数鲜活的生命说没了就没了。
中国空军虽然发起了几次空战,都因飞机老旧加上数量远少于日军,虽然空军作战顽强,都以惨败而告终。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在卢沟桥制造事端,发动了对华北大规模侵略。不久,日军又将战火烧向华东,淞沪大战爆发。南京,作为当时中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和军事指挥中心,自然成为日军攻击的要点。在陆上和海上兵力暂时无法达到的情况下,空袭成为摧毁南京的首选。于是,从1937年8月15日起,日军航空队对南京进行了长达4个月的狂轰滥炸,给南京军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也为日军地面部队后来在南京的大屠杀炸开了一条血路。中国空军及苏联志愿航空队不畏强敌,奋起拼搏,同来袭的日本“恶鹫”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撕杀。不少飞行员血洒蓝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他们的英名将与古城的山川同在。
日本在侵华战争时期没有独立的空军。一般人所称的“日本空军”实际上是分属于日本陆、海军的航空队。在太平洋战争之前,侵华的日本陆军航空队主要担任对其地面部队的支援和协同作战,而海军航空队则负责远程袭击中国后方军事、政治、经济目标,并歼灭中国空军的有生力量。轰炸南京主要是日本海军航空队实施的。当时,日本陆海军共有飞机1800余架。
日机空袭南京行动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日机对南京试探性的轰炸。
日本海军在战前虽作了充分准备,并进行过多次长途奔袭的演习,但对中国特别是南京地区的防空能力并未全部掌握,对世界舆论反应也心中无底。这一个月多的时间内空袭是“投石问路”,次数不多,规模也较小。
日机第一次空袭南京发生在1937年8月15日。9时许,日本海军木更津航空队少佐飞行长林田如虎率领20架新型的96式陆上攻击机从长崎附近的大村基地起飞,冒着15米/秒以上的风速,越过大海,从杭州湾侵入中国大陆。该部队是日本海军的精锐,被誉为“虎之子”。
由于海上台风余威还在,气象条件恶劣,在苏州上空又遭中国空军拦截,有4架日机被冲散,只有16架日机飞抵南京上空,在明故宫、大校场、八府塘、大行宫、第一公园、新街口等处投弹共7枚,并实施了扫射。南京一些建筑受损,数十名军民伤亡。当晚19时20分,16架日机返回济州岛上的日本海军机场。
日本飞机轰炸南京后,引起了世界许多国家政府和正义之士纷纷谴责。
但是,日本侵略者不予理睬,继续轰炸南京。8月16日,从台北出发的海军鹿屋航空队12架攻击机袭击了南京、扬州、句容。
8月19日下午和晚上,日军鹿屋和木更津航空队分别袭击了南京。
由于白天日机空袭南京遭到较大损伤,此后日机改为夜袭。8月22日至次日晨、8月24日凌晨及夜间、8月27日凌晨,日本海军飞机又多批次突袭南京,使城内许多建筑被毁,其中有国民政府卫生署、**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省立第三医院、卫岗的遗族学校、市南的居民区、兵工厂、大校场机场、警备司令部、宪兵团等,单民房就被摧毁500多间,“无辜民众被炸毙、焚毙者数百人”,数千人流离失所,南京市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被打乱。
后因淞沪战事吃紧,日机忙于支援进攻上海守军,空袭南京行动暂停。
第二阶段,为日机对南京大规模轰炸。
9月中旬,由于日军大批登陆淞沪地区,并在吴淞和杨浦分别建立了陆地机场,使日本海军飞机可不用从本土、台湾基地或航空母舰上出发,免去长途飞行造成的飞行员疲劳和大量油耗,可就近攻击中国城乡。尤其是日本当局为加强侵略华东兵力,将陆军航空队第3飞行团(辖侦察机2个中队、战斗机1个中队、轻、重轰炸机各1个中队)40多架和海军第2联合航空队66架飞机调往淞沪作战。在第2联合航空队中,配有日本当时最先进的96式舰载战斗机24架。该机时速400多公里,续航距离1100公里,也是当时世界上王牌战机,性能超过中国的所有飞机。
初冬的阳霾笼罩着古都南京,严寒的江风次得古城万木凋零。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徐徐地驶出了百子亭的唐公馆,向中山门外急驶而去。
国民政府军委会热行部主任唐生智,身着笔挺的一级陆等上将制服,端坐车中。
这里似乎一切还很平静,歌舞升平,可是在几十里之外,中日两国的军队正在殊死大搏杀,血洒沙场。当初日军扬言三个月之内灭亡中国,可是,淞沪之战,打了三个月了,打灭日军的妄言。让国人松了一口气。
但是,唐生智从淞沪之战的战况看,上海之战局败局已定。日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南京了。谁来守卫南京?唐生智感到有一丝不祥之兆。守南京的人选,看来老蒋已定。从种种的迹象看,这根可怕的绳索只怕老蒋要往自己身上套。他深知,老蒋亲自挂帅指挥的淞沪之战节节败退,他指挥的可是中国的精锐之师,空前惨烈的大血战,三个月时间,我军将士阵亡达二三十万人,其中黄梅兴、蔡炳炎、杨杰、秦霖、庞家桢、官惠民、吴克仁、吴继光等十余名将血洒淞沪,杀身成仁。
唐生智知道,淞沪一战,虽然日军“速战速决”的神话已化为泡影。但是,日军超强的战力不得不引起中国军队的警惕。唐生智深知,南京的保卫战将更加惨烈。国军已经大伤元气。要想守住南京,必须要调兵遣将,重拳出击。可是,唐生智已经知道蒋介石决定迁都。南京南京,唐生智想着想着就觉得背后莫名其妙地冒出了一股凉气。令他不禁打了一个寒战。